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跨媒介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

2021-06-06岳建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站媒介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究其原因是阅读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大,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结合新课程新理念,打造不一样的阅读教学模式。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跨媒介元素的兴起,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思想,指引着广大教师将跨媒介元素融入阅读教学之中,以打造更开放性、更多元性、更深层次的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模式,从而能为学生成长提供平台,让学生能在丰富资源的引领之下完成自主阅读,在不设限制阅读平台的打造之下进行交流碰撞,在阅读媒介相互融合的背景之下完成阅读能力的提升。

2017年新课程标准提出全新概念: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中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引起了业界学者的高度重视,随之而来便是大批语文教师将其引入语文教学之中,而高中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打造跨媒介教学模式就必须理清何为跨媒介。“媒介”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包括储存信息和传播信息两层意思,既包括传递信息的工具,也包括储存信息的工具。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的“跨媒介”可理解为那些帮助学生阅读交流,具有传播信息功能的物质。但这些跨媒介有别于传统的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其强调一个“新”字,即敏锐性地引入了现代新兴技术、电脑、手机、互联网等。由此,便决定了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突出阅读的时代性、灵动性、选择性、科技性,以真正发挥跨媒介的有效作用,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探索语文跨媒介教学的新模式、新途径。

一、利用电话基站信号全覆盖来进行跨媒介教学的调频同步

电话基站信号能搭建平台,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信息引入,以此使得整个课堂由传统的纸质课堂走向现代的信息全覆盖课堂,学生在基站范围内能够搜索到课本上没有的信息,以实现课堂资源的丰富,让其随基站信号同频、同步。此外,电话基站信号能实时发送信息,所有的信息都处于整装待发状态,只要学生有所需求就能立马通过手机搜索同步信息,从而增加了整个高中语文阅读的便捷性。最后,基站信号还能通过连接学生、教师,打造课堂、生活一体化学习场所,使得高中生的阅读不仅仅只限于四十分钟的课堂之上,一书、一笔之中,而是能存在动态化的课堂之中、课堂之外。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只能基于教材中的诗句引领学生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李诗的艺术特色,学习其诗歌的表现手法,这种阅读教学使得整个阅读课堂太过局限、太过抽象,由此无疑无法放飞学生想象,让其去接触更宽阔的阅读天地。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便可借助跨媒介元素之电话基站信号,让学生在阅读之前通过电话基站信号搜索关于此诗的所有阅读相关信息,并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信息在课前进行分享,以此留给学生平台,让学生在课后去接触李白写此诗的背景;接触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不仅仅可以停留在纸面阅读之上,还可通过基站信号去接触图片、动态视频等形象资源,以此真正使得整个阅读课堂不再局限于几平方米以内。基站信号还能为教师课堂所用,教师为引领学生理解李白复杂的思想:儒、道、侠,便可借助电话基站信号,引领学生对“李白入世思想、出世思想、任侠思想”进行全网搜索,为自己理解提供支撑,即让学生有更多的途径可以搜寻答案,理解抽象的文字,改变以往只能限于教材之中的阅读形式。

二、以媒传媒,利用无限传递的方式实现媒介教学的实时同步

跨媒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强调一个“跨”,所有能实现跨的要素都能为学生阅读学习所用,而这些不同的要素之间亦可通过平台搭建一起,实现以媒传媒,从而为学生呈现不设限制的阅读天空,让学生的阅读更加跨媒介。同时,也能使学生之间拥有交流互助的机会,如不同学生之间可以基于多媒体接触到实时的阅读资源,再通过手机、网页等软件分享思想,以打造一个相互碰撞、相互成长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不断交流中改变以往的单一化阅读,在交流分享之中完成更深层次的阅读,进而使得跨媒介阅读方式的无限化能够发挥到极致。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内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本篇文章讲述了如何在特定环境和场合之中以特定的身份表达出正确的话语,但对于高中生而言很难追溯到马克思墓前的场景,所以很难理解当时应该以怎样的身份进行讲话,也很难明白要怎样用词才算精准,才能表达出思想内容和情感。如此,教师就可实现手机和多媒体的融合,实现以媒传媒,让媒介教学更加广阔、有效率。高中语文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之前,首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还原当时马克思墓前的情景,让学生对情景形成自己的想法,随后便可引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手机发挥互联网的有效作用,搜寻如何在墓前致词,一步步引导让学生明白说话要分场合,要根据自己的身份而定,以此不断打造具有情境性的阅读课堂,使得学生的阅读不再单一化。同时,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讨论环节的有效作用,让学生基于手机这一媒介,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输出,让学生在交流之中产生思想的碰撞,以推动阅读由浅显化走向深层次化,由单一化走向跨媒介化。

三、在生物学基础上实现跨媒介教学模式的共存共生

跨媒介阅读方式之所以能够多元化,在于其媒介的多元化,由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之时必须基于生物学原理实现这些跨媒介元素的共存共生。如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时分析每一种元素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之上推进这些元素的融合与分离,使其能够和谐共生。例如,手机与多媒体融合能够为学生呈现更加广阔、自由的阅读环境,但这也需要教师以“度”为界限,切勿让手机和多媒体在跨媒介阅读课堂之上喧宾夺主。再如网页和互联网存在同质性,但形式上特点各异,由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之上,教师要基于阅读特点选择一种媒介呈现动态与静态的融合阅读课堂,以打造“高参与、自主性、多样化、便捷”的跨媒介教学模式,如此便不需要将两种形式同时运用于课堂之上,阻碍学生深层次交流与评价。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时,教师可巧妙应用媒介元素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原因在于手机这一媒介的引入会让学生在应接不暇之中无法深层次理解文章以景显情、以情驾景的写作手法,无法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情感。在实际操作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这一载体的交互性打造融合的阅读课堂,以精美的课件制作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至课堂。随后,为引领学生细品文章,体会到文章之中情景具有散文特色,教师便可基于互联网技术呈现动态视频,以打造情景交融的课堂,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之中通过细品完成情感的把握,以此教学才能推动跨媒介元素与阅读课堂的和谐共生,推动不同跨媒介要素发挥其真正效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也在与时俱进,由此给阅读天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借助高中语文课堂这一平台为学生呈现更优化的学习天空,让学生能够更快成长,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之时有效地借助跨媒介元素,以打造跨媒介阅读模式,使得学生在不设限制之中阅读和交流,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如此也加强了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性,真正地使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深层次性,以此才能步步推动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之中产生新思想,提升表达能力,并拥有适应未来生活挑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银夫.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跨媒介阅读的具体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1):20-22.

[2]秦开颜.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的探讨[J].课外语文,2020(33):42-43.

[3]周健.任務设计应落实语文教学的基点——以“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08):12-15.

[4]刘路.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及其实施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5]王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运用探究[J].新课程(下),2019(03):24.

岳建萍,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基站媒介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可恶的“伪基站”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基站辐射之争亟待科学家发声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