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学实践

2021-06-06种桃叶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美学初中语文教材

开展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有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同时,语文当中的美学因素也非常多,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良好途径。但很多学生感受不到语文之美,认为语文比较枯燥乏味,基于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美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响应新课改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号召。

一、关于美学及美学教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学科,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不仅属于思辨学科,也属于感性学科,和心理学、神话学、人类学以及语言学等学科之间有密切关系。美学教育即讲解美学的教育,需要讲解审美现象学、审美类型学、审美文化学、形式美法则、美的起源等各方面知识[1]。美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美学教育,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感受语文当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学教育的重要性

1.美学教育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第一,有利于激發学生的兴趣活力。兴趣的基本来源就是对美的追求,开展美学教育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语文知识。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美学教育的关键目标,通过开展美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语文以及生活当中的美,并让学生主动创造美。第三,可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在美学教育中,教师会通过启发引导、感知品味等方式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2]。

2.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学教育的必要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学教育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我国的教育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美指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与高尚情操,所以应该也很有必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教育。其次,语文是各个教学阶段的基础学科,能够反映艺术、自然、生活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美,语文教材也能够展现出不同国家、时代的文化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学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之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3]。

三、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学教育的策略

(一)科学利用语文教材开展美学教育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诗歌、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种文体的文章,这些文章当中都含有丰富的美学元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当中的美学元素,在坚持以美育美的原则上开展美学教育。

1.带领学生感悟教材中的文字美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自主判断身边事物的美丑,但是这种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教师需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语文教材当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多位专家精挑细选的,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等文体的文章都具有文字优美的特点,所以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感受文字之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文字优美且句式工整的语句,让学生深入体会文字之美。例如七年级上册《春》《天上的街市》等文章的语言都十分优美,所以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反复朗读能熟读成诵,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图片、视频,帮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妙。

2.带领学生感受教材中的自然美

自然之美指的是自然现象以及事物呈现出的美,是千姿百态的,无论是四季景物、山川河流还是草原沙漠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语文教材当中也描述了很多自然之美,例如《济南的冬天》展示了济南冬季的温晴之美,《观沧海》赞美了大海的壮阔之美,《雨的四季》描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雨的清新纯净。这些自然景象或优美,或壮丽,或亲切等,都可以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进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4]。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需要带领学生领略语文教材当中的自然美。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并为学生播放丽江的视频和图片,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心中的丽江,让学生感受到玉龙雪山的壮丽之美、四方街的历史之美、丽江古城的柔美与热情。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然当中、生活当中的美并具备创造美的意识。

3.带领学生感受教材中的艺术美

艺术是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本身就属于艺术,其中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构思、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描写手法都充分展现出了艺术美。教师应该深入剖析教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语文教材的艺术美。例如,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几句简短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秋郊夕照图,也表达了一个飘零在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愁楚之情。该散曲言简意赅、意韵深远、结构精巧,极具艺术之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反复诵读分析这首散曲,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意象,再现诗歌描绘的情景,让学生明确这首散曲勾勒的意境、表达的情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这首散曲的艺术美。

(二)利用多元化手段开展美学教育

1.加强品味与感悟

培养审美意识是开展美学教育的关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美学教育应该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品味与感悟。语文的灵魂就是语言,品味语言是落实美学教育的关键途径,所以教师需要通过有效手段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朗读是品味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可以感悟文章文字之美、内容之美和艺术之美等。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开展美学教育,将学生引入到文章的特定情境当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可以利用比较阅读、设置悬念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之美[5]。

2.展现自身的仪态美、语言美及人格美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学教育不只需要通过语文教材以及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也需要通过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以及人格美来落实。教师应该不断展现自己的美,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首先,教师需要注意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情、举止以及姿态,例如保持手势动作的快慢得当、保持表情的端庄亲和,利用眼神肯定和赞扬学生,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感染力[6]。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使用准确得当的语言,也要保证音量适中、语速恰当,展现出一种节奏鲜明的美感。同时,板书也是一种语言,教师需要多练习板书,科学安排板书布局,展现出文字美、结构美、色彩美等。此外,教师需要做到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用自身的人格美感染学生。

无论是语文教材还是语文教学活动当中都含有较多的美学元素,教师应该带领学生领略语文的文字美、自然美以及艺术美,同时教师也应展示自身的仪态美、语言美、人格美,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发现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南怡.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学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02(026):42.

[2]郭珈玳.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人文之友,2020,001(002):280.

[3]杨得成.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学周刊,2019,012(030):P.111-111.

[4]胡廷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培养[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00206-00206.

[5]刘慧慧.播一粒“诗意种子”——基于美育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23(010):71.

[6]赖地秋.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融入[J].报刊荟萃:下,2018,026(002):P.172-172.

种桃叶,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高新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美学初中语文教材
仝仺美学馆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盘中的意式美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