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个性化癌痛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1-06-11卢柳岑黄厚芳

医药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癌痛常规护理人员

卢柳岑,黄厚芳

(阳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广东 阳春 529600)

疼痛属于恶性肿瘤患者临床中最为典型的症状,又称其为“癌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还会降低其生存质量,加速其肿瘤疾病的持续恶化[1]。部分医学研究专家表示[2],个性化癌痛护理的应用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因此,本次研究中将针对这一结论进行研究,分析该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常规组女性:男性为20:25,年龄(51.23±3.25)岁,癌痛时间(3.65±0.23)d,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女性:男性=21:24;年龄(51.20±3.20)岁,癌痛时间(3.60±0.20)d,给予个性化癌痛护理方案。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经全部签署协议书;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包括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和癌痛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1)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2)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6分,或依从性较差的患者;(3)患有精神类疾病或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4)对于此次研究内容拒绝签字确认,或自愿退出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接受相关指标检查及对症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按照护理要求给予常规的疼痛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相关指标及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在患者出现疼痛程度加重的情况下给予药物镇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工作。

1.2.2实验组给予个性化癌痛护理 患者入院接受相关指标检查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接受个性化癌痛护理。(1)癌痛护理计划:由本院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主管组织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癌痛护理培训,要求所有护理人员掌握癌痛管理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步骤;之后结合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并根据其疼痛等级分工进行护理安排,由护理主管实施监督和指导,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癌痛护理内容:首先,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和安慰,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通过长时间的沟通交流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心理状态的干预,帮助其树立治愈的信心,积极向上的接受临床干预措施。其次,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对于评估等级中轻度疼痛的患者可采用听音乐、看视频等转移其疼痛注意力,减轻疼痛;对于疼痛等级较重的患者可以采取阶梯镇痛给药护理,例如:第一阶梯布洛芬、塞来昔布、阿司匹林;第二阶梯曲马多、洛芬待因、可待因;第三阶梯吗啡、芬太尼透皮贴、奥施康定、美施康定等;所有给药必须经过相关主治医生指导。最后,护理人员通过病房巡视的方式及时发现患者的疼痛及不良情绪状态反应,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进行指导,帮助其提高临床护理依从性和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3]: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效果越好。(2)疼痛程度[4]: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0~10分,得分较低的一组表示其疼痛程度改善效果越好。(3)生活质量[5]: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对90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健康状况、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数据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比。(4)护理满意度:利用本院自制问卷,不记名方式开展,满分100,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总体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s,分)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SAS SDS SAS评分 SDS常规组 45 50.15±4.06 49.25±3.88 42.86±3.06 41.35±2.56实验组 45 49.56±3.78 49.87±3.96 37.16±2.47 35.26±2.36 t 0.713 0.750 9.723 11.733 P 0.477 0.455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前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NRS评分低于常规组,SF-36 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NRS SF-36 NRS SF-36常规组 45 8.15±1.06 65.55±3.88 4.86±1.06 72.33±2.99实验组 45 8.26±0.78 65.77±3.99 1.16±0.47 85.66±3.11 t 0.561 0.265 21.406 20.727 P 0.576 0.792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临床中,针对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以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等方式为主,辅以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有效干预,以整体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6];而癌痛则属于临床中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作为患者的主观感受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体治疗效果以及护理依从性。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个性化癌痛护理干预后的结果表示:护理后实验组的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N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癌痛护理是针对癌症患者所采用的常见护理模式,其具有个性化、人性化、科学性,可以在临床护理中“以患者为中心”,由本院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该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患者入院接受癌痛程度评估后,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根据其评估结果进行心理安抚,树立治愈的信心,之后给予针对性的等级癌痛护理措施,减缓其疼痛程度,辅以日常病房的巡视,加强对癌症患者疼痛及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干预,帮助其提高临床护理依从性和配合度。

综上所述,临床中针对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而言,个性化癌痛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及认可度。

猜你喜欢

癌痛常规护理人员
常规之外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别受限于常规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