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开元寺

2021-06-15黄明珍

寻根 2021年3期
关键词:泉州佛教建筑

黄明珍

泉州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经历代兴扩,主体格局定形于宋元时期。开元寺规模雄伟,气势恢宏,尤其是东西双塔代表了13世纪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石构建筑的最高水平。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缘起

开元寺始建于唐代垂拱年间,建寺后几经易名及修建。据乾宁四年(897年)《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载:“唐垂拱二年,黄守恭感桑莲肇瑞,遂舍宅建寺。有司延匡护大师住持。建殿时,尝有紫云覆地,因名紫云大殿。寺建成后,初名莲花道场,自垂拱迄开元四易寺号,开元二十六年始称开元寺。”黄守恭家在今泉州西街一带,他在匡护法师的感召下,感应到桑树开出莲花的佛教祥瑞,遂将自家桑园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佛教寺庙。开元寺原名莲花道场,后升为兴教寺,又改为龙兴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敕令全国诸州设置一座佛寺,以年号“开元”为名,开元寺名称终定了下来。

乾宁四年(897年),王审知用“驾以白马十乘”,迎接佛经,并“割俸三千缗”重建开元寺。重建后的开元寺为“五间两厦”,殿内供奉的佛像排序为“自东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左右真容,次弥勒佛、弥陀佛、阿难、迦叶、菩萨、卫神”,建筑整体布局为大佛殿居中,“东北隅则揭钟楼……西北隅则揭经楼”,整体建筑非常宏伟壮观。

建筑布局

开元寺坐北朝南,由中路主体建筑群、东西两路附属组群及东西石塔等组成。中路自南向北依次为紫云屏、天王殿与拜亭、拜庭及东西廊、大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路建筑有檀越祠、准提寺、弘一法师纪念馆等。西路建筑有功德堂、水陆寺等。寺院东、西矗立着镇国塔、仁寿塔,占地约12万平方米。

紫云屏是位于天王殿对面的一堵照墙,墙中嵌有横隶书“紫云屏”三字的石刻,为明代泉州著名书法家陈于王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所书。

天王殿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单檐硬山屋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中石柱呈梭状,沿袭了唐朝石柱风格。石柱上悬挂有朱熹所撰、弘一法师所写的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神将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

拜庭两旁列置着15座唐至明代建造的经幢、宝箧印经塔、堵波式塔、舍利塔等。其中,宝箧印经塔有两座,高5.48米,由方形台基、须弥座、塔身、覆钵、蕉叶山花、相轮、宝珠等组成。东侧塔的塔身四面雕刻着印度风格的佛本生故事。塔身铭刻“右南厢梁安家室柳三娘子钱造宝塔两座同祈平安,绍兴乙酉七月题,王思问钱三十贯 乙酉重修”。1982年维修时,在塔内发现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建造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幢身文字记载有当时管理海外贸易官员的职衔“军事左押衙充海路都指挥兼御史大夫”,及泉州最早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榷利院,印证了五代时期官方对海外贸易的重视及当时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垂拱二年,明崇祯十年(1637年)重修,是中轴线上的主佛殿,号称“百柱殿”,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九间,供奉着佛教密宗的最高神——五方佛,中央为毗卢遮那佛,两旁为东方香积世界阿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佛像均高6米。为了安放大型佛像及扩大室内祭祀空间,大殿建造时采取减柱法的构筑方法,减去中间二列14根石柱,实有86根柱子。殿内斗饰有24尊飞天乐伎,或捧文房四宝,或执管弦丝竹,在五方佛前侍奉歌舞。这些飛天构思巧妙、造型优美。大殿月台须弥座束腰处有73方狮子与人面狮身的辉绿岩浮雕,殿后廊檐下有一对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这些构件都是明代(1637年)重修寺院时从毁坏的元代印度教寺庙中移来再利用的。

甘露戒坛是古代佛教四众弟子的受戒场所,始建于宋天禧三年(1019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修,为五重檐八角攒尖顶式,戒坛由5层台座构成,象征五分法身,分别供奉佛、菩萨、金刚等。殿顶正中为八角圆形藻井,柱头及补间铺作有24尊手执闽南南音乐器的木雕飞天乐伎。

藏经阁是佛教寺院中讲经说法、存放经书的场所,始建于元代,民国时期重建,内藏有宋、元、明版纸本经书,还有贝叶经、金刚经、血经等珍贵经书。

檀越祠是开元寺僧为纪念献地建寺的檀越主黄守恭而建,为三进院落,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

东西塔分列于开元寺大雄宝殿前方两侧,是仿木楼阁式结构石塔,均为五层八角可登临的外壁筒体内带塔心柱结构,塔平面由外向里分别为回廊、塔壁、塔室、塔心八角柱四部分,立面从下往上由须弥座、塔身、塔盖和塔刹组成。其石作梁柱、斗栱均严格按照宋代《营造法式》标准建造。每层有四门四龛,每层门龛位置逐层替换,每一层雕刻有佛教人物浮雕16尊,两塔共160尊、须弥座负塔侏儒16尊。

东塔名镇国塔,建于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十年(1250年),通高48.27米,塔身外壁石像依照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佛教五乘教法排列,代表佛教修行的五种境界以及他们在婆娑世界负有自身修行和普度众生的责任,整塔共80尊,与此对应的是在东塔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雕刻以释迦牟尼本生故事、本行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佛传图40方,现存37方。

西塔名仁寿塔,建于绍定元年(1228年)至嘉熙元年(1237年),通高44.06米。西塔象征着西方极乐世界,每层交互雕刻着金刚力士、诸天神将、高僧、菩萨以及皈依三宝的帝王、太子等人物,代表佛教弘扬众生佛性平等的理念。西塔第四层雕刻有印度佛教男性观音菩萨、猴行者雕像。须弥座束腰处雕刻花卉鸟兽图48幅。

开元寺的建筑特征与价值

(一)高规格的建筑形制

泉州开元寺规模庞大,在宋代就有支院一百二十区,但支离而不相属。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福建行省平章伯颜奏请合支院为一寺,赐额为“大开元万寿禅寺”,并由政府附赐田庄以为寺产,接受国家管理、监督。

戒坛作为寺庙重要的附属设施,具有特殊的作用,自唐朝以后便逐渐开始被纳入政府的管理系统,宋朝政府控制戒坛的措施十分严格。首先,严格禁止私自设置戒坛。南宋《佛祖统纪》载:“天下诸路皆立戒坛,凡七十二所。京师别立大乘戒坛。”当时全国戒坛只有73所。其次,严格规定戒坛开坛剃度的时间,凡是沙弥要剃度,只有在皇帝的生日才可开坛受戒,并规定“诸戒坛非圣节辄开而受戒并受之者,各徒二年,临坛主首与同罪。”正因为佛教戒坛在宋代具有宗教的神圣性和高度的政治意义,才使得戒坛和设置戒坛的寺院具有崇高的地位。开元寺甘露戒坛始建于宋天禧三年(1019年),正是在宋朝政府严格控制戒坛时期兴建的,足见其政治地位之高。目前,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与泉州开元寺等三所寺院的戒坛,并称中国三大戒坛。

(二)相融合的多元文化

开元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佛教、古印度教文化特征。拜庭两旁列置的陀罗尼经幢、堵波式塔、宝箧印经塔,是印度密教浮海东渐的产物。大雄宝殿供奉五方佛为密宗仪制,月台须弥座、后檐石柱使用雕刻有印度教图案、风格的建筑构件,殿内斗为鸟身人首的迦陵频伽形象。东西塔上的外来神像雕刻,尤其西塔上有腰系孔雀王经的猴行者等。泉州并非完全照搬这些外来宗教文化元素,而是在吸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加工改造,如大雄宝殿后檐石柱的外形及雕刻与南印度12-14世纪(晚期朱罗时期)的印度教寺院相似,柱身上的24幅圆浮雕图案中,9幅雕刻有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分别为:毗湿奴立像、象鳄争斗、毗湿奴骑坐金翅鸟、阎摩那河七女出浴、吹笛子的克里希那、克里斯那与阿周树、甘尼巴与基斯那摔跤、毗湿奴和他的妻子财富女神拉克希米、大地女神普黛维等,这些故事和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有关。这些印度教建筑元素,见证了泉州作为宋元中国最重要的国际港口在多元文化的汇聚、交流、融合和发展方面的丰富成果。

(三)罕见的建筑杰作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是楼阁式石塔建筑,是中国古代石塔的杰出代表。双塔是遵照宋代《营造法式》规制建造可登临的外壁筒体内带塔心柱结构的高层建筑,塔平面呈八角、采用丁顺砌体、塔身收分、门龛错位、塔心柱、塔顶收尖、三段式接柱等建筑手法。塔身上下内外飞檐翘脊,栌斗华、阑额楣枋,交相连接,其稳固性与抗震性能堪称典范。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发生强烈地震,城内外建筑几乎坍塌殆尽,而双塔仅有部分残损,整体结构完好。

东西塔有着巧妙的构思设计,在每一层及须弥座上,采用浮雕的方式,以佛陀的本生故事为主,把佛教义理、佛教人物等浓缩于双塔之中。塔身石雕艺术融合宋代绘画的技法,运用写实和写意的手法,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创造出巧夺天工的艺术造型,共有160尊栩栩如生的人物浮雕像,凝聚成一幅佛国缩影。20世纪20年代,德国人艾克和瑞士人戴密微合著的《刺桐双塔》一书,把这一雕刻群誉为“神奇的雕刻艺术”,并认为东西两塔是世界最大的石塔。

东西塔为花岗岩仿木斗结构,塔身布满佛教浮雕造像,其设计之科学、工程之巨大、雕刻之精绝传神,是古代石构建筑、石雕艺术中之瑰宝。

(四)珍贵的年代标尺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寺院建筑参照印度佛寺模式,以塔为中心,四周建有殿堂、僧舍,塔中供奉著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唐代以后,殿堂逐渐成为佛寺中的主要建筑,佛塔多建寺前、寺后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布局。开元寺双塔这样的东西塔院风格体现了佛寺布局变革早期的特征,具有珍贵的历史年代标本性价值。

宝箧印经塔,由五代时期吴越王钱弘创建,因塔的造型酷似藏经宝匣,故得名。泉州的密教建筑遗迹主要为宝箧印经塔、多宝塔、石经幢及造像等,以泉州府城所在地分布最为集中,呈现出以泉州为中心,向外逐步衰竭的分布规律,这一特征在宝箧印经塔的分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石造宝箧印经塔在国内基本集中分布于泉州区域,均为宋元所建,泉州区域以外仅福建漳州,广东潮州、东莞,浙江温州有少数分布。这些建筑遗迹共同构成了泉州宋代佛教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五)泉州寺僧的造桥功德

造桥被佛教认为是功德和福业。泉州僧人大量参与到桥梁的建设中,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洛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安平桥等著名桥梁就有僧人参与建设,尤其是南宋僧人道询,《泉州府志》载,“释道询……修造桥梁二百余所,捍海水为田不可胜计”。僧人在桥梁建设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一是懂得大型工程施工的技术,担任主导建设的专家;二是依靠作为宗教领袖的身份和擅长募捐的能力,为桥梁建设筹措资金。

结  语

南朝时,泉州舟楫已通域外。唐时,与广州、扬州、明州并称四大贸易港口。五代闽王王审知把发展海外贸易视为官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宋元二年(1087年),朝廷在泉州设置市舶司,泉州成为宋时海外来访使节往来的主要口岸。至元代,泉州海上贸易达到空前繁荣,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开元寺在元代合支院一百二十区为一寺之后,达到鼎盛阶段,《温陵开元寺志》中称之为“禅风远泊,衲子兢集……食常万指”,寺院僧人多达两千人,寺院实力可见一斑。

海外贸易的兴盛和多种文化的交融,形成了泉州极具包容性和开拓性的地方文化。开元寺为泉州佛教首寺,其规模格局、建筑形制,无不彰显了宋元时期泉州港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经济、文化实力。更独特的是,其建筑构件、装饰融合了佛教、古印度教文化特征,生动地体现了10-14世纪中外宗教与文化、建筑与艺术的交融。

作者单位: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

猜你喜欢

泉州佛教建筑
你要去泉州吗
佛教艺术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福建泉州推进与印度金奈建立友城关系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看中国·在浙江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
陈哲文(韩国)佛教题材作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