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好古诗词,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2021-06-06莫结结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美感想象力古诗词

古诗词可以为作文提供丰富素材,并起到升华作文的作用。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语言枯涩、内容乏味现象,虽有一定的古诗词积淀,但也常存在运用不得当等问题。这便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古诗词应用的引导过程,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古诗词,逐渐提升其写作水平。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的文学内涵以及高度的文学价值,是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素材,在作文中引用古诗词可以提升作文的整体质感,其优势主要有:一是可以使语言更加简洁凝练,语感更具感染力,并且有利于借助诗人强烈、浓厚的情感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进而引起阅读者共鸣。二是引经据典可以为创作者表达的观点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升华观点和主题,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表现力,并且可以了解古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三是可增添作文的美感,在古诗词的朦胧美、含蓄美中激发作者和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可以提高作文档次并体现学生的文学积淀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在运用中也可逐渐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1]。

一、提炼古诗词元素,增强写作美感

古诗词虽句式短小、语言凝练,但蕴含的知识、情感、美感等极为丰富,因此,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古诗词,学会准确提炼古诗词元素,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并充分发挥古诗词的美学艺术增强作文的美感。一是可以引用古诗词作为文章标题。二是可以引用古诗词作为文章段落开头。如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作文开头,开门见山地表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古诗词回归生活,多对生活进行观察和感受,以便激发学生的创作美。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二十年后的家乡”习作时,可引导学生用一些描述美景的古诗词来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家乡在二十年后的样子,如“千里莺啼绿映红”“天街小雨润如酥”等。运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来表达对家乡丰收景象的想象,给读者一种如诗如画、岁月静好、和谐欢乐的美感。或运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想象自己在外打拼二十年回乡时与家乡孩童相见不相识的场景等。

二、做好古诗词分类,积累作文素材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侧重点,即以发挥古诗词在作文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运用自如为教学重点。同时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对古诗词进行分类,如送别诗、田园诗、爱国诗、励志诗等等,以便为日后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正确运用到写作中。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统编版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时,便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方向运用本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相关诗句来丰富文章情节,加深读者对作者长大那一瞬间描述的印象。如可运用“草满池塘水满陂”来描述自己生活或亲眼所见的乡村景象;运用“也傍桑阴学种瓜”来间接表达自己做过的难忘事件;若自己有打碎东西的经历也可运用“忽作玻璃碎地声”进行描述,将自己童年有趣的回忆记录下来,运用古诗强化自己的真實感受,也能赋予文章一定文采性。

三、研读古诗词句式,掌握写作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语言都比较精简,使得作者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带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也极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观书有感》(其一)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便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半亩方塘”的清澈,间接表达了读书、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重要性。而前面一句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方塘”比喻成一面镜子,给人一种心灵澄净之感。因此,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修辞手法来丰富作文写作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写作与表达能力以及文学素养,用古人之情感升华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在写作中体现自己非常愁闷,可引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其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愁绪连绵不断,令读者真切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之浓。

在教学“笔尖流出的故事”习作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故事改写,如对于《己亥杂诗》可结合诗人龚自珍的生活背景及离京路上的所见所感将其辞官、离开亲朋好友的愁绪用形象丰富的语言描述出来,并形成一篇扩写作文。同时,引导学生将诗人所表达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憧憬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合,学习“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乐观精神来面对生活。

四、结合古诗词意境,充分发挥想象

写作和想象力是紧密相连的,语言上的表达离不开想象力,许多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会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展开联想,从而写出一篇极具有想象力的文章来,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使得文章变得更有内涵,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常重要,所以,在写作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得学生在写作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为文章增添更多的色彩,使得文章更有感染力。

古诗词具有语言高度浓缩、情节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大等特点,导致其中存在许多“留白”,时常给人一种朦胧的意境感,能够激起读者的无限回味和想象,将空白情节进行多元化补充[2]。因此,对于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教师需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结合古诗词的意境与引用锻炼学生的联想和创作能力,引导其结合生活实际再加上自身的理解与想法进行创作,使学生在写作练习中不断提高语言概括与表述能力,逐渐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以“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习作时,若是学生以母亲为写作对象时,便可引用《游子吟》相关的诗句来表达对父母之爱的真切感悟。如引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表现父母爱的无以为报以及亲情的可贵等,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切身感受到父母的伟大,联想父母日常生活中爱的表现与无私付出,让学生懂得感恩,从而更加敬重及孝顺自己的父母。

五、借助古典诗词,凝炼写作语言

写作,属于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而不能准确的用语言进行表达,那么就无法传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也就无法写出好的文章,所以,只有丰富学生的语汇,才能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古典诗词的语言,精炼而又让人感受到了美感,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而古诗词自身就是语言中的代表。而且通过千年的传承,经过了不同的时代,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在艺术上区别很大,比如婉约及豪放等。所以,引导学生学习及深入解读古诗词,从而丰富自己的词汇,使得写作时能进行有效的运用,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语言更具有文学性,更有诗意。

比如孟浩然身在异乡,却想念家人的忧伤,就用“江清月近人”这句体现出来了。再比如游荡在外的李白用“举头望明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还有张继丢了官职后,用“月落乌啼霜满天”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及内心的惆怅,王维则用“月”之愁,把月夜写的非常美好,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若学生可以将这些经典的句子运用于文章,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使得文章锦上添花。

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用字造句方面一般非常精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就是古人使用字精准的体现,也是语言表达的典范。如王安石《泊船瓜舟》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绿”字用的非常巧妙,不仅体现了春天里一股绿意,还给人一种万物新生的感觉,因此非常具有感染力,通过这个字,我们看到江南之春的美丽。贾岛琢磨推月和敲月,哪个更好,路上遇见了韩愈,两人都是诗迷,通过探讨,使用“敲”更能体现夜晚的宁静,因此,也就有了“僧敲月下门”这句,由此可见,古人在诗词用字上,非常用心,实在令人敬佩。

古代的诗词,在运用字上面,用字精确,在写作上为学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精炼语言的妙处,从而深入了解这种方法,运用于写作中,长期坚持就能形成一种语言特色,行云流水的文字,内容丰富且极有内涵文章,学生便能写出来了。

参考文献:

[1]钟杜燕.让诗意渗入文字——刍议古诗词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0(2):37-38.

[2]罗妍.浅谈古诗词在小学高年段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27.

莫结结,广东省怀集县实验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美感想象力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我和古诗词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趣读古诗词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