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

2021-06-06张文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余映潮小姑娘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备课时,一定不能忽视备课堂评价语。课堂上,要善于通过有效课堂评价语提升教学的实效,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被认可与引领中获得前进的动力,感受成功的幸福,发现自己的精彩。有效的课堂评价语应坚守这样的原则:

一、指明课堂教学目标

明确具体的目标,是学生前进的方向。每一个小目标,就像前进路上的一个个站台,需要报站加以提醒。教师在对学习内容小结的过程中,要巧妙地利用评价语,自然地指明学习目标。

这方面,余映潮老师可谓是大方之家。在他的《故乡》课例中,学习伊始,余映潮老师就告诉学生,我们的这节课叫学读课,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接着他让学生回答,当一篇小说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去阅读它。当学生回答:“我觉得一开始要把它浏览一遍,然后看看这个小说写的是什么内容,重点是哪一些?画出来。”余老师随即说:“挺好的,这是第一步。这第一步是了解内容。”紧接着,余老师指导、引领学生多角度朗读课文,了解体会内容。此过程中,请看余老师的话语评价:“这一段读得最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开始进入了小说的情境。好了,咱们刚才了解了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容易概括,它是写中年闰土的,写了中年闰土的什么呢?”学生有说外貌的,有说心理、语言的,有说“苦”的,当有学生说到“有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几个方面”时,余老师立即肯定地说“很好”,同时启发说:“他内心的痛苦,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就是刚才你说的,七个苦因的点示。苦难,笼罩着他。这就是我们了解课文之后进行的概括,這个概括,首先用了一个‘苦字,然后再细节化,这样的概括方法,叫做“总分式概括”。

这样,在师生对话中,余老师给以适时地评价,从而精妙的指明了第一时段的学习目标——了解内容,总分式概括。

同样,第二和第三时段的目标,余映潮老师也是以评价语,予以精要地指明。这种导向鲜明、目标明确的评价语,既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了小说阅读学习钥匙,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说,学生终身都会收益,这是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指引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在双边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碰撞、交流和融合,获得新知。这样课堂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的矛盾,从而产生新的碰撞和交流,这种波浪式的前进,需要教师精心地组织和指引。这点上,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范本。

教学伊始,余老师先给同学们戴了一顶高帽子,“我们都是播音员!”无形中让每个学生对自我有了一个很高的心理期待。接着在指点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适时穿插评价语,使学生明确,童话要用童声读出故事味、文中情。然后请四位女同学读课文,读完后,用“沉浸”一词对她们的朗读给予了充分肯定。更妙的是“看,你们都在录音棚里生活,刚才摄像师已把你们的精彩表现录下来了”这句话,可谓神来之句,它不仅点明了第一板块的活动内容,更赞美了所有同学的表现,同时也自然顺畅地过渡了下面的学习活动过程。

在第二个学习活动板块中,余老师组织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利用精湛的评价语,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得到激发、碰撞,让有了一个又一个闪光的发现。活动最后小结时,他用“大家的智慧就像泉水在奔涌”这样的语句,高度赞赏学生,激励鼓舞学生,让学生始终对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对学习的过程充满激情,因而顺理成章地就转到了下一个活动学习。

第三个学习活动结束后,余老师用“咱们”一词,引领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独具匠心,妙不可言。

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洁精彩,清新明朗,诗意浓郁,让人思维放飞,情趣盎然,如沐春风。

三、指导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异彩纷呈的发言,教师则需要更高的智慧,更好的方法,以促其学习更有效。正所谓“教师导之有方,学生才能学之有法”。

1.散处提炼

再看余映潮老师的《七颗钻石》课例,课堂学习行将结束时,余老师提出:“你能用一句话描绘一下小姑娘吗?”学生争相发言。有学生说,小姑娘的心如七颗钻石一样纯洁美丽;余老师说,嗯,她有像七颗钻石一样晶莹的心。有学生说,小姑娘的行为就像大熊星座一样为人们指示方向;余老师说,小姑娘的行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有学生说,小姑娘的心地可以感动上天,给人们免除疾苦;余老师说,她是善良的化身。有学生说,小姑娘的心灵如钻石那样璀璨,小姑娘的心灵如大熊星座那样熠熠生辉;余老师说,啊,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美。有学生说,小姑娘的心灵是如此美好。她那善良的心将永远鼓舞我们前进;余老师说,啊,这是一句大话。

这段师生交流对话中,先后有九位同学发言,余老师在对每个人的发言给予肯定鼓励的过程中,同时又适时地精要地加以指正和完善。最后,余老师说:“是啊,小姑娘是童话中的一个人物,就像稻草人、快乐王子一样,那么,她是一个什么样的童话形象呢?小结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这样说——小姑娘是一个童话形象,要注意这一点。因为故事中小姑娘是一个善待别人的人,小姑娘是一个让上苍感动的人,因此有了这个美好的童话。用现在的话说,她是一个阳光女孩。她是一个有钻石般心灵的小姑娘!”

这里学生的发言比较零散,九位学生的发言大都只谈及一点。高明的余老师因势利导,一边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指点强调,一边引领学生总结提炼,使学生对如何理解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有了非常清晰地认识。

2.达处提升

在平常的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时,学生的展示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我们往往不加任何点评,快速推进到下一个环节。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思维越来越简单,能力越来越低,出现了模式化的倾向,导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落地生根。余映潮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让我们来看余老师的《散步》课例片段——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做一下小老师。

生1:这样,我们在阳光下……

师:读得好,读出了淡淡的意味,老师提一下修改的意见,稍微的把有些地方的重音加深一些。

生2:這样,我们在阳光下……

师:你读出了诗味,特别是“整个世界”,举重若轻,意味深长。

生3:这样,我们在阳光下……

师:啊,你进入了一种情境,是用全部的感受在读文章。现在,我们一起朗读一下,注意:如“阳光”,要带一种意味;两个“蹲”字,要重一些;“但”字,可以轻一些;“很”字,应该拖一下。

师总结:要说这篇文章的朗读,主要注意这样一些朗读的感觉:速度感,情节感,重音感,意味感。

这个片段中余老师对三位学生的朗读,都做了让人心情愉悦、倍受鼓舞的评价,既让学生获得了成功感,又帮助学生提高了朗读水平,更引领全体学生总结提升了不同文章朗读的要素,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提升都是不可能的。

3.偏处指正

余映潮老师在执教《我愿意是急流》课堂教学中,学习到“美美地品”这一环节时,有学生说:“我觉得这首诗写出了一对年轻人的恋爱过程、结合过程,以及在夕阳中慢慢走向天国的过程。”余老师笑着说:“你这也是一个解读的角度。但他们并不是一起走向天国的。裴多菲在写下这首诗后一年多的时间就战死沙场,为了自己的祖国。而他的抒情对象,后来改嫁了。”因为学生对诗人缺乏深入了解,进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想当然说出了自认为很有见地的看法。此时,余老师先善意地予以肯定和鼓励,接着话锋一转,告知学生真实的情况,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既尊重了学生,又使学生加深了理解,并拓宽了文本的内容。

学习到最后的环节“美美地说”,他让学生就“什么是爱”说一句话。有学生说,爱情就是透支支票,它可以无限透支,爱情又是风险投资,也许你一分钱不花可以得到一份纯真的爱情,也许你花了十万元,得到的只是一张永远的笑脸;余老师说,后面的有道理,前面的恐怕有点问题,无限地透支不行。这句话中,学生对爱情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明显出现了偏差。在尊重和鼓励的前提下,余老师及时给予了指正,爱情是不能无限透支的!

有效的课堂评价语,是教师营造多彩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的重要技能和必备素养。只要我们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把评价语的运用当作一种艺术,一种追求,就能让学生喜爱我们的每一节课,享受我们的每一节课。

张文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汊河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余映潮小姑娘内容
采茶小姑娘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春天的小姑娘
一堂朴实、厚实的语文课——余映潮《“飞天”凌空》课例评析
余映潮诵读教学艺术研究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