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1-06-07朱月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率

朱月鹏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疾病能够通过手术得到治愈。然而手术属于有创操作,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加之很多患者对手术相关情况不了解,对其治疗效果、安全性存在一定的疑虑,因此面对手术时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阻碍手术进展,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1,2]。所以,有必要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使其更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预后。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部分手术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取得了更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纳入研究,以随机原则对患者实施分组,分成各包含3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包括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46.8±4.3)岁,手术类型包括普外科手术、骨科手术、妇产科手术。对照组中,包括1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4-67岁,平均(46.7±4.5)岁,手术类型同观察组。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对比结果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术前访视。手术前1d,护理人员要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对其身体情况、心理状态、检查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评估手术风险性,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条件。因缺乏对手术相关情况的了解,患者通常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担忧、焦虑、恐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访视时,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手术相关知识的讲解,并将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提高患者认识,减轻其不必要的担忧[3];同时,要指导患者放松情绪,教给患者调节情绪的方法,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以平稳的心态面对手术。(2)术中配合。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到患者后,要对患者的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向病房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确保患者可以行手术治疗。对手术室的温湿度进行调节,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4]。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始终陪伴在患者身边,安慰、鼓励患者,增强患者信心,缓解其不良情绪,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耐心的解答,减轻患者的疑虑。术中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给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5]。整个护理操作过程中都要严格无菌,对手术器械、物品等进行认真清点,准确掌握手术进展,熟悉手术流程,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及时清理术区的血迹、消毒液等,护送患者回病房,将手术相关情况告知病房护理人员,着重强调注意事项[6]。做好术后随访工作,向患者或其家属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指导患者术后康复及保健知识。

1.3 观察指标

(1)焦虑、抑郁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进行评估,分数越低焦虑、抑郁程度越好。(2)并发症发生情况。(3)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术前准备、护理质量、护患沟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研究所得包括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前者的表示方法为±s,后者的表示方法为%,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存在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以上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对比组间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0 60.47±3.34 32.24±2.57 59.78±3.64 30.66±2.25对照组 30 60.13±3.01 48.67±2.33 59.86±3.21 46.65±2.47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仅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疼痛;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其中有2例出现切口疼痛,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有腹痛腹胀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组间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67±2.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9±2.47)分,对比组间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护理仅按照常规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关注的是疾病本身,而没有切实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因而效果并不理想。而优质护理是临床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其更具规范化、全面化、人性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能够切实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且能够更好地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7,8]。本次研究中,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本院收治的部分手术患者(观察组)中,而对另一部分手术患者(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证实了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大价值。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