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效果分析

2021-06-11关宇磊王正辉

医药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偏曲鼻中隔鼻腔

关宇磊,王正辉

(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04)

(2西安航天总医院耳鼻喉科 陕西 西安 71010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近年来常见耳鼻喉科疾病;主要病因是过敏体质个体接触过敏原后机体发生的IgE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1-3]。AR临床症状主要有鼻塞、喷嚏、鼻痒、流清涕等,病程长、易反复;随着疾病发展还可能诱发鼻窦炎、嗅觉障碍、中耳炎、睡眠障碍等疾病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现部分AR患者合并鼻中隔偏曲,AR患者由于鼻腔长期处于炎性病理状态也会导致鼻解剖结构异常。因此,AR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临床多采用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案用于治疗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单纯药物组和药物手术联合组,每组5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AR伴鼻中隔偏曲,AR诊断标准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4],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有手术指征;年龄≥18岁;病程≥1年;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鼻部手术病史者;合并其他鼻部疾病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单纯药物组 采用药物治疗,枸地氯雷他定片(生产批号:H20090138,规格:8.8 mg/片)口服治疗,1次/d,8.8 mg/次;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生产批号:H20113481,规格:60掀/瓶),1次/d,每个鼻孔2喷/次;每次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前进行温0.9%氯化钠注射液(生产批号:201015181,规格:500 mL/瓶)鼻腔灌洗;共治疗8周。

1.2.2药物手术联合组 全麻或局麻下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内镜下进一步检查明确鼻中隔偏曲具体情况,对黏软骨膜进行切开、分离,同时对软骨和骨质进行分离切除,对鼻中隔进行矫正之后对黏膜进行复位;术后膨胀海绵填塞鼻腔并在术后48~72 h依据实际情况取出,取出后定期对鼻腔分泌物进行清理。药物治疗方案同单纯药物组,共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1)生活质量采用改良AR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RQLQ)进行评价[5],该量表分为症状、生活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总分0~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反比。(2)疗效评价标准[6]: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减少>65%为显效;患者25%<临床症状评分减少≤65%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药物手术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单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结果(±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结果(±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6个月 治疗后12个月 F P单纯药物组 71.36±8.49 32.36±5.01 30.26±3.95 783.8263 <0.05药物手术联合组 72.21±7.65 27.65±3.26 23.37±3.94 1425.5263<0.05 t 0.5516 5.8439 9.1588 - -P>0.05 <0.05 <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比较

药物手术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药物组,1年复发率低于单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比较[n(%)]

3.讨论

AR属机体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因为机体接触过敏原诱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疾病发生,临床对于单纯AR患者常采用药物治疗。氯雷他定是一种H1受体阻断剂,可有效抑制白三烯和组胺介导的变态反应,用于AR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糠酸莫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但对白三烯介导的炎性反应无效[7-8]。因此,常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中在鼻喷药物之前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腔可有效将鼻腔分泌物清理干净,更有利于药物直接作用鼻腔黏膜。

但对于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由于鼻中隔偏曲不仅会影响鼻腔通气,同时还因为鼻腔内结构改变增加了鼻黏膜接触过敏原的风险;因此,对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经过手术鼻腔内异常结构被矫正,使鼻腔可正常通气;同时手术过程对会破坏部分鼻内副交感神经,而鼻内很多副交感神经在鼻内变态反应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此类神经的破坏可降低鼻部对过敏原的敏感性,进而降低AR的发生和发展[9-10]。

综上所述,药物联合鼻内镜手术用于治疗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借鉴推广。但本次样本量较小,后续仍需加大样本,为该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提供更有利依据;另外,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把控适应证,避免手术不恰当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猜你喜欢

偏曲鼻中隔鼻腔
鼻腔需要冲洗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临床观察
238例鼻中隔偏曲手术的切口选择
鼻腔泪囊吻合术后鼻腔吻合口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