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散文审美教育

2021-06-06习欣月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郁达夫美育美学

蔡元培先生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提出“可以通过美感教育,使人们提高趣味与情操,以此来树立起正确与美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由此可见,美育主要从情感教育出发,在熏陶和浸润中陶冶情操,培养美的眼光,培养健全品格。“美育是使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进而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自觉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并最终使人格得以完善的过程。”[2]而语文美育则指向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将语文这一门专业性的学科知识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以语文教材为媒介,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人格塑造及审美意识的培养。借助文学类作品中的写景散文,引导学生反观自然,从生态美学视角解读作品,获得新的审美体验,体会文中蕴含的审美心理,认识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

生态美学将生态学与美学结合,以生态学的知识论和价值论为立足点研究美学问题,形成了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审美关系,期望构建和谐共生的生命存在与延伸。“中国生态美学自觉地从生态文明视野出发来进行理论构建,自觉地将生态美学构建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3]。生态美学突出和谐性与联系性,追求现实世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上升至精神世界的合一。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审美主体使自身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生命价值相融合,将生命与自然万物的发展等同,形成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达到自我、自然、社会的生命共感。

一、语文教材丰富的审美内涵

语文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提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经,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4]。语文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兼具时代性与经典性。尤其是文学类文本所涉及的篇目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培养爱读书、好读书的兴趣。同时以语言学习为基础,诵读涵泳中品味情思,感受作品中丰富心灵世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5]。语文美育以文本为“抓手”,以期在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欣赏作品,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产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获得美的表达和创造。

中学生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而语文教学中面对考试压力,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导致语文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品读作品情感单薄,无法融入其中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对自然美、社会美缺乏美的欣赏和更不必说用生态审美的思想观照作品,用生命意识的眼光感受诗意的心灵寄托。语文是众多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诗意情趣的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生态美育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学要强化生态美育的教学思想,这才有助于青少年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价值观,并进一步实现生活美学”[6]。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的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7]”。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并非孤立地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个体,而是在真实的自然、社会情境中构建联系,真切的感受文本、感受作者。将生态美学的观念和语文美育结合,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感,关注作品创作背后所蕴含的自然性,构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审美观照。挖掘“作品当中所包含的‘万物齐一‘以和为美等生态思想,并将之与当代生态美学思想作对照,让中国古代生态理论焕发新的光芒”[8]。

二、生态美育之《故都的秋》

高中必修教材中所选散文皆为名篇,通过文学作品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之情,在品评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魅力,领悟自然带给人们的思考,成为人类心灵栖息地的美好。为此,将生态美学的理论和教育相结合,以美育人,教学中用生态美学的思想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和生命发展的和谐统一,尤其是观照生态生命发展中的审美意识,以生态审美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感,提高学生的生态审美能力。《故都的秋》选自高中必修教材第七单元,此篇散文语言含蓄,意境优美,以“清”“静”“悲凉”为基调,透露出郁达夫对“悲凉”的独有吟味,将中国古代“悲秋”的情愫作以美的欣赏。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日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郁达夫在品秋中融入自然,抒发了对美的追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提出“语文课程需要指导学生从别人体验到的美感中认识美的标准和审美情趣、品味”。郁达夫一反“悲秋”情结,落笔北京平淡、朴素的自然景物,使这篇“秋味”之作别有韵味。而郁达夫对残败生命的美的欣赏,对都市闲人超脱世俗的“雅趣”的赞美却与学生原有经验有一定的距离。中学生学习此篇散文时多能感受到此篇散文中对秋日之景描写的“好”,却无法言说好在哪里,妙在哪里,更无法感受郁达夫所写的“悲秋之美”。但这种美确有另一番意味,需融入其中細细品味,如孙绍振先生说“美学意义上的美,正是生命的感觉和情致的深邃,并不一定是漂亮的”[9]。郁达夫心中的秋是残败的,故都秋景中的生命也是平淡素净的,对秋的玩味之中是作者对于秋天、秋景,乃至自我生命的文人体验,构成了人与自然、与生命、与自我的秋景图。因此,结合生态美育教学《故都的秋》,以生态美学的视角文本解读,引导学生关注“悲凉美”的内涵不仅是对审美情感的开拓,同时,引起学生对生命变化的关注,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之美,丰富学生的心灵境界。

(一)自然生命的衰败之美

北国的秋味比起南国之秋更让作者念念不忘,作者不远千里赶回北平的目的是“饱尝一尝这秋”。自古以来,“秋”在文人墨客笔下往往以“悲”为主题,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秋天的悲凉,秋日生命万物的凋零不再以愁苦、悲戚展开,秋日万物的“悲凉”在作者笔下增添了一份美的感受。来到北平,“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郁达夫透过破旧的房屋表面看到了“破旧”背后的残缺之美。院子里的牵牛花不胜春日花朵的鲜艳,但作者却更喜蓝白的牵牛花,最好还要在花朵下“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凋零衰败的景物自然给人以冷色调的情愫,稀落的几根草更显荒凉,不比春日万物复苏,青草茂盛,一派生机盎然之景抓人眼球。“但是,这正是郁达夫的趣味所在。青草显示生命的蓬勃,要欣赏不难;枯草表现生命的衰败,就不值得欣赏吗?凡是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存在的价值。引起生命的蓬勃之感的,自然可以激起内心欢愉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直面生命的衰败的感觉,启示沉思生命的周期,逗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10]。清晨落蕊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听不到落花的声音,嗅不到花朵的香气,从听觉和视觉的落差宣告“落蕊”生命的结束。即便是这凋落的不起眼的生命,郁达夫也从中感受到了“一点点极细柔软的触觉”。就连那叫声微弱的秋蝉,作者都将它视为“北国的特产”。北国之秋的自然之景失去了光芒,但在郁达夫眼中却是值得吟味的美好的事物。对“衰败”之景的微小感受如此细致敏感,与作者发现美的眼睛分不开,更与作者对生命共同感的体悟分不开。生命衰败之美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能触及心灵的感动。“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却并不是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的一种高雅的境界”[11]。郁达夫以“悲凉”为美,用生态审美的眼光放眼故都的秋景,引领学生学习此文,打破人们对秋日“悲凉”的固有印象,拓展学生品味文本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生命观照的心灵世界。

(二)都市生活的淡雅之美

每逢南国之秋,作者总会想起故都“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怀念的并非北平名胜古迹,他所怀念的皆为故都平淡之物,它们远离城市的繁华喧嚣,不为人注意甚或为人所遗落。这些平淡之景超然于都市喧嚣之外,释放出淡雅之美,这是一种异于他人而自我玩味之美。“在这故都的秋色美之中,作者的审美取向相当平民化。所以,郁达夫的故都秋色之美是一个平民化的文人视角中的秋之风景”[12]。回到北平,却租一间破旧的房子住,郁达夫这样一个文人知识分子是否住的习惯呢?这一行为或许让人费解,从作者对故都景点的选择来看或许能窥探其心思。一个“破”字,诉说出房屋经历了沉淀的历史的痕迹与时间的齿轮,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它没有北平名胜古迹的耀眼,却见证了城市的变迁,散发出历史沉淀的气息。秋雨过后,作者选择了都市闲人相互问候的生活片段,普通的对话早已习以为常,并无特别之处,作者却从平淡的对话中关注说话的语调,表现了他对生活极其细致的观察和感受。放眼生活在北平的“都市闲人”,他们衣着厚青布单衣或夹袄,嘴里叼着烟管互相问候,多么自在和悠闲。“缓慢悠闲的声调”,拖着长长的尾音的语调,雨后闲谈让空气中都弥漫着“闲”的意味。都市闲人和文化人不同,或许没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但是他们却有着高雅的情怀,身处“破屋”也会早上起来“泡一碗浓茶”,抬起头,满眼是碧绿的天色,划过天际的飞鸽,阵阵鸽声传入耳畔,如此舒适畅然的生活和惬意的感受发自内心,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感受。与前文描写故都之景所展现的高雅的审美情趣相互照应,平民生活的“趣味”也体现出淡雅的“文人之味”。故都的秋值得吟味的不單是秋的清、静、悲凉,更值得品味的是故都秋日生活的闲适和都市闲人的情趣,这也体现了作者一种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不能单从文本出发,只看到文人的高雅情趣,也需引领学生从平淡的生活中去感受自然,感受淡雅之趣与高雅之趣的微妙联系。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艺术性散文并不是科学小品,它的生命就是审美的,而审美的特点就是作者主观的感情,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郁达夫面对残败的生命,没有哀叹、悲伤,而是以另一种视角去发现生命衰败之美,自然万物的凋零换个角度去思考,即为新一轮生命孕育的开端。身处破屋,泡一碗浓茶,慢慢品味,尽情享受,自得其中之乐,尤能体现出作者虽在此处,却早已超越此地的境界。作者沉浸在雨后碧绿的天色美景之中,思绪随着掠过天空,留下阵阵飞声的驯鸽一起飞向了空中,此刻心中自在、舒畅。因为心中对自然的喜爱和生命万物和谐共处的情感,即使平淡无奇,并不惹人注意的“陶然亭、芦花”,也在作者眼中充满趣味,值得玩味;玉泉的宁静的夜月和潭柘寺古朴的钟声更能打动作者;色彩暗淡的牵牛花要配上些许疏落的秋草才更加协调;落蕊失去味道、颜色,甚至连脚踩上去都听不见声音,但若仔细体会,用心感受生命的变化,便能感到极细的柔软;更不用说家家户户都能听得到的蝉声在作者心中也是代表北国的特产。作者以平常的景物和平凡的都市生活进行审美观照,正是因为郁达夫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人的“自然化”,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以“悲凉”为美,面对如此衰败的生命没有难过、悲伤,而是将自然中的每一部分,乃至不起眼的小生命都看作自己生活中的存在,充满热爱的接受自然给予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且以平等的方式回馈自然。而对于学生来说,无法切身的体会这种“悲凉美”,正是因为现实生活对学生的影响,他们眼中的“美”往往是外形靓丽好看的事物,或许不能理解残败的景物有何之美,缺少对自然真切的感受和对生活用心的观察。通过对文中郁达夫对“悲凉”秋景审美表达的学习,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情趣,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在自然的体验式学习中感受郁达夫笔下秋日之美,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三、结语

散文独有的情感与语言和生态美育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生态美学理论与散文教学结合,引领学生用心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情感的温度,在感受自我与自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提升审美眼光,开阔审美境界,丰富心灵世界,提高对自然美的感受,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展开散文作品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15.

[2]王筱婧.以美育人的学科路径——初中语文教学例谈[J].人民教育,2019(11):52.

[3]程相占.生态美学的八种立场及其生态实在论整合[J].社会科学辑刊,2019(01).

[4][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017年版2020修改):02、05、17.

[7][8]吴素萍.生态美学的实践走向:语文教育中的生态美育[J].教学与管理,2013(10).

[9][10][11][13]孙绍振.《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2).

[12]余岱宗.论《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2).

【本论文为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工作站课题,项目编号:GZZ202016】

习欣月,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郁达夫美育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贵人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纯白美学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