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工制作在七年级历史学习中的作用分析

2021-06-15张美菊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0期
关键词:手工制作七年级历史

张美菊

【摘要】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历史所涵盖的内容具有不可重复性。历史不像物理、化学等其它自然学科一样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重复和重演。所以,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历史知识的学习是相对抽象,也较难理解的。在抽象的历史教学中,引入手工制作,会对历史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淀,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精神和宗旨。

【关键词】手工制作;七年级;历史

在《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对历史课程的重要性有这样的描述:“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可是,历史又具有其独特性,它不可重复,不能靠直观感知。因此,对于从未接触历史课程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在《课程标准》中,对于如何学习好历史这门课程也给出了方法指导。“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所以,要想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些抽象的历史知识,正确分析史料,就需要依靠一定的辅助手段和工具。在众多的辅助手段和工具中,笔者认为手工制作的意义重大。

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历史课程,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在原始农业文明的特征理解和概括上存在较大困难,对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所使用的陶器及其艺术风格,经常混淆。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不断思考:在理解难度较大的课题面前,如何保持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笔者在讲授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学习与探究之一》(以下简称《破解彩陶之谜》)时,引入了手工制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给困惑中的笔者一个启发,在遵循历史学科特点、规律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手工制作无疑是教学中一个有效的资源。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是否可以让手工制作转变为学生学习抽象历史知识的“入趣点”,从而为历史教学服务?历史教学中,能否通过灵活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手工制作,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能否把手工制作中的实体体验和情感性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历史,更准确地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实践证明,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接下来,笔者将以《破解彩陶之谜》为例浅析手工制作在历史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手工制作的含义

笔者本文所指的手工制作不同于美术课上专门的制作,也有异于各种专业的手工制作,本文设所及的手工制作援引欧阳琳、朱艳所作《中学历史体验教学策略探究》一文中的概念,是指制作或模仿制作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建筑工程的模型或重复某些物品的生产过程。

二、课例介绍

(一)课文简介

《破解彩陶之谜》是一节活动课。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程设置之一,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而《破解彩陶之谜》这一课设计的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轻松地氛围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其间,学生要学会查找资料,对搜集来的图片资料进行观察;学会对比分析,为何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所使用的陶器风格迥异;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体验彩陶制作的过程,感受先民的智慧。在探究彩陶之谜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得以激发;同时,接触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技能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所面对的学生都是刚开始正式接触历史课程的学习,对于历史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这是教学顺利开展的有利资源。且七年级的学生是刚从小学升上来的,他们身上还有很多小学生的特性。通过展示一些陶器的图片,学生很容易对陶器的制作、形状、用途产生好奇心,而且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南海区的陶器生产享誉全国,南海区的学生通过参观南庄或南风古灶可以直观地近距离地了解陶器的生产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接触到很多陶器,且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参观等途径获得有关陶器多方面的信息。这为陶器的制作作了良好的铺垫。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可以要求學生在做陶器的时候,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因为有这些差异,学生制作出来的陶器才会多姿多彩,学生个体也才会不同的体验。

(三)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新石器时代关于彩陶和黑陶的历史知识;知道人形陶罐、小口尖底瓶、人面鱼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等是新石器时代彩陶的代表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观察法,知道观察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动手制作,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分组合作,课堂的展示与互动等环节,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彩陶之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感受先人的智慧;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加深对中华文明特征的理解。

(四)资源准备

资料准备:查阅相关的陶器知识和图片;

工具准备:硬纸片、黏土(可以用橡皮泥代替)、小刀、尺子、水彩、笔(彩笔、黑色签字笔)、白纸;

(五)实施方案

在确立了以上几个部分的准备工作后,笔者把活动课分成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初步认识活动课、了解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熟悉课文的相关内容,了解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教师向学生讲解有关陶器的相关知识,展示一系列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图片,并且向学生发问,引发同学的思考;布置相应的观察任务。

猜你喜欢

手工制作七年级历史
浅谈七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高职学前手工制作课程动手实践能力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
手工制作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设计(片段)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新历史
大班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创新教育研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