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科书“单元作业设计”的阐释与操作解析

2021-06-08刘歆卢何捷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1期
关键词:单元作业统编教材

刘歆卢 何捷

[摘 要]统编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教学整体、教学单位。因此,教师不但要对单元课文进行整体教学,而且要对单元作业进行整体设计,以促进单元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在单元作业设计前,教师要掌握理论依据,如相关文件、课标等;要细心研读教材,理解单元内各个知识点、结构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要进行全面统筹,精心设计各种语文能力、语文技能、语文思维所占的比例。一份高质量的作业应是结构科学、题型丰富的,应该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科学的、高质量的作业要对其信度、效度及难度系数进行监测,通过前后对比进行改进,这样才能使单元作业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单元作业;统编教材;设计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1-0001-06

什么是单元作业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以统编教科书中完整的一个单元为基本单位,针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能力训練点,结合学情以及学习的需要而展开的作业设计。系统的作业设计不是随意出几道练习题,而是对整个单元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考虑后,针对学业质量提升而进行的检测与评定。作业设计是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的全新形式,是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全新路径。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与教科书的单元统合的编撰理念相契合,成为教师教学的又一全新探索领域。

单元作业与单元测试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作业重在过程,讲究伴随着完成作业这一实践活动的过程体验,意在学习结果的巩固、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单元测试更侧重于学习结果的检测。下面我们以福州市仓山实验小学刘歆卢团队设计的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以下简称“本案”)为例,详细解读一份单元作业设计应涵盖的内容。

设计一份单元作业,提供给学生端的内容包括:完成作业的时间、作业题、材料包等;教师端需要设计的有双向细目表、作业参考答案等。

一、设计的前期准备

(一)寻找理论依据

教师设计前,应充分解读教科书,特别是对要设计的单元内容进行精细的准备。具体包括核准设计的理念、解读好整个单元、思考好作业设计的板块、确定好双向细目表。以本案为例,单元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有四项。

首先是要参照重要的文件精神。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在近期颁布的文件,要吃透精神,认真贯彻。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对作业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文件指示我们,既要确保基础性,又要体现实践探索性,还要注重学科属性,紧贴学生实际,展开高质量的设计。其次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课标》将语文课程界定为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意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阅读思考,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标。其三是统编教科书的编排特点。单元作业设计要准确把握统编教科书“双线”编排的特点,涉及教科书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快乐读书吧”等单元教学内容,让作业更有贴合感。其四是学习的相关理论。如,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体系以及国际阅读素养测试的基本理念等。这些理论让单元作业设计更加科学、规范、精准。

(二)精细研读教材

有了设计理念,接下来就要深入研读教材。本单元围绕“自然奥秘、科学技术”这一人文主题编排,有两个学习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单元内容系统如下(表一)。

统编教科书为学生设计了不少的助学系统。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提问”和“解决问题”,都能借助助学系统完成。例如,三篇课文的课后都有“提问题并解决”的要求,《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也总结了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这是对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过的提问策略的巩固和提升。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的学习细化目标可以分为三类。其一,基础知识目标。认识本单元43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5个词语;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严谨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并尝试运用查资料等方法了解相关内容。其二,基本能力目标。能讲述新闻,准确传达信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三,习惯素养目标。产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全面统筹考虑

基于理论与教材内容,设计本案的双向细目表(表二),目的是确保设计的完整性、科学性与系统性。

读表可知,本案设计共分“表达与交流”“积累与运用”“阅读与欣赏”3个模块,共计26道作业。涉及的知识点、能力点有倾听、口头表达、字音、字形辨析、词语理解运用、表达方法掌握、文学常识积累、信息检索及处理等能力,全面覆盖本单元的内容。设计的材料选自央视新闻网、单元课文、出版图书、学生习作,主客观题兼容,原创题为百分之百。练习包含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新这六个思维层次,完全服务于学生素养的成长。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作业设计的规范性。设计之初进行了难度预估,完成后补充了实测难度系数。一张表,让设计者自己看清单元作业的全貌。可以预想,这样的单元作业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不至于厚此薄彼、顾此失彼,能实现全面发展、综合提升的目标。

二、设计的实例分析

下面选取本案几道典型作业,予以分析说明。

(一)听新闻

图一为作业的第一道——听新闻。为增强情境体验,设计时撰写了导语,对“怎样做”给予说明。导语写道:“欢迎来到火箭发射指挥控制中心。运载火箭已经准备就绪,请扫描右侧二维码,听录音,明确本次发射任务,注入超能推进剂。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助推器点火,发射!”随即让学生借助选择题来判断“这则新闻来源于哪里?”“哪一项不是新闻的内容?”同时要求“听完这则新闻,你有什么看法?请你说给家人听”。最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课标》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本题依据这一理念,选择当时处于最热点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并进行作业设计。同时,听新闻也成为本单元口语交际《说新闻》的强化延伸训练。扫码听新闻既训练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作业时与网络的互动性。要求听后准确捕捉新闻的来源及内容,同时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理解、分析、运用、评价等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二)阅读理解

设计的第一道阅读理解作业,节选自卢锡嘉主编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为什么烧肉不加盐就不鲜》。设计了这两道主观题:一是“读了文章,你想提什么问题,并在评价栏上判断提出问题的角度”,二是“查找资料的渠道很多,有图书文献、网络电视、报纸杂志、请教他人……你最常用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同时,有一道判断选择题——“选择和使用资料,也是一门学问。下面哪一项资料,不能帮我们解决‘盐是百味之王这个问题?”(图二)此外,还安排了一道真实的实践题——“把你的答案分享到咱们班级QQ群吧!”最后是阅读链接——“读一读叶永烈爷爷写的《十万个为什么》,相信你能得到更多收获!”本单元阅读学习的目标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本单元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问策略的承接单元。本题设计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结合文本,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再让他们结合“交流平台”的要求,依据日常生活、课文所学和所提供的材料,说明自己日常查找资料途径的原因。这样,巩固对提问角度的判断,学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自我评价,让能力平稳着陆。在文章的选材上,考虑到第二学段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未选择篇幅过长的文章;题材上,紧扣单元主题,内容十分新颖有趣,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最后的资料分享与阅读链接的设计上,利用班级QQ群分享资料的形式,创设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阅读链接部分推荐了叶永烈的《十万个为什么》,让整个阅读模块形成一个“闭环”模式。希望借助这一完整的阅读模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享收获的能力。

第二篇阅读材料《黄河象》是四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新鲜感,又有亲近感。设计的作业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信息检索、分析、运用的方法。通过练习,学生能用语言文字呈现自己的认知层次,整合文本解决问题。不同的是,比前面出现的检索要求有所提升,看似这些语句都来源于文本,但有的做了改变,有的故意断章取义,学生需要在检索后理解分析再运用。同时,题目以选择的方式,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以抵达第二学段的学习目标。

(三)习作

本次习作设计最大的特点是极为注重过程性。从命题出示到最后完成,设计了分解式的练习,陪伴学生逐步完成练习任务的过程。首先提出要求——“世界上有些奇妙的发明,它的存在让人感到意外、新奇。它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学习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尝试把它的样子写下来吧。比一比,谁的想象更丰富,谁的内容更生动。”命题的表述完整,具有作业的提示性和指导性。其次,模拟教材中人物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构思,如“介绍一种事物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可以写它的样子、材质、种类、功能、使用方法……”“是呀,这样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它。那我们怎样才能把事物介绍得更清楚呢?”对话伴随着学生的写前构思。其三,展示习作片段作为例文,并对其进行批注解读。其四,在“小试牛刀”部分,分段提出习作要求:“一开始,亮出你心目中魔法书的特点”“ 接着,写这本书的大小、形状” “还有想到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写下来。”每列出一个要求,就安排一次片段练习,串联完成起草。其五,提出“把自己寫的内容读几遍,然后将各个部分内容按次序摘录在下面,组合成一段连贯、通顺的话。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如果你愿意也可以配上修改符号”的要求,同时还列出了“修订清单”,让学生对照完成。(如图三)本单元教材习作题目为《我的奇思妙想》,要求学生用说明文的方式展开想象习作。本道题则比较灵活地有层次性地指导学生学习想象说明文的习作顺序和表达方法,给予学生阶梯式的练习。从回顾旧知到例文阅读,从可视化的例文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解析到实际操作,从段落到篇章训练,从习作到分享评价,体现了从扶到放的过程。清晰的目标能增强学生的习作自信心,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三、设计的特色解读

纵观本案设计,具有以下两大特色。而这样特色也将成为未来设计作业所需要考虑的要素。

(一)结构科学,题型丰富

“积累与运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三大模块体现了第二单元的训练重点,涵盖了单元课文学习内容与基础知识。整份作业的结构体现了知识、能力、素养的三维目标的融合。丰富的题型让作业面貌一新。首先,设计运用了全新的情境性。作业设计以单元科技主题为线索,创设“长征5号”的发射为作业四大闯关情境——“点火”“储能”“探测”“遨游”。这四个环节前后衔接,一脉相承。同时,版面配图设计也凸显科技风格,如开篇导语的宇航员、小贴士栏的Wi-Fi信号图、评价栏的火箭等都与之呼应,相得益彰。无声的情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给他们营造愉悦的练习氛围。其次,设计具有新颖的时代性。设计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选取的新闻具有时代感;链接阅读叶永烈创作的《十万个为什么》,既与本单元人文主题相符,又表达对离世的叶永烈先生的怀念。同时,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作业中,如扫二维码听新闻、QQ 群分享等,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作业新模式。第三,设计启动了新型的功能。在作业前有助学小贴士,图文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方法引领;作业后每个模块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栏,分别从听、说、读、写、书等方面凸显自我评价功能,科学评价。助学与指导巧妙融合,实践了基于任务的学习设计及其运用,具有高效的辅助功能。

(二)选题用心,以生为本

作业的设计要依据校情、学情而定。本作业适用于福建省“省级达标校”。依据该校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智能手机使用率达100%的特点,设计中大胆地让学生采集互联网信息,促进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学校地处福州市,学生方言中常出现“l r”不分现象严重,前后鼻音混淆。作业也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设计作业最重要的是针对性,予以梯度的区分。值得一提的是,阅读题呈现出思维梯度的爬升。如,“阅读与欣赏”模块的两篇选文,第一篇侧重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篇则侧重内容理解、推测依据、用词表达等。“习作”模块从回顾旧知到例文阅读,从可视化的例文到实际操作,从段落到篇章安排,从习作到分享评价,阶梯式的设计,体现了从扶到放的学习过程。

四、设计的后续分析与改进

单元作业设计,并不是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锤定音,而是要不断改进、不断调整,让作业设计更科学,为下次设计做准备。

(一)对比改进

本单元作业题目100%原创,摒弃了以往那种支离破碎的分析、单调枯燥的考察,题目表述和指向明确、清晰、直接,确保题目的规范性。设计后让学生进行实际完成,并通过多维分析,不断改进。第一是题量调整。如,最开始设计共28题,其中选择为21题,非选择7题(含习作)。考虑到主观题、书写题的比例偏低,调整为26题,选择19题,非选择7题(含习作)。第二是降低难度。如,第4题“看拼音写词语”原有8个词语,后调整为6个;原第5题“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答案选项从8个减少至4个,降低难度系数。第三为题型改进。如,《黄河象》阅读题(第25题),原题为:“下列最适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哪一个? A.化石 B.黄河象 C.化石的形成 D.考古工作者的推想。”在学生完成中,我们发现答题选项会误导学生,且此题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不大,故调整为主观书写题:“有读者认为‘黄河象作为题目不太合适,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调整后的主观作答,考察的是思维能力层级中的质疑创新能力,要求有所提升。调整后的整体难度系数约0.66,难易适中;鉴别力为0.46,能比较科学區分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系数测定

一套优质的作业,正式发布之前,是需要测试信度、效度、区分度的。我们在这套作业发布之后,做了测试,以反观设计的实效性,为下一次设计做好准备。

本次作业的知识维度上,主要关注汉字拼音、词句、文学常识、古诗文、表达修辞、现代文阅读、习作等学习与运用;在技能上,关注了学生体会、领悟、运用、表达、解释、推断、总结技能;在能力倾向上,关注了语言理解、社会认知、词语运用、合情推理能力;在思维倾向上,关注了分析型思维、实用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各个知识点的测定考察率占比如图四所示。

经过分析可知,本次作业中对知识维度是极为重视的。其中对习作的关注占30%,现代文阅读占33%,可见,四年级的知识重点在现代文阅读中,结合学习对读写基础知识的建构是学习的主要任务。同时,作业也提倡对古诗词、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积累,符合第二学段学习的要求。从技能维度上说,占比最大的是理解性的技能,其次是应用性的技能,这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指导相吻合,也符合《课标》第二阶段的目标要求。从能力维度看,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成为关键,因为这是中年级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最后,从思维发展上看,分析性思维占据48%,实用性思维占据34%,都体现了第二阶段的学习总特征。而创造性思维占据18%,则有待于在第三阶段学习中花更多力气培养。

我们还收集了相关的测量数据。针对这份作业设计,做了难度系数和鉴别力测定。本设计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设计分值P(难度系数)有一定科学比例,整体难度适中。鉴别力是指测试题目对考生知识掌握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本套设计能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如图五)我们还做了信度与效度测定。信度与效度是衡量测量工具的指标。抽取省级示范校四年级全年级学生作为测定对象,取样人数272人,由家长监督完成答题,多位教师共同评价。本份作业实践可信且有效,整体信度比高。(见图六)本套设计整体信度为0.87,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所有的测定数据都将作为下一次测试的依据与参考,这样让作业设计越来越趋于科学与规范,在提升学生能力、助推学生学习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单元作业设计工作量大,在常态设计中无法达成。本文详细列出过程,做出解释,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样本,清晰地呈现单元作业设计的全过程。希望这样的精细化示范能为常态的作业设计带来更多的借鉴和启发。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单元作业统编教材
基于学科能力导向的“酸和碱”单元作业设计
浅议单元作业的有效设计
中学数学单元作业与试卷的整体设计策略研究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