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语文要素,导图导读导写

2021-06-06邹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备忘录昆虫导图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略读课文為材料,如何让学生在略读课中,有效转移精读课中学到的语文要素、方法,提效课堂,激发学生主动性,很多老师都在探索。笔者尝试借助导图教授统编版三下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着力语文要素,指导略读阅读方法,向单元习作迁移。

一、“精”准定位,学有所向

(一)单元开篇明重点

课前,教师需向学生明确单元学习重点,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学有所向。统编版三下第一单元围绕“感受多彩春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春天。那该怎样去感受呢?我们可以从观察大自然中可爱的生灵入手。通过观察去感受大自然,接着就是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学生刚迈入写作门槛,对写作存在畏难。统编教材中,课文内容、课后练习以及单元习作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将语文要素学习和习作方法指导融入在常态课教学中,在课前帮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重点,理清单元语文要素,可让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更能提效课堂。

(二)整体解读明要素

教师在课前及课中,还需向学生不断重复语文要素,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学习,去训练,去掌握。本单元语文要素一是学会边读边想象画面,二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三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学习前,先对要素进行整体解读。

针对“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语文要素,在三年级可以开始教学生借助导图,大胆想象,完成简单、粗浅的想象训练。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的训练,放在精读课中,既引导学生细细体会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又引导学生在“小练笔”中实践运用积累的语句;在单元“交流平台”中,也梳理总结了一些体会优美生动语句的角度,一是体会作者所写事物的鲜明特点,二是体会作者笔下事物生动的状态,三是体会作者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方法渗透在每一课教学中。

“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的要求,是单元习作训练的重点。关键解决怎么观察事物,怎么写清楚,这两点问题。教师可以在每一课的教学中一步一步解决这两个问题,为单元的习作作铺垫。

二、“精”确要求,学有所知

(一)课前预习知一二

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是统编版三下第一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四篇短文组成,分别描写了四种昆虫外形、习性、活动等特点。课文语言亲切自然,能抓昆虫外形特点,比如“朱红的”“瓷漆似的”形象描写瓢虫翅膀的色泽和质感;语言动作描写贴切,很有画面感,还使用“噌——”“呜——扑”等拟声词。课文配上插图,图文式设计使学生能直观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在课前,围绕“想象画面”“体会语句”的语文要素,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默读课文,试运用导图,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昆虫,抓优美字词句,画出你的认识。

(二)导图导读初成形

《教师教学用书》指出:“本文学习应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1]本课设计模式是教学生应用导图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应用导图,根据理解,把课文内容说清楚,说得有条理。通过说清楚的训练,为后续单元习作“学写备忘录”作铺垫,以达成“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的语文要素。

大部分学生在预习阶段,可基本绘制导图(常用太阳图),同时借助导图初步想象画面,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不同学生读到同样语句都能有自己的想象。导图大都是关键字词和图画符号的结合。

借助导图进行自主学习,第一,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导图可直观地将不同学生想象的不同画面展现出来,学生想象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展示想象的机会,符合本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要求;第二,通过抓关键词理解课文,不仅可提高学生抓关键词品析优美语句的能力,而且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三、“精”当点拨,学有所思

(一)课中扶放授方法

略读教学时,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要低于精读教学,略读教学更倡导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课前阅读提示,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传授阅读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介绍,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昆虫备忘录》的阅读提示简洁明了,一是对话式问题亲切自然,拉近书本与学生距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交代学习任务:“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再用你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导图,通过抓住昆虫外形特点和动作描写,想象画面,体会语句的生动。课中再完善导图,以导图导“读清楚”课文。再在“读清楚”基础上,帮学生把思路“理清楚”,再依照导图,“说清楚”导图,最后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备忘录制作方法,尝试“写清楚”一份昆虫备忘录。全文按照“读清楚——理清楚——说清楚——写清楚”的思路,循序渐进让学生达成目标,训练要素。

(二)对话文本组先行

在略读教学时,教师应抓文本中最能突出语文要素的部分精讲,传授学习方法,其他部分放手自学。笔者在统计预习导图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文中中的“花大姐”很感兴趣,因此着重讲“花大姐”部分:“花大姐是怎么落下来的?”通过放大的慢动作视频,让学生充分理解“落下”“严丝合缝”的动作,体会动作细节描写。让学生结合图片和视频,想象落下来的姿态,运用“花大姐款款地落下来了,像……”句式造句,想象画面。最后总结方法——观察昆虫,通过眼睛看,可从样子、动作、习性等方面去记录它。并提出阅读其他部分的要求:观察昆虫,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记录?

重点部分讲完后,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展示作品,让备忘录内容更清楚,更有条理。四人小组选出一名说得最清楚,最有条理的同学,向全班介绍他的作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抓住关键,相机板书,助学生归纳备忘录制作方法。

四、“精”细迁移,学有所用

(一)框架构建巧整合

“教师应作为指导者,用精当的点拨引领学生阅读,有效、深入地进行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习方法的迁移。”[2]教师在学生“说清楚”的基础上,借助金字塔形导图,汇集集体思维,凝练写作方法,为单元习作“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构建写作框架。(见图1)

《昆虫备忘录》为单元语文要素学习提供了课外拓展平台。课后让学生根据金字塔导图,结合所学方法去观察昆虫,制作一份昆虫备忘录,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二)导图导写促迁移

本文作为与口语交际和习作相连接的过渡性课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金字塔导图基础上,教师可以本课为例,指导“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和“习作——我的植物朋友”的教学。学生抓住金字塔图框架,学会从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尝到、感受到、由昆虫想到的等方面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抓动作、样子、习性等从细节处观察事物,并由观察昆虫引申到如何观察植物。这样学生可以按照导图给出的框架,完成单元习作,试着制作一份植物备忘录。导图帮助孩子梳理杂乱无章的写作想法,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习作选材,构思习作框架,积累语言素材上找到自信。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农农.略教丰学,奏响“三步曲”——《昆虫备忘录》例谈[J].课外语文,2019年第13期.

邹琳,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备忘录昆虫导图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天一阁四事备忘录
新一轮高考备考备忘录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