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法国教堂世俗化和社会功用的演化

2021-06-23何雪叶韦风华

西部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世俗化

何雪叶 韦风华

摘要:教堂是法国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缩影,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国教堂世俗化和社会功用演化可以分为纯宗教及一定防卫功能等四个阶段,其社会功用世俗化的原因在于宗教的世俗化和教會权威的下降,政教分离,现代公共文化空间兴起,年轻一代思想转变。社会功用多元化赋予古老教堂建筑更多的社会价值、文化符号和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法国教堂;世俗化;社会功用;政教分离;社会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5-0124-05

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自中世纪末期开始成为欧洲大国之一,其在建筑、雕塑、绘画等领域人才辈出,先后孕育出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等建筑风格,并建造了大量建筑艺术精品,深深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形式。

自公元49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一世皈依基督教开始,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艺术就与宗教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法国建筑艺术发展史可以看成是一部宗教建筑发展史,具有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宗教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教堂建筑。这些教堂气度恢宏、美轮美奂,虽经多次翻修,却历沧桑而弥新,其建筑中蕴含的艺术手法,保留的精美雕塑、绘画无不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可以说教堂是法国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艺术的缩影,是法国变迁兴衰的见证。

现代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多宗教信仰国家,其中天主教具有绝对优势。在法国居民中,有79%的人信奉天主教,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有穆斯林约200万人(指拥有法国国籍者),其中75万人集中在巴黎,其次是新教、东正教和犹太教等[1]。据统计,现代法国有95个教区、38000多个教堂区,大小教堂共45000多座[1]。

一、法国教堂的世俗化及社会功能

(一)基督宗教、教堂及法国教堂

文中提到的基督宗教是广义上的基督教,指以信仰耶稣基督为神之圣子与救世主(弥赛亚)的一神教。它以《圣经》为最高宗教经典,以耶稣基督为中心,核心思想是福音,信徒称为基督教徒,包括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分化出的众多派别,如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本文的“教堂”,是指基督宗教教职人员和信众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仪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礼拜教堂、修道院综合体以及复合型教堂的总称,按照级别分类有主教座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礼拜堂等。本文所研究的法国教堂主要指法国现存的基督宗教教堂建筑。

(二)世俗化

“世俗化”(英语为secularization,法语为Sécularisation) 是社会科学家用来描述近代西方社会变化的一个概念,与该词的原意已有较大的差别。在早期法语中,Sécularisation在两种场合下使用,一是教会财产转移到平民所有者手中,或转为民用,第二种情况指修道院士转为俗世神甫。

本文提出的“世俗化”指的是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教堂其建筑功能从单纯宗教性质用途向现代多元化社会公共活动空间演化的过程。基督教堂是宗教教职人员和信众举行宗教仪式及其他宗教相关活动的场所,最初,其建筑功能主要是传播宗教教义、文化,渲染宗教气氛,陶冶宗教感情等单一的宗教功能;伴随着宗教活动的举行,实际上也具备道德教化、慈善公益等附生类功能;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又逐渐演化出公众集会、举行重要庆典等城市集聚空间功能。到了近现代,教堂的功能更加趋向多元化和多样化,成为容纳社区、具有社会凝聚力的区域,表现在有些教堂的部分空间被改造成社区服务空间,如社区图书馆、合唱馆甚至瑜伽馆等,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及运动的场所;或是让教堂同时承担艺术展览、音乐演出、文管部门办公等多重用途,成为区域文化艺术传承和交流中心等(见表1)。

二、法国教堂社会功用世俗化的演化过程及主要案例分析

在《出埃及记》里,神对摩西说:“脱下你的鞋,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卡尔马斯也曾说过“教堂是尘世之天国,神们在这里生息活动。”最初的教堂是供奉神灵、举行宗教仪式的神圣场所,同时也是沟通人与神关系的一个介质空间。公元五世纪,克洛维一世确立基督教在法国的正统地位,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教会势力逐步强大。封建领主和民众对于宗教具有强烈的热情,起于1096年持续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不仅有大量的法国贵族、骑士和信众加入,法王路易七世、腓力二世、路易九世更是亲率大军东征,随之而来便是修建了大量的教堂、修道院。这一时期的教堂承袭早期基督教堂的特点,受古罗马建筑影响,被称为罗曼式风格,并逐渐孕育出早期的哥特式风格。十一世纪下半叶,哥特式风格在法国兴起并逐渐传播到整个西方世界,成为整个中世纪最盛行的建筑风格。从罗曼式教堂到哥特式教堂,建筑特色无一不体现教堂作为沟通人与神关系的精神场所的神圣性,教堂建筑结构及空间设计上,更多服务于宗教活动及类宗教仪式的社会功用。

整个中世纪,教会在与世俗君主、封建领主的不断冲突调和中,构筑起教权与俗权并重的双重权力结构模式,宗教影响控制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看看新世纪前夕1470年或1490年的世界,并思考一下我们的所见所闻。像法国这样的国家的宗教情况如何呢?……对当时绝大多数法国人来说,宗教是风俗、习惯、仪式、庆典的混合体,他们的生活被宗教严格地制约着。”[2]直到中世纪中晚期,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不断挑战宗教的神秘主义和神学体系,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城市日益兴盛、资产阶级的财富累积,终于触发了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人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教会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教堂作为开放空间更多地融入世俗社会,从而吸引年轻民众皈依宗教、走进教堂。此时教堂的建筑形态从原来侧重塑造肃穆、闭塞的神秘感,突出宗教的权威和神圣不可侵犯,开始转化成为更加世俗、开放,接纳度更高,更加融入社区的崭新形态,这是教堂世俗化,也是教堂社会功用演化的一个巨变。法国大革命及《人权宣言》的颁布,从根本上触动了教权的基础,随之而来的政教分离以及宗教社会化使得教堂开始全面走向世俗化。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现代公共文化空间的大量兴建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盛行,教堂开始演变成为具备宗教、教育、慈善及社区活动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多种复合型功能的现代多元公共空间。法国教堂世俗化和社会功用的演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纯宗教及一定防卫功能阶段(大约中世纪前到中世纪早期)

在高卢罗马及法兰克王国统治时期,西欧及三大半岛上罗马与日耳曼人的混战不断发生,基督教从被迫害的异教逐渐确立正统地位,这一时期主要修建修道院,采取古代罗马的建筑风格,教堂除了纯粹的宗教功能(包括举行宗教仪式、传播教义等),同时也注重其作为防御堡垒的作用。

(二)宗教及由宗教衍生出的教育、慈善、典礼仪式等功能阶段(中世纪中晚期,大约始于十字军东征开始到中世纪后期)

公元十世纪,罗曼式建筑风格在法国部分地区发展,始建于十世纪的普瓦提埃大圣母教堂église Notre-Dame la Grande(图1)被认为是欧洲最早的罗曼式教堂。这种风格的教堂大多为圆形拱顶,墙体巨大而厚实,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和对神明的绝对崇拜;墙面用連列小圈,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圈,以减少沉重感;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有采光的高楼,窗口窄小,教堂内光线幽暗,塑造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让身处其中的信众感到肃穆、压迫和臣服,体现了服务于宗教功能的空间特性,而其厚重、窄窗还遗留了作为防御堡垒的部分特性。

十字军东征以来,随着封建领主和民众宗教热情的高涨以及欧洲城镇化的加速和工商业的繁荣,作为城市解放和财富的纪念碑,教堂建筑正处于鼎盛时期。十一世纪下半叶,哥特式教堂在法国开始兴起。相对于罗曼式教堂,哥特式教堂向着更高更大的空间形态发展,这种空间形态一方面缘于设计主导者(一般为主教)对上帝的绝对崇拜,他们希望通过以仰之弥高的尖塔昭示对天国、对上帝的向往,也通过这种空间结构营造庄严神圣的气氛,激发信众对至高无上的上帝的崇拜和信仰之情,从而达到进一步巩固教会权威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缘于尖券、飞扶壁、尖肋拱等建筑结构的普遍采用和不断改良,为拱顶提供了稳定的框架,减少其顶部的承受重量。坐落于法国亚眠市索姆河畔的亚眠大教堂(图2)面积达7760平方米,东西长145米,该教堂不仅在横向平面上达到尽量大的长度和宽度,在纵向上也追求极致的高、尖,中殿从地面到拱顶有44.5米高,垂直向上集于拱顶中心的线条和尖尖的肋拱顶角营造出一种升腾上天的神秘感,赋予教堂超凡脱俗的庄严和神圣感,让信众感到神之伟大和人之渺小,从心理上产生对于上帝及代其发声的教会的崇拜和敬服(图3)。

这个时候的教堂是建在尘世间的神圣空间,主要承担沟通人和神的介质作用,宗教功能仍占主导地位,但却不再是原先那种纯粹膜拜神灵的场所,也不再具备古代军事堡垒的作用,世俗君主开始在教堂举行加冕礼,体现君权神授,民众开始普遍在教堂举行洗礼、婚礼、葬礼等。“公元十三世纪基督教里昂会议上,确定了七项仪式作为圣事,即洗礼、坚信礼、告解、圣餐、婚姻、圣职及临终涂膏式。”[3]69七项圣事的确定实际上确立了在教堂举办洗礼、婚礼、葬礼等人生典礼的合法性和制度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堂除了单纯的宗教崇拜功能外,通过覆盖人生重大仪式的形式全面介入人的生活,并由此衍生出民众聚集、社交及慈善功能[3]56-57。于是,建筑物为适应新的宗教时期人们的心理要求,其装缀也更富感情色彩,出现了不少哥特式建筑的艺术形象——雕刻装饰、彩色玻璃窗、地面镶嵌图案,等等。

公元1179年召开的第三次拉特兰会议作出决议,为了使穷孩子不被剥夺读书与进修的机会,应该在每一座教会教堂拨出一笔足够的圣俸给专业教师,让他免费教授同一教堂的办事员和贫苦的学生。这些教会学校开设的课程一律用拉丁文讲授,主要内容有文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学,传授古典文化和世俗知识。这一规定以及最初主要基于传播教义需要的修道院学校的发展,这强化了教堂承担城市教育场所的功能。

(三)全面世俗化阶段(起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法国大革命前后)

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带来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望脱离教会控制获得社会地位,人们不再对宗教盲目崇拜,前往教堂斋戒、礼拜的人逐步减少,而这一时期教会在与政治权力的斗争中逐渐处于劣势,更加需要民众的支持,为此,教堂不得不放低姿态,以更加亲和、开放、世俗的态度面向社区。教堂因其处于城镇中心,空间宽阔以及富含宗教音乐、雕塑、绘画等艺术品,开始尝试通过举办各种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吸引民众前来欣赏与参观,在举办宗教仪式的同时也开始作为音乐会、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场地。这种艺术与宗教仪式的共生关系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开始,如今仍然被沿用。”[4]可以说,在这一时期,教堂的宗教崇拜及宗教仪式功能不断弱化,在保留教育、慈善、集聚空间功能的同时,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不断增强,这也代表教堂社会功用的全面世俗化。比如1243年至1248年间修建的巴黎圣礼拜堂(La Sainte-Chapelle,图4),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现在很少用于宗教服务或其他朝拜活动,而主要作为举办古典音乐会的场所。1872—1896年修建的里昂富维耶圣母圣殿(Basilica of Notre-Dame de Fourvièr,图5)就是一个结合多个附属功能空间的综合建筑体,包括有主圣堂、地下圣堂、小礼拜堂、宗教艺术博物馆、书店、餐厅,等等,提供宗教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教育及餐饮服务等。

(四)现代多元化阶段(二十世纪初以来)

二十世纪初以来,艺术馆、博物馆和画廊取代了教堂里失去光环的周末礼拜形式,从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和服务形式等各个方面不断地冲击着教堂对公众的吸引力。为了更好地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堂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改变,开始向着具备宗教、教育、慈善、社区活动中心、娱乐休闲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现代多元化功能转变。

建于15世纪的雷恩圣伊夫小教堂(Chapelle Saint-Yves de Rennes,图6)原来主要用于宗教活动,1998年经修缮后成为当地旅游局所在地并且长期举办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展览,同时承担公共管理、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文化艺术交流与服务等多重功能。

三、法国教堂社会功用世俗化的原因

(一)宗教的世俗化和教会权威的下降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尤其是《人权宣言》的颁布,破坏了原有政治权力和宗教权力建立的根源和基础。《人权宣言》第三条和第十条分别蕴含了“主权在民”和“宗教自由”的思想,这一思想从根本上打破了“天授神权”的宗教权威,对基督教会(当时主要为天主教)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大革命期间,教权与政权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和解的尝试,最终,拿破仑与教皇于1801年签订了《教务专约》,标志着法国宗教世俗化迈出了第一步。其后,第三共和国政府不断推进世俗化政策。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系列措施的密集出台使得宗教走向全面世俗化:废除宗教假日休息的规定、公共教育最高委员会的世俗化、墓地走向世俗化管理、取消公共仪式的宗教祈祷,等等[5],法国宗教的世俗化和教会权威的下降必然导致教堂的全面世俗化。

(二)政教分离,尤其是将宗教事务从财政预算中剥离出来

1905年法國议会通过《政教分离法》,规定“共和国对任何宗教信仰既不承认,也不给予工资和津贴”[6],还规定“教会不许干预政治,教会只能管理宗教组织,学校只许在课外时间上宗教课,并宣布教会财产在清查造册后转规教徒自己建立的组织所有,国家不再监督教会,教会占用的公共建筑一律归还国家”[5]。这一规定,使得国家从财政预算上不再为教会提供经济支持,教堂也被认为是国家公共财产的一部分。由政教分离法带来的政策影响,使得教堂不再是教会的私产,而归于国民共同所有,那必然也将服务于法国民众尤其是社区民众;由此产生的教会经济上的困境,使得教堂不得不通过向社会、民众提供多元化的体验和服务来获得经济上的稳定来源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进一步推动了教堂社会功用的世俗化和多元化。

(三)现代公共文化空间兴起

中世纪的教堂,除了提供宗教膜拜沟通人神的介质空间,也是社区民众集聚、社交的重要公共空间。公元十七世纪后期,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开始出现,之后,各种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等公共文化空间不断兴建,它们在提供音乐演播、艺术展览的同时,也具有强烈的世俗庙宇的定位,被塑造成一个让人敬畏、惊叹并提供静思冥想空间的综合建筑体。这种现代的、开放的、多元的公共空间更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审美情趣及生活习惯,在艺术馆和画廊等公共文化空间的冲击和挑战下,教堂不得不趋于现实,以更包容、更亲切、更开放的姿态来吸引民众,以便不被湮没在时代的潮流中。

(四)年轻一代思想转变

据资料表明,二十世纪初法国民众的宗教信仰和虔诚度不断下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大部分的法国人已经不去教堂做礼拜。二战后,信教人数进一步减少,1952年,仅有25%的法国人参加礼拜宗教活动,1990年跌至10%以下[7]。神职人员的补充也成为问题,1966年教会接受神职的人员为567人,到1977年少于100人,1986年只有94人,而法国每年退休和过世的神职人员在600人左右[8]。全球化时代,年轻一代的思想更加开放、多元,注重个性表达和个体感受,教堂要想在各种社会公共空间的竞争中保持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需要不断优化社会功能,提供多元化、现代化的体验和服务。

四、结语

本文对法国教堂世俗化和社会功用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阶段梳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演化并没有呈现清晰的、阶段分明的脉络,只是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世俗化的整体趋势和特征。表面来看,法国教堂的世俗化似乎背离了原来宗教的神圣性和权威性,但是在社会功用多元化的过程中却赋予了古老教堂建筑更多的社会价值、文化符号和旺盛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古建筑和名人故居等。广州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远古及近现代遗址、旧址中,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个;文物建筑中,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9个[9]。目前这些遗迹遗址和文物建筑主要赖于政府层面的发掘、保护或修缮,成为博物馆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承担历史文物研究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用。我们的古建筑可以在:吸引各个年龄层次(尤其是年轻一代)、各行各业人员自发前往,发挥慈善、教育、集聚空间功用,融合社区服务提供运动、娱乐等多元化体验,提供社会公共空间和文化交流服务等方面,借鉴法国教堂的现代多元化发展模式,对其进行保护的同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创新型道路,以更好地发挥其历史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玉山.现代法国宗教多元化初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吕西安·费弗尔.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M].施诚,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

[3]康志杰.基督教的礼仪节日[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

[4]钟和晏.作为社会空间的教堂[J].三联生活周刊,2013(13).

[5]沈坚.世俗化与法国天主教的现代定位[J].世界历史, 2007(1).

[6]Eric Cahm.Politique et Société:La France de 1814 à nos jours[M].paris:Flammarion,1977:420.

[7]Louis Dirn.La Société francaiseen Tendances(1975-1995)[M].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98:353.

[8]Marie-Paule,Caire-Jabinel.Histoiredes religions en France, 16-20 siècle[M].paris:Armand Colin,2000:149.

[9]广州市文化局.文物保护文件汇编[G].广州:广州市文化局, 2002.

作者简介:何雪叶(1986—),女,汉族,广东广州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中国近现代文学、教育管理等。

韦风华(1980—),男,汉族,广东广州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讲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文化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世俗化
“世俗化”转型与晚清知识分子的道德变革
土耳其18世纪以来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艺术鉴赏话雕塑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佛教的中国化与佛教建筑的世俗化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浅谈唐代敦煌莫高窟菩萨造像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