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培养广电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

2021-06-24万思余

理论与创新 2021年2期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与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媒体行业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当前社会大众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各大媒体与网络平台,而广电新闻编辑就是保证社会大众及时阅读到有效信息的关键,作为推动广电新闻发展的重要动力,实现广电新闻编辑策略的创新是助力广电新闻行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对融媒体时代广电新闻编辑工作进行详细阐述,结合当前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的新闻编辑创新策略,提升新闻节目质量,合理利用融媒体优势,优化编辑工作思路和形式,推动三网融合后的融媒体业界生态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广电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融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节目能够通过网络途径进行高效传播,为传统电视新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新闻编辑工作作为保证新闻质量的关键基础,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充分结合融媒体特点,对编辑工作进行科学创新,提升新闻质量,推动节目质量的提升。

1.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特点

1.1信息获取便利

融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新闻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快速获取相关信息,发展成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让信息传播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公众在融媒体时代下拥有极高的言论自由,可在发表真实观点的同时获取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自己发布的信息随后几分钟内就可以传播,实现互动,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兴的社交软件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獲取平台。

1.2公众参与性与交互性

融媒体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产物,极高的公众参与性成为其较为明显的特点。新闻接受者并不是新时代受众的唯一角色,每一位受众都可以对新闻报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就在交互性上产生了更好的效果。

1.3受众的审美和倾向性发生改变

融媒体发展,受众大规模迁徙到融媒体的领域,传统的具有深度和高度的作品,很多受众不愿意看了,虽然有少部分文化较高的受众依旧渴求高质量的作品,但是当你辛苦跑出来的深度报道只换来较低的阅读量、点击率、收视率的时候,你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坚持做这样的事情呢。

1.4新闻生产多元化

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网站、微博、公众号上,各种自媒体、个人、通过媒介技术帮助,得到新闻的报道权,这种新闻生产不按套路出牌,缺乏专业的议程设置,原定在新闻生产中的把关人缺失,导致信息鱼龙混杂,虚实不分。这种社交媒体中不断生产出来的片面的、缺乏系统化统筹的信息,成为后真相的时代真正的罪魁祸首。想要做具有高度,深度和温度的新闻,在不断在采访写作中打怪升级的同时,还得盘旋在市场上现存的大批量低质量新闻中。拼不过时效,还可以拼实力,但是新闻的时效一旦过去,还有人来关注真相吗?

2.融媒体时代下广电新闻编辑的现状

融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广电新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融媒体利用网络实现广泛的新闻传播,观众能够对新闻进行及时的评价,并将评价内容进行分享,吸引力大量的观众群体。但新闻的形式较为单一,缺乏与观众的有效互动,观众的观点得不到有效的表达,不能形成及时的评价,无法直观展现新闻效果。同时新闻内容与观众的实际工作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内容不够丰富 ,缺乏全面性,只能维持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而有些节目对过于侧重关注观众生活,对新闻思想缺乏深入挖掘,缺乏后续报道,不能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同时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相对与融媒体来说,不具备较强的时效性,不能形成有效竞争力。

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总是离不开历史发展的背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历了高速发展的过程,消费正在经历着一个从”大一统”到”个性化”的演进过程,而融媒体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诉求,适应了时代的诉求。

3.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3.1抓住受众及分众需求,精炼海量信息突出新闻特点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新闻通过网络渠道得到广泛的传播,但是在网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信息,新闻编辑工作需要突出新闻特点,提升对观众的吸引力,才能形成较好的传播效果,是观众在大量信息中对新闻节目进行有效的观看和传播。这就要求新闻要注重对内容的科学设计,全面收集相关材料,对采访和报道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提升內容质量,合理利用融媒体技术,提升后期制作水平,实现新闻质量的整体提升,较好的传播效果。同时编辑工作要充分结合观众的实际需求,充分借鉴融媒体优势,让新闻形式更加丰富,符合不同收视群体的需求。

3.2信息来源扩大促进媒介整合

传统的电视新闻基本上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进入现场,对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员进行采访,以最大程度还原事件本身。后期搜集各种信息进行选取、归纳后进行传播,耗费较高的成本。

3.3 发布门槛变低,信息真实更需深度实证

融媒体传播具有低门槛、海量性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在信息高度复制化的今天,信息虽然多如牛毛,但重复率仍然非常高,大众要找到真正具有深度与逻辑性的信息,难度变得更高。”把关人”理论认为,这种由少数人控制信息流向的模式能够很好地控制虚假和威胁信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谣言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以人为本是新闻编辑必须具备的态度精神。广电新闻编辑不能只为了获得收视效果,一味渲染节目效果而忽视人文关怀。媒介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对报道事件反复核实,多方求证。

4.培养广电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策略

4.1利用融媒体时代的优势,贴近受众需求

主观来讲,不断创新是关乎自己的选择,与融媒体技术无关!技术是一种呈现效果而已,创意藏在新闻选题的背后,新时代新闻理想泯灭的原因并不在于技术。如果按客观来讲,媒介技术的改变确实对新闻的专业主义造成了影响,他让受众更懒了,懒到不愿意读文字,不愿意思考,更愿意看视频,看图片,去接受头脑最简单的输入,新闻逐渐娱乐化,媒介技术越好,受众的口味越刁。

近几年来,新闻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融媒体的出现,我们一边在感叹技术给新闻带来新形式的同时,也有一定担心,这些倾向于娱乐化的表现形式会不会抽离受众去主观思考的这一部分,这部分往往才是新闻价值所体现的关键之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倘若一个新闻事件只能产生一种思想——记者所传达的思想,那这个新闻的价值必定是不大的。所以就此来讲,媒介技术确实影响了新闻在受众接收环节所产生的价值。

4.2增强对新媒体的认知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内容吸引力下降,传统媒体的寒冬全面到来,很多电视台入不敷出,报刊相继停刊,可见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已经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当然,很多传统媒体转型,可以做新媒体记者,但在众多同行从业者竞争下,流量和关注度成为新媒体公司的KPI硬性指标,这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做具有高度,深度和温度的新闻了。在过去的传统媒体时代,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也较为匮乏,电视媒体能够长时间占据主导地位。在融媒体时代,受众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喜好,通过更便捷的渠道去获取新闻信息,随着能够获取的新闻信息体量不断扩大,受众对新闻信息质量的要求也显着提高。许多电视新闻编辑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仍然采取传统新闻编辑手段,导致新闻内容吸引力下降,难以获得受众关注。因此需要编辑人员结合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特点与要求,通过创新来提高广电新闻编辑的质量和效率。

4.3加强与受众交流,提高传播互动性

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人员无需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受众也缺少平台表达自己对新闻的看法,双方长时间「相安无事」。而融媒体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媒体平台为受众建立了能实时交流的渠道,无论是微博还是抖音,受众都能一边获悉新闻信息一边进行评论,大大增强了用户黏性。而这种与受众的交流互动意识与能力,恰恰是很多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缺少的,所以对传统媒体发展形成一定制约。通过人际间沟通和信息传递,节目的正面、负面和中立信息可以得到快速有效的传播,口碑效应对新闻内容的传播扩散产生正面推动作用,也产生负面阻碍作用,重要的是,口碑好坏的扩散速度是呈指数级增长的。

4.4与时俱进,创新多元丰富的新闻内容

在后真相时代,很多人都是情绪在前真相在后,感性在前理性在后,创新新闻内容,有效引导舆论到正确的方向上,在网络舆论场把握舆论话语权,内容客观真实全面是传统媒体争取受众的强项。传统媒体长时间的运作积累一定量的受众,是媒体对内容的选择有专业的价值标准,严格要求内容真实,使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4.5突破本身新闻区域限制

通过相同的方式获取新闻内容,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雷同的。而现在许多电视台依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最后出现多个雷同内容。学者认为,主要是新闻电视媒体的参照性过强,记者们也以参考同行为标准,同行去哪,自己就去哪,虽说最后能获取最新的新闻资源,但是这些新闻资源内容基本一致,不会赢得观众们的认可,长此以往,收视率就会下降。布尔迪厄讽刺说,媒体之间的相互竞争,就像是在镜子中争抢角度一样,每个媒体都想争到最佳位置,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即使是抢到了最佳位置,但是报道的内容也是相同的。

5.结语

融媒体时代,媒体间共通融合带来的主要成果是“媒体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消失”, 电视、广播和互联网成为共同提供项目活动的三种形式,整合后的媒体价值远远高于单一媒体,人们对这一传播介质的认识及认知也大大改善。数据库模型是基于“开放”概念的一种融合模式,纸质媒体或者网站可以通过处理数据库中有价值的音频、视觉图像和文本数据,将其重新集成开发,来实现媒体资产数据库对受众用户收费的合理获利。融媒体理念就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找寻共同点,并将其充分利用,已达到双方都可以从中获取生存空间的方法,实现双赢局面,从这点看來,融媒体将成为媒体行业新趋势,当然,这也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在格局、视角和媒体属性等指标和元素上尽快适应,并做出相应回应,让从业人员更快更好的适应新时代下媒体融合性在创新和发展的新趋势。

立足融媒体视角来看,为能够保证电视新闻报道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则应当从内容整合、市场宣传、资源分配等多方面加以关注。作为电视新闻编辑,在如今的融媒体时代需要更看重内容兼容、资源共享等工作。在融媒体时代,受众对电视新闻要求的不断提高, 为确保此类工作顺利开展,除了要具备过硬的文字功底与采编能力外,更要重视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的提高,将电视媒体与新媒体高效融合,编写更符合受众生活的新闻,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与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水生.加强电视新闻传播中深度报道的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7):148-149.

[2]赵京梅.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8):164-165.

[3]武瑾,王亚红.试论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应有之义[J].新闻传播,2015(02):38-39.

作者简介:万思余(1982.08-),女,辽宁人,汉族,本科,研究方向为新闻编辑。

北京广播电视台    北京    100022

猜你喜欢

融媒体时代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