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探究

2021-06-22孙冬芸

考试周刊 2021年42期

摘 要:“整本书阅读”有重大意义,结合本校的学情,正确定位“整本书阅读”的定义,与课外阅读区分开来,引导学生慎重选择读本,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与课外阅读;选择读本;引导阅读;生命的体悟与人生的理解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而这些能力的实现无一不依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的重要性。那么阅读什么、怎么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语文课本中片段式的阅读已经无法让他们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生活在一个高科技发达的社会,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依靠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碎片化的阅读,这种浮躁的阅读方式并不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其实早在1941年,叶圣陶老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他说应“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可惜的是这种思想长久以来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庆幸的是,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整本书阅读”列入学习任务群,课标中明确提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可见一斑。

笔者所在的中学地处郊区,生源质量一般。学生大半是外来务工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对语文课本以外的阅读不够重视,再加上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影响,部分学生一学期也没读过完整的一本书,阅读现状堪忧。这种现状直接导致的是作文题材低幼化,分析说理能力低下,语文成绩整体上不去。往长远说,语文学习能力无法增强,语文学科素养无法提高。因此“整本书阅读”势在必行。那么到底该怎么进行“整本书阅读”呢?结合本校的学情,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要对“整本书阅读”进行正确定位,将它与常说的课外阅读区分开来。

平素也常强调学生去阅读,但仅限于将书目推荐给学生,至于学生如何阅读,阅读的效果如何就不再是教师后续关注的内容。对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外阅读收效甚微。而“整本书阅读”则不同,它是把阅读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精心的课程设计来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一本书的阅读活动,最终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整本书阅读只有真正进入课堂,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否则它仍然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通过教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一整本书,教是为了不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终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领悟不同文本的内涵和精髓,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针对学生阅读量少,阅读也比较盲目的问题,这就更需要对他们进行“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指导,让他们有目标地去阅读,从而达到整本书阅读的目的。

第二,慎重选择读本。

按照课标中的建议,所选读本应语言典范,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价值。根据以上标准,再结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水平来选书。若读本太难,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太容易,则不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选择柴静的《看见》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敲门砖。这本书对于笔者所在中学高一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适中,共分二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间看似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独立来看,每一章节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但这些独立的主题又通过一条线串在一起,那就是柴静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新闻媒体人怎样逐步走向成熟的。新闻调查本有时效性,但本书历经十年还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是因为作者将个人的成长与中国社会的变迁结合在一起。笔者将书中涉及的家暴、校园欺凌、环境污染、虐待动物等贴近现代生活的事件串在一起,做个导读课件,以此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了,这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进而再引导学生去思考每一个事件背后给人们留下的思考,对高中生理性批判思维的形成极有好处。

“整本书”的“整”在于整部作品呈现出来的精神内涵,作者对生命的体悟和对人生的理解等,这是节选片段教学无法企及的。因此,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这一角色,引导学生如何选择读本,进行有效阅读,将有限的课外时间利用到极致,从而将“整本书阅读”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第三,不同读本选择不同读法。

课标建议选择阅读一部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小说有小说的读法,学术著作有学术著作的读法。甚至不同小说的读法也不同。教师在这中间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说一般是先梳理情节、理清人物关系,再从打动自己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品味精彩的片段,进而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最终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体悟和对生命的感悟。学术著作更侧重梳理读本的大纲小目,把握读本中的重要观点和价值取向。

那么柴静的《看见》要怎么阅读呢?它既不是小说,也不属于学术著作。结合学情,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这本书展开深入阅读呢?它不如小说有趣,但又比学术著作多些色彩,它算是新闻传记类的文章,做好它的整本书阅读,对今后引导学生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有很大帮助。鉴于它的二十个章节分别有不同的主题,笔者以专题的方式开展主题阅读。比如第二章节《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是关于非典的,笔者引用书中胡舒立的一句话“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来展开,结合今年的“新冠病毒”,引导学生阅读后去思考:遇上国家灾难时,作为一个媒体人,该如何做才能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做好社会的风向标。笔者让学生搜集新冠疫情期间媒体的报道,搜集方方的资料,在读书交流会上进行分享,对柴静在非典期间的工作和方方的做法进行比较和讨论,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同样,一个缺少良知的媒体人会给社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又如第七章《山西,山西》是讲述山西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笔者结合祁连山的生态破坏问题、宁夏油井山遭违规开采问题等,让学生展开环境保护专题讨论,并思考:以牺牲绿水青山换来的金山银山,是否值得。每一个章节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专题,学生结合社会时弊,对《看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一个每天资讯漫天飞的时代也能更好地去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甄别好与坏。

第四,阅读方式多样化。

高一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正从感性認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理性思维尚未形成。直观的东西更容易让他们产生兴趣。为了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不妨开展多种阅读方式,比如家暴专题可以让学生看法制节目,华南虎照片真假专题可以让学生结合曹林的《不与流行为伍》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只有保持住这种热情,才能更好地体现阅读效果。

第五,阅读成果展示多样化。

整本书阅读应坚持每周推进,课时多少根据书的难易程度。中间可以穿插制作书签、制作小报、做摘抄、写读后感、写总结、写时评、开辩论会等等方式,对阅读成果进行检验。如《看见》可以让学生边看边做摘录,并附上一小段阅读心得,一个章节结束可以让学生写一段小结,或是用课件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心得,或是以时评的方式结合热点展开类似事例评论,或是以读书交流会的方式进行。总而言之,方式不必拘泥于纸质材料,尽可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平台。一开始学生只会赏析《看见》运用的手法,到后面慢慢学会鉴赏作品的内容。一个学生在家暴那个章节的读后感中写道:“家暴下,沉默的不敢反抗的女性尖叫了,她们开始反抗了!一刀一刀,每一刀都在述说着她们的痛恨,她们的无奈。然后人性开始扭曲。沉默在尖叫,让人难以置信,又让人满腹心酸。她们的救赎在哪里?”学生在阅读中开始学会思考,开始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笔者想这就是整本书阅读的魅力所在——做一个真正会思考的人。

上海师大附中余党绪老师说:“整本书阅读或可成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动机。”应该利用这个契机,让这台发动机带动阅读,带动中学的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实现凤凰涅槃式的转身。

参考文献:

[1]石静枫.浅论初中阶段的整本阅读教学[J].数字化用户,2017(13).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1-13.

[3]余党绪.整本书阅读或可成语文教改的发动机[J].语文学习,2017(10):4-9.

作者简介:孙冬芸,福建省泉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