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著选读教学的逆向设计与思考

2021-06-08孙瑛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1期
关键词:逆向设计策略方法

孙瑛

[摘 要]古典名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统编教材在五年级下册编选了古典名著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要认真解读文本,并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采取逆向设计的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课堂上,重点从妙解难懂词句、品味经典场面、感悟人物形象、理清人物关系、汲取文化精髓、领会结构安排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沉入名著中,体会小说的思想及艺术魅力,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感染。

[关键词]名著选读;逆向设计;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1-0017-03

统编教材课文的选编特别强调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同时还适当兼顾时代性;教材选文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强调“一课一得”,回归守正立场。其中,有一类文章比较特别,即“名著选读”类,它明确要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因此,激发兴趣、传授方法、自主阅读,是“名著选读”类课文教学的方向。通过这些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更加重视阅读实践,努力实现课标所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要求。鉴于编者意图、学生的兴趣以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们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要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达成方法的渗透、兴趣的激发,使学生愿意也善于在课后去阅读这些古典名著的目标。本篇就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逆向设计的科学性依据

“如果目的地未定,那怎么走都行,但不知道会走向何方;如果目的地已定,就会朝这个方向行走,很快就会到达。”这是逆向设计理念给出的一句话。和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一样,教育领域的设计师(即教师)要考虑自己的受众,考虑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最终都取决于学生对预期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因此设计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教学效率。任何行业都要受到标准的指导和约束。教师作为设计师也要受到一定标准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以任何方式讲授任意主题内容,而必须要有目的、有依据。

好的教学设计,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知识技能,而且是以目标及其潜在的价值为导向,使学生进行更全面、更具体的学习。因此,在教学活动之前,我们要努力思考古典名著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怎么评价的问题。只有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关注学生的学,才能专注于实现这些结果的内容、方法、策略、活动等,才有可能产生适合的教学行为。“以终为始”是最好的设计。我们要从学习结果开始进行思考,展开课堂教学设计。

二、教学策略的方法与思考

(一)妙解难懂词句

四大名著的语言是半文半白的。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地方的确有难度,尤其是有文言色彩的字词句等。这类字词句要理解到什么程度?理解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快速领会而又不影响阅读呢?这些问题值得教师思考。请看下面《红楼春趣》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词语:

窗屉子、敞地下、放晦气、搬高凳……(有规律,轻声词儿)

紫鹃 探春 宝钗 黛玉 袭人 李纨……(人物名)

籰子 豁剌剌 睃眼 促狭 忌讳 齐整……(比较晦涩难懂)

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首先,让学生读准确、读通顺。

其次,让学生读明白、读出情感。引导学生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人物讲述相应的故事、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近义词猜测、古今义比较等方法来理解以上词语。

其三,让学生把词语放入相应的句子里,读出自己的感觉。

最后,让学生再读全文,找一找类似的词语,采用刚才的方法进行解释,并談自己的感悟。先小组分工搜集并汇总,然后合作解决,最后进行汇报交流。

此则案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一些词语,并由此辐射到句段,直至串起整篇文章,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对此目标,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课堂上对词语的品味、句段的朗读、合作寻找并理解其他词语的过程等整体的表现。因此,在设计教学时紧扣独特的词语,进行分类,让学生找到规律,并给予不同的方法指导,这样便于放手学生自学汇报,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二)品味经典场面

古典名著有很多的经典场面描写。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故事情节的推动、环境气氛的渲染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古典名著重要的表现艺术之一。如,《景阳冈》一文有这样一段描写: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教学这一段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经典的场面描写。具体可引导学生这样展开学习。

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一是大虫用了哪几招?(一扑一掀一剪)二是武松如何还击?(一闪一躲一闪)三是为何作者不一次性写完,非要写三次?四是“一闪”反复出现,不显得啰唆乏味吗?

其次,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让他们观看视频片段,然后合作表演。

其三,让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妙处,读出人物形象,读出情节的紧张,读出经典的味道。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文中有很多这样精彩的画面,请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体会经典场面描写的作用。

这则案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经典场面的品味、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画面的张力、人物的形象、情节的紧张,从而体会到名著的魅力,激起想读下去的欲望。对此目标,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对重要画面的评析和感悟,读、说、演呈现的过程。设计教学时,就要紧扣每一幅完整却又独立的画面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并逐步放手,实现教学目的。

(三)感悟人物形象

古典名著的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给人的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这源于作者的人物塑造、巧妙的描写。这是吸引学生阅读并愿意去模仿着写的重要方面。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被称为‘智绝,古今贤相第一奇人。请你读文章6~9小节,找出诸葛亮的言、行、心理、神态描写的语段,进行批注分析,尝试提炼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

其次,让学生紧扣人物言行举止的描写进行分析、朗读。

其三,让学生迅速找一找关于周瑜的描写,思考作者为何也花不少的笔墨写周瑜。

最后,教师出示写诸葛亮的成语和《出师表》的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体会。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了解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读懂草船借箭的故事,使学生自觉阅读《三国演义》。从人物描写到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抓住具体的内容进行品评,关注了表达方式,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

(四)理清人物关系

如果说人物形象是诱发学生深入阅读的点,那么人物关系更具有复杂性,是诱发学生深入探讨的面。古典名著的人物众多且相互关联,梳理整本书的人物关系并不容易,但可通过一个个章节进行梳理。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很有价值。如,教学《红楼春趣》一文时,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梳理。

首先,让学生浏览课文,圈出文中出场的人物。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再好好读一读,思考能否给人物进行分类。

其三,提出问题:“你从哪里读出谁是主子?又从哪些地方看出谁是丫鬟?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来证实。”

最后,让学生思考人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并小组合作绘制简易的人物关系图。

這就像个小课题,先通过阅读文字揣摩人物言行、性格、外貌来厘清人物的身份,再读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立体的人物关系图。这样,一篇文章所承载的内容就基本都被呈现出来,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被激发起来了。

(五)汲取文化精髓

一般来说,名著的主题思想比较鲜明,它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的读者所称道,并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但是,同一部作品,不同时期的人们会有不同的解读。学生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时,写些评论、笔记、读后感等,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汲取文化精髓。如,教学《猴王出世》一文时,可这样引导学生阅读。

首先,提出问题:“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如何成为猴王的?”

其次,引导学生思考:“有评论家认为:石猴是一个集猴、人、神于一体的综合体形象。对此,你怎么看?请到文中找依据、做点评,为即将的辩论做好准备。”

其三,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辩论。要求每一次辩论不能空谈,都要用文中的内容来支撑。

最后,要求学生对课文描写的从石猴到猴王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加上自己的点评,写一写自己的理解、感受。

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评论、提炼主题,加深拓宽了学生对人物的全面认知,领会文化的精髓,并尝试去练笔运用,这就是本课的主要目的。由此生发的内容整合、形象辩论、主题提炼和方法总结等,使学生深入文本,获得属于自己的认知。

(五)领会结构安排

古典名著巧妙的结构安排、情节的一波三折、环境气氛的烘托,生动演绎了“无巧不成书”的含义。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领会其结构艺术。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想一想:

《草船借箭》中,作者为何写周瑜与诸葛亮三次对话,诸葛亮提出“三天”完成任务?

《景阳冈》中,店小二为何三次阻挠武松饮酒,三次奉劝武松当日不要上冈?又为何写武松与大虫大战三个回合?

《猴王出世》中,面对水帘洞,为何写了众猴与石猴的三次对话后,方进入洞中?

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些问题,体会古典小说在结构安排上的共同点以及这样安排的主要原因。这样教学,旨在通过对结构安排的分析来判断作者的意图,了解这样安排的重要作用,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做铺垫。追问式的策略,思维含量大,使学生主动去思考、研究,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是极好的阅读方法。

(六)明了逻辑魅力

读小说名著总有一种想一口气读完的念头,欲罢不能。为什么呢?除了小说有上述很多特点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存在着看似无关实则有着严密的逻辑推理,缺掉哪一环都可能会影响故事发展的进程。如,教学《景阳冈》一文,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其情节的逻辑性。

首先,让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以下几件事:喝酒—()—( )—()。

其次,想一想这几件事分别在哪几小节,读一读,尝试分开进行复述。

其三,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故事练习复述,推荐上台表演,大家进行点评。

其四,让学生观看看视频,以加深印象。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最主要的地方是武松打虎的片段,非常精彩,将武艺高强的武松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为何还写前面喝酒、上冈的内容?再好好读读酒家与武松的对话,是不是有点多、有点碎?你觉得可否删去其中的一些,为什么? ”

经过研究,学生发现都不能删去,因为几个故事之间是有逻辑性的,有因果关系的,对话内容亦是层层递进的,不断推动故事前进的。

此则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寻求故事之间的关系、对话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悟到名著的逻辑魅力,并能引起新的思考。

经典文本,尤其是名著节选,哪怕是一个片段,其内容也是相当丰富,教师要认真详细地进行解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初步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由于名著的篇幅都较长,所以目标要有针对性、侧重性,不能面面俱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深刻,教师才能教得明白!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逆向设计策略方法
基于OBE的逆向设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置换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逆向设计在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