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书香校园,传承中华文明

2021-06-06陈真海郭海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书香营造书籍

陈真海 郭海燕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把自己的知识收获渠道集中在互联网上,而对传统书籍的关注却越来愈少。尽管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可上网娱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书籍却是我们人类发展的阶梯,学校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三观形成十分重要。我国丰富的精神财富,大都是以书的形式继承下去的,这些都是互联网无法给予学生的。国家将长期发展,而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对于培养学生书籍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习惯培养好了,就能终身受益。

一、营造书香校园的目标和要求

著名学者朱永新说:“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必定是理性优秀的民族,崇尚读书的社会必定是充满希望的,而崇尚读书的校园必定是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校园。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如果他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他自己的价值,那么他就没有多大意义。一个没有读书的人,他内心的世界是荒芜无垠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他的一生就发生不同的变化。”书香校园,就是利用校园现有的资源,通过教师的指导,在整个校园内营造一个读书环境和气氛,学生在这一氛围下能养成主动读书习惯,从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发掘出来。建设书香校园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学生自我阅读习惯,通过读书使他们知识丰富,情操受到陶冶,智慧受到启迪,特别是通过读书使学生不仅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智慧,拥有可持续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使读书成为人生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和学校对学生作出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够真实地认识阅读的价值,从内心接受并养成读书的习惯。

真正的一座书香大学校园,是一座健康、生机勃勃的书香校园,必须要切实体现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第一,多学习读书,即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第二,要注意读很多好书,读时代名人,看经典名著和写作篇,读有益于身心的书;第三,要善于读书,要讲究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第四,要做好传播书香,老师应发挥带头作用,言传教育,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并感染他们;第五,要营造校园的氛围,通过整个氛围的影响,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阅读书籍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了解阅读书籍的价值。

二、营造书香校园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许多人很久没有阅读书籍,电子书和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这些途径获得的知识会快速消失的。

正因如此,人们对传统读书的担心愈来越强,校园里的书香活动也应运而生。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塑造学生三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对学生不能正确引导,那么它对国家的未来影响就很深远,一个人若不读书,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为学生的一生做加法,那么他们就要为这个浮躁的世界做自己的事,做有意义的事。

学生生活在我国物质资源丰富的时代,对自己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也缺少锻炼、思考不足,缺乏阅读能力,書籍阅读能够让他们找到人生的重要前进方向。对学生而言,读书与阅读是一种新的人生方式,阅读不仅只是应付考试,而且要学习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知识中的重要意义,其它的快乐与阅读快乐是无法比拟的。阅读能使人产生独立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对人的一生产生很大影响,通过读书找到人生价值和梦想,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可以使人们深入地了解阅读书籍的魅力。

由于年龄的关系,许多学生处于三观的形成阶段,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正确地引导他们,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这种引导才能使他们更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并通过教师的协助,使他们分辨出真正的阅读价值。阅读的深度也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推进这个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不断拓展全校师生文化视野、陶冶情操,美化全校师生的宁静心灵,振奋新的学校文化精神,促进校内的和谐发展,创设新的校园文化特色,具有深远的政治战略意义和重大实际意义。

三、营造书香校园的措施和方法

营造书香校园,我们以全民学习,终生阅读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和学校具体环境,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提升校园读书的氛围,学校师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深刻理解阅读的重要价值,丰富师生的课外生活,也能够提升学校的内涵,最终形成学校的独特传统。

书香校园活动的目标和理念是提高学校教师阅读、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对于学校老师而言,书香的校园活动可以加强学生与他们的交往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在活动中,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行动宗旨,使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走出教材,按照他们的兴趣爱好加大读书量,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学生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老师可定期举行学习讨论,让他们主动参加,积极思考,使他们有效地吸收。大量阅读能让学生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读书还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

书香校园活动主题确定以后,学校非常重视活动书籍的选择,既要直观体现我国的文化价值,又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相关的知识。一般来说,要求老师每学期必读一本文学名著。在阅读名著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两本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做好对应的读书笔记,通过读书笔记来感悟阅读中发现的各种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兴趣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使得大家可以选择的阅读范围相当的广泛。在书籍选择中,除了对一些文学经典进行引导阅读以外,还可以涉及学生感兴趣的科技书籍,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为了最大程度的营造书香校园,在具体的执行措施方面,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读书兴趣,做出了如下的安排。

首先,发出倡议,营造氛围。

1.向全校发出“营造书香校园,传承中华文明”倡议书,营造创建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拉开读书行动的序幕。

2.利用课堂、国旗的讲话,向全体学生传达读书意义,做到动之情、晓之理。

3.将校园宣传册和书香走进校园在各个教学楼内和走廊上的墙壁上剪剪贴贴。每个学习班的阅读黑板报都有机会详细宣传学生阅读的各种重要性,介绍各种阅读的好方法。各教学班分别开辟了大量富有教学特色的语文阅读类和心得类及交流类专栏,富有人文趣味。学校的读书宣传栏还定期及时更新学校读书会的指导和中国阅读之路卫星上的图片,文字等。

第二,健全制度,保障实效。

1.召开校务委员会,成立“营造书香校园,传承中华文明”组委会。建立健全读书机构,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制定《读书节活动方案》《读书活动考核办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之星”等评选办法。

2.每个班级根据学校每年读书活动计划和每个班级的实际读书情况,制定了一套相应的读书课程表和读书活动计划,其中必须做到有一定目的、有组织策划和严格考评,简洁明了、易于组织运作。

第三,运筹帷幄,搭建平台。

1.对所有学校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每天的图书阅览和其它课外活动,学校公共图书室定期对学校全体师生免费开放。

2.建立一个班级的图书角度。每个班举办一次“节约零用钱,买好图书”主题课程,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每月举办一次书籍交换日,可以拓展图书的资源,让学生能够读到书。通过图书角全天开放,可以让大家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让阅读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

四、结束语

通过举办书香校园活动,让学生静心读书、学习典籍,对话先贤已成常态。让学生感觉到阅读的力量,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思维活动,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让学生和经典一起,通过诵读诗文,开拓宽广的视野,传承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陈真海,郭海燕,湖南省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书香营造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