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2021-06-06毛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具性自主性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进行反思来推动教学的正常运行,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好相关的语文知识内容,实现自身的发展。教学反思的主要含义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一定的调整,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方法,积累经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不能过于急躁,要采取科学合理且符合教学目标的方法来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要相统一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而认识到的一个有效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保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之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不是忽略掉人文性就是忽略掉工具性,事实上这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教师既要利用工具更好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又要在语文教学中蕴含人文的属性,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出语文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促进自身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在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性时也不能忘记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的训练,教师要通过训练来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统一学生学习的人文性及专业基础的技能,帮助学生有效促进自身的发展。工具性和人文性做到有效的统一才能使语文教学活动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使教师的教学质量获得进步。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教师在进行《春》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电子屏幕这个工具来为学生展示有关春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之后教师再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解有关春的含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巧,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帮助学生在人文性上取得更大的进步。由此可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的统一起来会很好地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

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而认识到的一个有效教学策略中就包含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这个问题。如果在教学中一味由教师进行讲授,那么学生就会由于内容的枯燥而降低对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只有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实践中,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更好保证语文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需要提高课堂的灵活性,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教学,将主要的时间教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给予学生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只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教师减少讲授的机会不仅不会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还会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进行学习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整体的组织,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带来的优势,锻炼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认识到了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融合教师的主导作用,推动学生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更好进行语文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要得到同样的重视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而认识到的另一个有效教学策略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要得到同样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他们交流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推动学生自身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代表不重视学生个人思维的发展,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只有在通过独立思考而获取了一定的知识以后再进行共同探讨才能真正实现小组合作的作用。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独立进行思考的同时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教师在进行《济南的冬天》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且把小组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让每一个人都负责对应的部分,让学生能够产生一定的责任感,从而愿意更加主动的进行思考,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思维自主发展之后再一起对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更好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了保障,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进步,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也收获了更大的进步。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要得到同样的重视。

四、应提倡探究式学习

對于初中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而认识到了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探究式学习主要应用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我的思考与研究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思维的活动中可以选取更为多样化的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深入理解所学文章的内容,更加积极主动进行语文知识的吸收,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提倡探究式学习并不意味着随意探究,教师需要适当的进行指导,让学生正确地进行思考。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里的内容来进行多元化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提升自身多方面的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教师在进行《秋天的怀念》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采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先让学生阅读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作者为什么怀念秋天?第二个是作者怀念秋天怀念的是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来让学生自己探究而获得答案。这种方式可以更好锻炼学生,学生在探究中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升了自身的能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也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倡导探究式学习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五、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而认识到的一个有效教学策略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来维系正常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过于严肃,也不能讽刺学生或对学生进行体罚,对于那些做错事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改正自身的错误,同时帮助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推动学生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课后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不再对教师产生惧怕的心情,而是愿意更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效果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想法言听计从,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语文知识,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是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而总结出的一个高效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让语文教学变得更为容易,还能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一定的热情,从而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的教学效果与质量也受到了相应的保障。总体来看,教师把握好师生关系可以更好为教学活动提供便利,提升自身的教学技巧,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根据个人研究与实践,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更好利用反思来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种有效方法。通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要得到同样的重视;提倡探究式学习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几种相关策略,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掌握了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容,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进步,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获得了显著提升。由此可见,教师只有不断的反思与提升自我,才能更好推动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晶.基于“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探索[N].六盘水日报,2020-10-27(008).

[2]郑尚泽.新时代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刍议(上)——“学习+反思”做新学问[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20,17(03):42-46.

[3]孔明义.反思性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8):94-95.

[4]周新桂.关于语文教学目标定位的历史反思[J].中学语文,2020(27):83-85.

[5]贺瑜.通识教育中经典文本教学方法反思——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0(09):32-33.

[6]周小艳.“立德树人”视野下语文“美善互养”教学实践[J].教书育人,2020(26):62-63.

毛莉,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工具性自主性教学效果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