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子文化对举办应用型教育的当代意义

2021-06-15温景文赵中华吴凡

高教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

温景文 赵中华 吴凡

摘  要:文章详细地梳理出了墨子文化对应用型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型大学生的职业伦理教育、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等方面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实现的路径。从文化层面、人才培养层面将其纳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中,将其借鉴、传承、转化、创新并发展,应用于当下的应用型高校办学实践。

关键词:墨子文化;应用型教育意义;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1-0022-04

Abstract: This paper sorts out in detail th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of Mozi culture to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professional ethical education of applied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ing spirit. And the path of realization is put forw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talent cultivation, it is incorporated into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s used for reference, inheritance, transformati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Mozi culture;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he path of realization

墨子,名翟,魯国人,生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约公元前468年左右),卒于公元前四世纪前叶(约公元前376年左右),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年寿约80-90岁。他出生于平民,对人民、人民的生产生活有深厚的感情,是战国初年的一位巨人。他是一位思想家、科技发明家、技术大师、教育家、军事家,是唯物主义者。他是一位重实践、重实干的大家,“言行合一”,其影响可与孔子相提并论,成为当时的孔墨两家显学之一,盛行于战国时期两百多年,弟子遍天下,远在道、佛之前、之上。墨子重人文关怀、重科学技术、重实践精神,既形而上,也形而下,是劳心与劳力的完美统一,是一位集思想与科技实践的大成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巨匠。被当时和后世称为“科圣”,其思想与科技发明被后人整理编撰出的《墨经》,等于整个希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无数的国内外领袖和大师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其思想光辉对我国古代思想和科技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的推动了当时我国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华民族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哲学大师季慕林说:墨子在人类文明史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他在哲学、教育、科学、逻辑、军事防御等许多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伟大的平民圣人。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杨向奎认为:一部《墨经》无论在自然科学哪方面,都超过整个希腊,至少等于整个希腊。

现在我们重提墨子思想文化,就是要发扬其优秀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科技精神的光辉,发扬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教育思想,为举办应用教育提供借鉴。

一、对应用型高校办学的借鉴意义

(一)面向人民大众的办学思想

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平民百姓,培养劳动者。

研究学习借鉴墨子思想文化,对于举办应用型教育,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具有现实意义。墨子本人出生于劳动阶层,有思想、有品格、有技术。他所收门徒都是劳动阶层,而不是贵族精英,他为劳动阶层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劳动者,实施大众教育,培养的学生为劳动大众服务,为生产生活服务。墨子的科技发明创造也都是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发明创造的工具和技术,大多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技术。

这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是重实践、重实干的人才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为全人类求解放的革命;毛泽东思想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理论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的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总要求: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上各位伟人都对教育培养劳动人民提出了要求。

据测算推断,我国今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超过50%,稳稳的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其宗旨是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上大学已经是基本需求,早已不是精英。墨子教育思想和行动与以上各位伟人的思想宗旨完全一致,与当下国家关于应用型教育办学政策要求一致,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致,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对高校要求一致。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思想

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

墨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双师型”教师,他主张,凡事要“亲知”,“知,传授之,闻也,身观焉,亲也。”《见:墨子·经说上》,这是高度注重实践的品格。他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找出规律,上升为理论。主张先实践,再总结上升为理论。他是“工匠理论家”和“从技艺到科学”的典范。他主张:“道技并修”。这里有两层意思:既要重视技术发明创造,又要重视总结规律;既要重视技术学习,又要重视道德修养。他还主张“知行合一”,“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见:墨子·修身》。他与门徒亲自躬身劳动实践,创造生产生活财富,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更重视实践教育。他还主张“学用结合”,学习结合实际行动,成就学生学业与事业。相比之下,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形成了鲜明对照。

毛主席说: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说: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应用型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缺的是实践,不足的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墨子教育思想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高度吻合。应用型教育就是要求学生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不但要求学生,教师也要以“双师”目标培养自己。

(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主要贡献不仅在人文思想方面,也在科技工程方面,是一位德才兼备型大家。墨子主张培养“兼士,能人”; 还主张培养“士与匠”的统一;教育学生:德行、言谈、道术三者并重。实际上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德行)、理论(道)、实践(术)等全面培养。墨子行侠仗义是有名的,而且不求回报,只要是“正义”就支持,对学生进行正义教育。而不是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只重视读书,蔑视实践,注重为帝王服务,不重视平民百姓。

当下我国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德育,重学习传承、轻创新等,都是应急需解决的问题。墨子教育思想给我们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墨子思想含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他提出了十大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这对当下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博爱思想

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其他的思想均由此而推出。兼爱就是博爱、互爱,是一种大爱,仁爱是中国的美好道德,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依据儒家精神,吸取墨家精华,实践科学精神。我国哲学大师任继愈也评价说:滕州有墨子、鲁班两位圣人,要爱心做人,创新做事。前者为墨子,后者为鲁班。

兼爱就是平等地爱每一个人,而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樣有差别地爱。兼爱的主旨在于祛除私心私利,在政治上,希望能达到兼爱天下,兼利天下;在伦理上,希望达到人伦和谐,天下人互爱互利,互相帮助,达到大同世界。墨子将人类看成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整体内的一个个体,有机地组成整体。

学习墨子的兼爱思想,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教育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爱校爱师爱生,爱家人爱自己,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爱人类的大爱精神。

(二)奉献精神

墨子哲学的本质是“救世哲学”。墨子的初心是“救世”,拯救乱世,让人民过上安稳的幸福生活。他终生都在奔走,游说,说服诸侯各国放弃战争,使人民安居乐业。他的思想主要是为平民谋利益。他终生都布衣草鞋,辛苦劳作,带领门徒劳动实践,为平民而做。他的发明创新创造,大都是以底层人民生产生活为目的,而且不求回报索取,他的价值观是奉献平民的。

墨子的奉献精神,与党和国家的价值观教育高度吻合。当下,我们培养的学生,面对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受西方追求个人自由和既得利益价值观的影响,最需要的是奉献精神,墨子的奉献精神,是我们培养学生的好教材。

(三)进取精神

墨子倡导非命说。他鼓舞人奋斗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墨子主张信天,但不由命。他反对当时社会盛行的命运说。他信天、信鬼,但不信命运,主张个人的命运全靠自己。墨子认为天和鬼都是为人服务的,人不能听天由命,不能消极、被动、等待,要积极进取、积极向上,要看到光明前途,要自己动手创造幸福,创造美好未来。相比之下,“听天由命”说认为,人的命是有定数的,命让你富则富,命让你穷则穷,命里给定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形成鲜明的对照。

墨子的进取、向上精神是我们今天教育学生的极好教材。用墨子的积极进取精神,激励鼓舞学生树立奋发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四)节俭精神

针对当时的铺张浪费、奢华之风,墨子提出了“节用”“非乐”“节葬”等主张,这是墨子最为典型的经济学说。“节用”即节俭之意,针对统治阶层的过度浪费,人民生活困苦的情况,墨子极其不平,所以提出了节用。认为物质生活达到人的基本需求即可。墨子主张实用,即人的基本需求要实际,而不虚华。“非乐”-墨子主张从简,不追求个人过度享受。“节葬”-亲人死后,不必、也不应“厚葬”、“久丧”(守孝时间久),要节约民力,休养生息,为活着的人多考虑。墨子本人与门徒都身体力行,践行其主张。这与我国当下党的反对“四风”、遵守“八项规定”等高度一致,是教育学生艰苦朴素,不攀比的好教材。

墨子的“团队”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非攻、尚同”等和平思想也都是好教材。在此不作详述。

三、对应用型学生职业伦理培养的借鉴意义

墨子是世界科技伦理学思想的开创者,其思想及行动包含着高尚的职业伦理,对当下应用型学生职业伦理培养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是为民造福

为民造福是墨子终生的价值取向与追求。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尚同”等和平思想,发展科技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服务人民生活,造福人民,不是为君王发动侵略战争,不是为少数人发财致富,谋取个人利益,更不是为损害他人,甚至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最经典的例子是“止楚攻宋”事件。楚王要攻打宋国,请鲁班为楚国制造了攻城工具,墨子听说后赶了10天10夜的路,去说服楚王不要攻打宋国,但楚王不听,墨子告诉楚王,我造的器械能守住城池,就和鲁班演练起来,结果墨子挫败了鲁班,楚王只好放弃了攻宋,化解了一场战争。

科技高度发达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社会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风险,甚至是灾难,对科技伦理提出了迫切要求,无数哲学家、伦理学家在研究科技哲学与伦理,试图兴利除弊,避免负面问题,但一直都是未解的世界性难题。例如核武器、基因工程、化学药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本应为民造福,但却有无数道德沦丧而给人类带来惨痛伤害的事例,不胜枚举。

墨子思想中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精神思想,对于培养当下大学生的职业伦理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二)具有高尚的职业理想操守和对专业技术精益

求精精神

墨子具有高尚的职业理想操守。他爱业、敬业、乐业;他对从事的工作耐心、专注、坚守、契而不舍、持之以恒;他创新创造、超越自我、勇攀科技高峰;他刻苦、坚毅、笃实,才有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发明。

墨子对技术发明精益求精。他对科技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对工程技术、技艺水平追求卓越;对技术发明和产品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追求完美;例如他提出了探索科学技术规律的“三表法”:一是考求本质,即考察前人的事迹;二是考察事故,即考察当下人的现状;三是应用于实际,将得出的结论用于指导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指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鼓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些指示对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要求。墨子的职业理想操守和精益求精精神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应用型教育培养的学生首先要成为一名德技双馨的大国工匠,以后还要成长为一名为民谋福,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工程师。

四、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借鉴意义

我们要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墨子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墨子的创新精神

墨子积极主张:“述而尚作”的思想。“述”是传播,“作”是创始,创新。他强调创造的重要性,他认为:“不但要演述古代圣王之道,还要创造新道,这样才能使好的事情多起来”。他不但创新思想,而且有大量的技术发明创新,才被称为“科圣”。在墨子创新思想的指引下,墨家才有了许多发明创造。墨子以实际行动践行思想。他本人不但有诸多的创新发明创造,被誉为“科圣”,而且将发明创新的技术授予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各门类知识、经验、工艺,提高各方面能力;他还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学思并重,以有益于创新。

我国第一颗量子卫星以“墨子”号命名,以彰显对墨子创新精神的弘扬和肯定。墨子的创新精神、思想、方法都是我们培养应用型学生的好教材。

(二)墨子的劳动创造

墨子的劳动观、实践观是诸子百家中最具典型的精神风格。他在劳动中创新,在劳动中创造。他不是动口不动手,而是付诸于积极的实践行动。墨子所有发明都来源于劳动创造,来源于劳动实践,来源于实干。他带学生布衣草鞋,躬身实践、实干、劳动,苦其身心,才能成就事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毛主席指出:墨子是一位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他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上做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批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墨子的劳动精神得到了诸多伟人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劳动教育占重要地位。墨子的劳动实践精神对于落实教育方针,培养应用型大学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三)墨子的技术发明

墨子不仅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想,还善于通过劳动创造,发明创造工具,生产生活物资、总结生产规范。墨子一生发明创造极多,自然科学中大约有40~50种,既有实物创造,又有技术创新,涉及到数学中的几何、算数,物理学的光学、浮力,机械学中的力学,还发明制造了攻城、守城等器械。墨子出生及生长在有着“世界兵书看中国,中国兵书看齐鲁”之说的鲁国,深受其影响。墨子是出名的军事工程师,成语典故至今尚有墨守陈(成)规之说。他构筑军事工程,还造舟、车、用于民用。《墨经》有很多记载。

除发明创新制造工具、器物、技术外,墨子还特别注意总结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墨子是典型的“手脑并用”型全面人才,对于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五、墨子文化在应用型高校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古为今用,我们研究学习墨子文化,就是要借鉴、传承、转化、创新并发展,应用于当下的应用型高校办学实践,将其纳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中,主要从以下路径实现:

(一)文化层面

精神文化:将挖掘、提炼、总结出的墨子文化中的思想、精神,如前文整理出对当下有现实意义的内容,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规划,融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与定位中,指导办学育人实践。

物质文化:校园内建设以墨子为主题的广场、雕塑、楼宇、画像、实验室、道路、路灯、景点,甚至是陈列室等,融入学校标识元素,也可命名墨子班,开展学习墨子活动项目竞赛等。

制度文化:纳入学校章程、理念、定位、工作计划、开学典礼、入学教育、毕业典礼、墨子纪念日、墨子优秀教师与学生评选等各项制度中,作为制度性规定固化下来,并付诸于实践。

学习研究宣传:积极研究学习墨子文化,成立墨子项目专题研究组,開展学习研究,攥写文章,开展学术交流,学术报告,利用校刊校报、校园网、宣传栏等媒体广为宣传,使墨子文化入脑入心。

(二)人才培养层面

将墨子文化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办学育人实践。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还可纳入课程思政,作为专业思政内容,开展专业素养、职业伦理教育。

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特别是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对工作质量精益求精、团队精神、诚信意识等纳入专业课教学,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程师综合素质。

纳入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墨子行侠仗义的团队精神、严明组织纪律和强身健体精神在诸子百家中占有优势地位,可纳入体育课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团队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和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强身健体精神。

美育教育。墨子思想文化中的美育观,主要体现在实用美、生活美、劳动美、实践美等方面,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通过设置选修课予以实现。

劳动教育。墨子是劳动者,处于劳动人民底层,勤奋、劳动、实践的优秀品质,对当下学生劳动思想、劳动精神培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开设劳动课教育,培养劳动实践实现。

将墨子文化纳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设计系列活动,安排参观实习,融入墨子文化思想教育元素,并纳入学分管理。

(三)实施途径

进校园。将墨子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前文述及的广场、道路、楼宇、教室、实验室、雕像、标识、文化展出等均打上墨子印记,形成育人氛围。并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形成师生的自觉行动。

进教室与实验室。编写专题教学内容,张贴实验实训标语,实现实践文化育人氛围。

进师生活动。开展冠名、讲坛、文化节、项目竞赛、建设工作坊、成立社团、评选师生墨子之星、墨子项目等活动,营造育人氛围。使墨子文化全面深入融入到应用型办学育人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春泰.墨子科学技术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孙中原.墨子与墨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3]周富美.墨子救世的苦行者[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9.

[4]方授楚.墨学源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魏义霞.墨子与中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根基及其路径
以“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