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别样的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2021-06-06方为民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案语文课堂高中语文

语文是中小学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改革、新高考的语境下高中语文学科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在这样的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发挥指导作用,运用新的理念,完善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文本互动,要求教师以激情和智慧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互动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和行为,引导学生积极从事学习活动,使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多种手段营造课堂的“活跃氛围”

“语文”二字中的“文”内涵丰富,除了“文字”外,较为外显的内涵当属“人文”。高中语文教师担负着教授语言文字知识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开展人文教育,传播人文精神的重要职责。语文课堂理应将课文中令人瞩目的、优秀的文化思想,有计划地传递给学生,让这些文化思想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使其为学生内在气质、人格修养、人性境界的提升锦上添花。在人文精神的感染与熏陶下,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故应挖掘语文课堂中的“人文味”。高中语文教材中彰显人文主义关怀、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文章俯拾即是,教师要灵活运用、妙趣呈现。有了人文主义精神的陶冶和滋养,更多的学生具备了真善美的素养,不仅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也懂得用人文主义去感染他人,更懂得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我,最终能够塑造完美且高尚的灵魂。《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一句彰显了苏轼豁达的心胸,昂扬向上的人生风貌,对于学生形成健康自信的人格大有裨益。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将视线投向民族平等、自由、解放等深具人文主义的关怀领域。

高中语文课堂中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比较多,而知识点又比较松散,需要学生自主总结重点学习,但是学生往往会避重就轻忽略重点,就导致课堂中学生学习效率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做出相应措施,教师提前把本节课重点内容总结到学案上,并在学案中设计好学习步骤和课堂小结训练习题。在上课期间把学案分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结合学案进行学习,并把学案中填空补充完整,教师把学案回收上来通过学生学案完成程度来了解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针对学生薄弱地方在下节课做重点讲解。

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时,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尽可能的查阅更多的资料,最好做成课件,可以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让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去更好地理解,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教师再带领学生根据学案安排学习步骤对学生进行教学,带领学生翻译本篇文言文,赏析文言文中优秀语句。教师在讲完课后让学生自主把学案中重点内容在课本中做出标记和摘抄,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学生不仅要及时完成教材后面的课堂小结,教师还要针对本堂课所讲授内容出一些习题给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于学生不懂比较模糊的地方一定要加以重视。同时语文学习也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样轻松的教学坏境下,课堂活力得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很高,学习效率也得到了保证。

二、在课堂循环交流中燃起“激情火焰”

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运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模式之一。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利用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通过灌输式的教学引导策略,增强学生的學习积极性。高中语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注重在教育实践当中将知识点进行灵活化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对高中语文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从而突出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在实践当中与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改变单调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教导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教书育人”,教师这一职业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也要教会学生做人,提升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并不能从本质上帮助到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要积极地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主体地位,多鼓励学生在课堂当中大胆地表现自我,积极地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使学生的角色和思维能够得到全新的发展和拓宽。教师也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在开展语文互动交流实践探究时要紧扣教学内容,保持积极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在学习当中的针对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身心特点开展互动和交流,通过有针对性地拓宽学生的学习思想,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教育的提升,有效地改变学生在探究当中思维的灵活性。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的引导,明确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高中学生在现阶段学习当中的状态,设计严谨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互动,积极地考虑教师的各项因素,从而提升教师在教学当中的思维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时刻地牵引到课堂中,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使课堂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效率

三、引进多方教学资源让课堂“活力四射”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内容是教学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创新与突破的主要方向。积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学习综合素养,在培养学生形成自我学习意识的同时,逐渐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积累期间掌握自我思考能力,只有综合、全面地培养学生,重视实用性教学,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同时,完善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模式。

比如,关于文言文课程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简化课程教学内容,通过重点分析课程知识重点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赤壁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知识,并观看教师分享给学生的微课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快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尤其是一些特殊字词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进行了解,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几个学习问题,比如:“大家对《赤壁赋》有什么了解?联想一下之前学习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篇文章有什么联系?作者的心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问题导入式的教学引导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不同问题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索积极性以后,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认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以及情感价值观。在扩充教学资源中,通过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把课堂活力焕发出来,让学生在活力四射的课堂氛围中,积极有效的学习。

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够总结得出,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认知进行不断的反思,创新教学行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丰富多元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师生互动为中心,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真诚的态度,缩短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距离。学生愿意学习,学生乐于学习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如此,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最真诚的朋友,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雷定国.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J].学周刊,2016(29).

[2]林伟涛.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10(3).

[3]洪松舟,卢正芝.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4]孔维波.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提问题[J].语文建设,2006(1).

[5]王德勋.课堂提问时机及提问方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6]黄强军.语文课堂提问“三思”[J].语文教学通讯,2007(28).

方为民,江西省安福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案语文课堂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