APP下载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功能障碍与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相关性分析

2021-06-27马丽丽辛春燕叶金婵苏建萍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幸存者盆底盆腔

马丽丽 辛春燕 马 静 叶金婵 苏建萍

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外一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7 万[1]。在国内已成为女性生殖系统的第一大恶性肿瘤且发病年龄<45 岁的患者高达57%[2-3]。宫颈癌术后会引发其他盆腔器官功能障碍,其中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22%~57%,性功能障碍为66.67%,还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4-11]。自我效能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信念,突出了个体对出现健康问题的高效率积极应对,自我效能越高的患者,其锻炼依从性越高[12]。本研究对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大小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期制订出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盆底功能康复干预计划,增强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的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 年1 月—7 月新疆地区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后的青年幸存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根据WHO 年龄划分标准,选择年龄15~45 岁的青年[13];②依据《2019 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 版)》[14]确诊为宫颈癌并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③拔除尿管后30 d 内。④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严重躯体性疾病;②有精神病史;③有肿瘤转移及盆腔手术史;④术前已有不同程度的排便、排尿、性功能障碍。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选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需要患者填写的内容包括年龄、民族、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子女数目、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等,需要调查者填写的内容包括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病理分期等。

1.2.1.2 盆底功能障碍简表(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 short form,PFDI-20)此量表不仅能评估盆腔脏器、排便、排尿3 个方面的功能障碍,还能评估该功能障碍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共20 个问题,包括3 个亚量表,各亚量表得分范围为0~100 分,评分之和即为量表总得分,得分范围为0~300 分。得分越高提示盆底功能症状越严重,对患者生活影响越大。罗建秀[15]对该量表进行了信效度分析,结果显示各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90~0.879,重测信度为0.776~0.818。表明量表各条目之间相关性强,问卷稳定性好。

1.2.1.3 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量表(broome pelvic muscle self-efficacy scale,BPMSES)此量表自我效能可作为盆底肌锻炼治疗依从性的预测指标[16]。在国外,已将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量表用于评价患者盆底肌锻炼治疗的依从性。白雪等[17]引进中文版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该量表共23 个条目,由2 个维度构成,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自信心越大。得分<50 分为自我效能较差,50~70 分为自我效能一般,>70 分为自我效能良好。总量表及各维度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5~0.941,重测信度为0.841~0.935。

1.2.2 调查方法

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并考核后由专人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向患者讲解填写问卷的有关注意事项,如有文化水平较低或语言沟通障碍者,可由发放问卷者阅读后讲解或借助其他少数民族代为翻译。共发放问卷108 份,回收问卷105 份,回收率为97.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 软件对回收的问卷数据采取双人核对录入的方法,使用SPSS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间距(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盆底功能障碍程度与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应用Spearman 相关分析;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基线资料、盆底功能障碍及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得分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05 例,均为青年女性,年龄16~45 岁,平均(34.16±7.95)岁。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得分为12.50(4.17,22.40)分,其中排尿为4.17(0.00,4.17)分,排便为0.00(0.00,0.00)分,盆腔器官脱垂为4.17(4.17,12.50)分。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为(103.11±26.06)分,其中预期自我效能为(57.77±15.91)分,预期结果为(45.89±11.40)分。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较差者占3.8%,得分为(48.00±1.15)分;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一般者占9.5%,得分为(63.20±6.20)分;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良好者占86.7%,得分为(109.00±20.54)分。

2.2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单因素方差分析

不同年龄、居住地、职业、婚姻状况的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单因素方差分析(分,)

表1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单因素方差分析(分,)

2.3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功能障碍和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中预期自我效能及总分与排尿、排便、盆腔器官脱垂及盆底功能障碍总分呈正相关;预期结果与排尿、盆腔器官脱垂及盆底功能障碍总分呈正相关(P <0.05 或P<0.01)。见表2。

表2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功能障碍与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n=105,r 值)

2.4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和相关性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器官脱垂、婚姻状况、居住地、排便是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 <0.05),累积解释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总分的18.3%。见表3~4。

表3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的赋值方式

表4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处于较高水平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所具有的自信,自我效能越高的患者,越能积极应对出现的健康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为(103.11±26.06)分,其中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较差者4 例(3.8%),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一般者10 例(9.5%),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良好者91 例(86.7%)。提示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信心普遍较高。调查中发现虽然手术创伤、担心预后问题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心理痛苦、病耻感等不良情绪[18-19],但是对于能够有益于其术后生活质量的锻炼信心都很强。可能原因是:①青年女性有较强的婚育需求,即使内心面临诸多煎熬,但此疾病早期5 年生存期较高,未来生活仍然可期。②网络发达,青年女性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相信科学的力量,不会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不仅对术后的相关并发症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获取了疾病康复锻炼的知识,通过简单有效的康复治疗能改变其术后生活质量[20],患者锻炼的信心也会增强。本研究对今后青年宫颈癌术后患者盆底肌康复锻炼干预方案的制订具有积极的意义。③少部分青年患者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态度,认为器质性的改变已然发生,盆底功能障碍不仅影响今后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关乎夫妻生活好坏,即使再多的康复锻炼也是无济于事。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是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21],盆底肌锻炼时间频率如果不能达到要求,也是无效的,因此应在术前对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行预评估,做到及时发现精准干预。

3.2 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3.2.1 排便、盆腔器官脱垂

有研究显示宫颈癌术后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其中排便功能障碍发生率达20%[22]。可能原因是:①排便不畅、盆腔器官脱垂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舒适度,使其寝食难安。②排便、排气失禁,特殊气味难免引起尴尬,担心周围伴侣、亲朋好友投来异样的眼光,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负性情绪越多则自信心越差,极易担心不被尊重和受到区别对待,所以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脱离社交的状况,进一步降低其盆底功能状况。降低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的方法有提高认知水平、给予延续性指导[23]。因此,医护工作者应当根据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的独特心理状况,制订综合的盆底肌康复锻炼方案,应用各种院后延续性康复指导策略如调理不良情绪、加强督导、知识讲座等来增加患者盆底肌训练的信心,从而降低其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程度并提高生活质量。

3.2.2 婚姻状况

未婚患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高于已婚患者,可能与此年龄段患者年纪尚小,大多数患者未结婚生子,未来婚育需求较为突出,因此有更强的信心来提高自己的术后生活质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归正常家庭生活,以期把术后影响降到最低[24]。年龄较大患者,大多已结婚并产子,随着婚育需求的下降,内心的痛苦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缺乏康复锻炼的积极性。

3.2.3 居住地

本研究结果显示,城镇患者的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高于农村的患者,可能原因是大多农村患者来自于南疆偏远地区,经济卫生条件较差,平时忙于生活缺乏对自身的关注。有调查显示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缺乏,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对农村妇女及社会公众进行更广泛的健康教育[25]。因此应当通过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此类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信心水平。

综上所述,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普遍较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术后应积极评估,重点关注来自于偏远地区的妇女,通过增加疾病相关知识宣传,并采取与本地区地域特色相适应的盆底肌康复干预方案,增强其对疾病的治疗信心。对于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而言当其感知到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时,即使内心产生巨大的情绪波动,但得知能有效降低其术后盆底并发症的方法后其康复锻炼的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医务人员应根据青年宫颈癌术后幸存者的积极心理状况,满足患者渴望早日回归家庭的意愿,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幸存者盆底盆腔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幸存者回忆录》:一部自由女性的成长蜕变史
正装店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