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梅防风四物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2021-06-22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四物汤乌梅五味子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

郭 樱 杨玉峰 胡文娟 刘少芬 钟玲玲(深圳 518033)

提要 目的:研究乌梅防风四物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皮肤科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予口服乌梅防风四物汤治疗,日1剂,早晚饭后分2次温服;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每次1片(5 mg),日1次。2组均用药8周。结果: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治疗组平均值为(1.95±1.218),对照组为(4.65±0.949),P=0.001,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对比2组患者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P=0.003,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第12周对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6例,对照组复发14例,P=0.039,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乌梅防风四物汤可有效改善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作用引起的局限性水肿反应,伴随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介质释放,最终导致皮肤黏膜血管充血水肿、风团形成。本病具有骤然发病、迅速消退、退后不留痕迹、风团不超过24 h、伴随剧烈瘙痒等特点,而慢性荨麻疹通常病程超过6周,因其病程漫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早日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十分紧迫。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药物为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制剂等为主,对于慢性荨麻疹效果较为局限,而且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症状,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中医治疗有着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等特点,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有着明显优势。笔者运用自拟方乌梅防风四物汤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病例均来自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荨麻疹患者,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32.08±9.17)岁;平均病程(23.95±10.49)个月;对照组平均年龄(33.80±9.67)岁,平均病程(20.10±12.17)个月。对比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1]:红色或苍白色风团,骤然发作,伴随剧烈瘙痒,24 h内消退,退后不留痕迹,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

1.3 纳入标准 ⑴符合荨麻疹诊断标准;⑵愿意全程配合治疗并执行医嘱;⑶无精神及认知障碍。

1.4 排除标准 ⑴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⑵12岁以下儿童;⑶近3个月内系统应用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或免疫制剂者;⑷严重肝肾疾病及其他影响用药的慢性内科疾病患者;⑸急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口服乌梅祛风四物汤加减:乌梅、防风各10 g,五味子5 g,生地黄15 g,当归、白芍各10 g,鸡血藤15 g,甘草5 g。夜间瘙痒影响睡眠者,加首乌藤、酸枣仁各15 g;乏力易疲倦者,易生地黄为熟地黄,加黄芪、党参各15 g;舌质偏红者,去白芍,加牡丹皮、赤芍各10 g;烦躁口苦者,加柴胡、黄芩各10 g;遇热瘙痒加重者,加桑叶15 g,菊花10 g。日1剂,分早晚饭后1 h 2次温服,4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UCB Farchim S.A.瑞士,国药准字H20150522),每日睡前1次,每次1片(5 mg),4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

2.3 健康宣教 治疗前对2组患者进行宣教,用药期间应忌食海鲜、牛羊肉、菇类、笋类、野菜、韭菜、榴莲、芒果、菠萝等发物,作息规律,勿熬夜,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第12周随访患者复发情况。

3 观察指标

3.1 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标准 采用欧洲UAS评分[2]标准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方法详见表1。

表1 UAS评分标准

3.2 疗效评判标准 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00%。根据SSRI评价总体疗效。疗效评估标准:痊愈,SSRI≥90%;显效,60%≤SSRI<90%;好转,30%≤SSRI<60%;无效,SSRI<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人数/总人数×100%。

3.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5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组UAS积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比较用χ2检验。

4 结果

4.1 2组治疗前后UAS评分情况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UAS评分,治疗组平均值为(10.45±2.183),对照组为(10.80±1.951),2组无明显差异(t=-0.756,P=0.381﹥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平均值为(1.95±1.218),对照组为(4.65±0.949),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t=-11.058,P=0.001)。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8周后,2组患者疗效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2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详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情况 (例)

4.3 2组随访复发情况比较 第12周随访2组患者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5.0%;对照组复发14例,复发率为35.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9<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详见表3。

表3 2组复发情况比较 (例)

5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门诊很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一般认为该病是由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介质引起。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表明[3-4],本病还可能与IgE及其受体的自身抗体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Th1/Th2细胞亚群失衡、凝血异常、慢性感染、微生物感染、假性变应原、维生素D缺乏、精神因素、遗传机制等多种因素有关。西医治疗首选抗组胺药物,该药物通过拮抗组胺受体发挥作用,其他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奥马珠单抗、环孢素等。但西药治疗通常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且价格昂贵,副作用大,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中医学对荨麻疹早有认识,称其为“瘾疹”“赤白游风”“风疙瘩”,《医宗金鉴》对本病的记载十分形象:“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种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一般认为其病因在于风邪乘虚袭表,风邪游走肌表,即发风团。慢性荨麻疹多由急性荨麻疹发展而来,往往持续数年,迁延不愈,风邪入里,以致精血暗耗,血虚风燥,经脉不利。故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风胜、血虚、血瘀,治疗以祛风养血活血为主。

笔者临床运用乌梅防风四物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满意,本方由乌梅四物汤和过敏煎化裁而来。乌梅四物汤是清代医家刘鸿恩的常用方,他因善用乌梅而自称为“知梅学究”,其著作《医门八法》中记载道:五脏之病,以肝为贼。而治疗肝虚,以敛肝为先。何物最能敛肝?乌梅也。他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之说,并受张仲景肝病“补用酸”的启发,特选酸味之品为重任,而酸味之中,以乌梅为最,认为乌梅“最能补肝且敛肝,用于阴分药中,功效最大”。称乌梅为“排难解纷之佳土,肝木脾土之救星”。乌梅四物汤乃刘氏最常用的乌梅用方,恐四物汤之川芎燥热动血,而以乌梅代之,增强补肝敛肝的作用,特取名“乌梅四物汤”,具有敛肝阴、顺肝气、养肝血的功效。乌梅味酸,能补肝敛肝。过敏煎是已故医家祝谌予老先生的名方,临床应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5-6],疗效显著。全方仅由4味药物组成: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看似平淡,却立意深远,全方有散有收,有补有泄,寒温并用,阴阳并调。银柴胡甘寒益阴、清热凉血;乌梅酸化阴,涩敛肺;防风辛温散邪,五味子益气敛肺,防风与五味子一辛一酸,一散一收,配伍可谓精良。

本研究中的乌梅防风四物汤,由乌梅、防风、五味子、生地黄、当归、白芍、鸡血藤、甘草组成。《内经》云:“诸痒皆属于风。”荨麻疹发作时骤起骤消,来去无踪,退后不留痕迹,这些都属于“风”的特点,风盛则木气自伤,风木动则疏泄妄作,故用乌梅大生木液温养木气,木和则风静, 并以防风之辛温,祛风散邪。《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防风与五味子犹如文武二将,驱邪不伤正,扶正不敛邪。古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善治荨麻疹者,必当熟谙此理。而四物汤则是养血活血的基础方,笔者易熟地黄为生地黄,避免熟地黄过于滋腻,影响药效,而取生地黄之清热凉血之效,并减去辛燥之川芎,加鸡血藤活血补血,起到凉血活血的效果。全方疏泄与收敛共施,辛温与酸甘并用,共奏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之功。

吴贤波等[7]通过研究发现乌梅、防风相配伍,可明显增强抑制脱颗粒作用,减少肥大细胞PAR-2 表达,这可能是乌梅、防风配伍产生抗过敏的作用机制之一。因此,乌梅、防风对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等,有确切疗效,为医家必用之品。四物汤也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这些可能是本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基础。综上所述,乌梅防风四物汤可有效改善慢性荨麻疹的瘙痒症状,减少风团的面积、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四物汤乌梅五味子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我家秘方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HPLC法同时测定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巧手乌梅汤,开胃又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