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文化自信

2021-06-15黄明芳

教育界·中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黄明芳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出了新层次的要求。由于小学语文是一门母语学科,其中涉及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新课改要求,积极渗透到教学中,便于创设人文环境,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熏陶,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文化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文章主要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角度为切入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机的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合理措施践行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涵盖内容较广,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散文,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只能被动式参与其中,未能深层次挖掘和感知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认知较浅,在长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中,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反而可能使之滋生抵触情绪,逐步丧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此类情况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改进的问题,教师应致力于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渗透到实处,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感受文化中的奥妙和魅力,自觉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还有所不足,未能真正发挥其积极效应,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学生缺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现代社会飞快进步和发展,西方文化大量入侵,借助互联网渗透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角落,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1]。外来的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盲目推崇和追求,却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以身作则,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教师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自然无法带给学生积极影响。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情况,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加之小学生接触先进的电子产品过早,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但是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少之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极大地增加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难度。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对英语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英语作为课程建设重点,带给学生一种假象,将英语看作是主要科目,缺少时间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此以往,会使学生逐步丧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热爱[2]。

(二)过分关注背诵传统文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不足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理念陈旧,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需要有一个基础认识,会背诵古诗词即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已经成为阻碍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有所不足,教师对教学方法掌握不充分,对于古诗词内容选择背诵这一单一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远远不符合预期。如《绝句》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也仅仅是带着学生朗读几遍后就布置背诵作业,未能深层次讲解和挖掘潜在的文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和記忆[3]。

另外,新课改下尽管素质教育取得了可观成果,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仍然根深蒂固,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仍然是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无法带给学生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追赶进度为目标,学生只需要背诵下来,大概理解讲解内容即可,致使学生在学习中缺少自主能力发挥的机会,挫伤了其学习积极性[4]。对于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也仅仅是照本宣科,延伸和拓展不足,未能真正地起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道德观念,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艺术,通过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便于引导学生在认知和感受传统艺术的同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如在古诗词学习中,切身感受文字艺术魅力所在,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另外,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丰富文化知识储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

(一)创设文化情境,通过故事讲述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是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要想打破传统强制灌输方式,可以选择生动、趣味的故事形式,高效组织教学活动,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5]。

诸如,《西门豹》一文的主题内容是魏王指派西门豹负责管理邺这个区域的事务,西门豹通过巧妙设计兴修水利,与群众冲破封建迷信,促使当地经济得到发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位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地方官的形象,充分赞扬他尊重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高尚品质。学习本篇文章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文字,带着感情阅读文章,将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词句挑选出来,分角色来表演故事,帮助学生感受文章主人公的优良品质,实现育人目标[6]。在这个过程中,角色的演绎十分重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使学生切身感受培养正义的观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组织经典诵读,寓情于景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词,帮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但是,传统教学方式下课堂氛围枯燥,学生即便朗诵较为流利,但是却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如,《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火爆,一时之间吸引了大量观众去学习古诗词,一时之间点燃了很多中国人的文化热情,提升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自悠久历史长河下沉淀而来,如何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知,教师可以模仿古人口吻去朗诵古诗词,置身于其中去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思想。

如在学习《赠汪伦》这首诗时,可以演绎汪伦邀请李白来泾川游玩的情境,信中“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作为吸引李白游玩的理由,现实中的十里桃花仅仅是一个水潭,万家酒樓则是主人姓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全文,结合情境来感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告别时的场景,充分彰显了朋友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8]。

(三)挖掘核心价值,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注重对核心价值的挖掘和展现,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奠定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有很多乡愁和友谊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去高效学习此类知识,便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如讲解《示儿》中,介绍陆游生平事迹,陆游一生坚持抗金,即便屡受打击仍然保持着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所以作诗《示儿》为遗嘱,表达自身希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白板工具,创设情境,将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深层次感受诗人内心的爱国情怀。也正是陆游这种心系家国天下的情怀以及高尚情操,受到了后人的歌颂和赞扬,学习这首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使学生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核心内容则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喜爱,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促进个人修养提升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学习习惯,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杨永强.弘扬传统文化 绽放语文课堂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2020(38):224.

[2]陈燕,徐华军.凸显特质 推进活动 提升素养—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及教学策略[J].辽宁教育,2020(15):5-11.

[3]朱林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文的活动化教学策略[J].辽宁教育,2020(15):15-17.

[4]王欣.精心设计,为“文化自信”立魂—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化渗透渠道探微[J].语文天地,2020(24):77-78.

[5]黄群梅.寻找汉字的文化之根—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72):37-38.

[6]马轶男,罗璇,周莲斐.“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20(22):53-55.

[7]孙雅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13-14.

[8]康晓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析[J].家长,2020(21):177,179.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