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探讨

2021-06-06魏亚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初中语文

教学评价是教学组成的一部分,审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现状,发现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價主体以教师为主,且存在评价内容单一等问题,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摒弃以往的终结性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把学生纳入教学评价主体中来,促进学生自评、互评,以便优化评价方式,优化评价结果。

一、形成性评价的基本作用

1.检查作用

由于形成性评价比较考察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等表现,所以教师通过这一评价方式,可以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时检查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效,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在态度、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诊断原因,给予相应的帮助,以促进学生更好学习[1]。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一种评价方式了解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方面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改进学习,优化学习效果。

2.导向作用

导向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作用,形成性评价也具备导向作用。这里的导向作用,指的是引导学生朝着预期目标努力前进,最终达到理想目标。形成性评价以教学目标为根本立足点,而教学目标包含着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目标引导着学生学习,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从而促进理想目标的实现完成。

3.激励作用

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的方式、结果更全面客观,更易被学生接受。学生接受它,自然会肯定它对自身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给出的评价结果,自然也会受结果激励,督促自身好好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形成性评价可以营造一种相对竞争、紧张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相互追赶”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整体进步。

4.反馈作用

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反馈课堂的教学状况,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教学方案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等等,促进教学方案的不断优化。因此,形成性评价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反馈作用,指引着教师发现问题,引领着教师调整教学方案。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措施

1.建立系统性的评价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是长期过程,教学评价相随相伴,所以采用形成性评价不应是教师临时起意,应有一套系统性的评价方法,明确形成性评价地位,确定替代传统的终结性评价[2]。具体的是,根据课堂教学不同阶段的具体内容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建立系统性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课内外结合评价”“教学过程评价”等,真实、全面、客观的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问题,形成综合性的评价结果,以便教师、学生根据结果做出相应调整,从而确保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检查、反馈、激励等作用。

2.确立多元化评价主体

形成性评价是为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而采用的,它的服务对象不只包括教师,还包括学生。所以,学生应当成为形成性评价的主体,让学生自评、互动,这样教师得到的学习状况反馈更加的全面、客观、真实。学生之间的相处时间多于师生,教师不会课上、课下的都和学生在一起,而学生之间做到了,相处的多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也多了。基于这一点,教师把学生纳入到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构成中来,让学生成为形成性评价的主体,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得到关于每一位学生学习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学习态度积极与否,课下是否看书学习、不懂就问,等等。此外,学生观察评价他人的时候,看到他人的不足,也会自我反思,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使自评更加客观;看到他人的优点,更会自我激励,更努力的学习进步。

3.扩大应用范围

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教给学生如何的听、说、读、写、用中国汉字。而语言的学习在于实践,课堂时间有限,这种实践更多在课外。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就要把形成性评价的应用范围拓展到课外实践,结合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实践情况,评价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对听、说、读、写、用等技能的掌握情况,形成全方位的形成性评价结果[3]。课外实践有学生自发性的实践活动,如课外阅读,也有教师组织的实活动践,如演讲、主持、写作等竞赛。总之,教授要多多根据语文教学目标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一方面把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另一方面通过课外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内外活得不够结合的形成性评价,考察评价学生在课内外实践活动中的学习表现、学习结果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拓展评价方式

在以往的形成性评价应用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主要采用课堂提问方式来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效果、表现等。这种方式过于单一,不能保证评价结果全面、客观。考虑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教师可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清楚记录学生在口语交际课、讲读课、作文课、综合性课中的学习表现[4]。课堂上,教师通过口试、笔试,综合学生学习观察等方式,以及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渠道的考察学生学习状况;每次课后,认真做好详细记录,把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的态度表现、参与表现等情况都清楚记录在册,一个月做一次总结,以此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基本资料。教师通过这样的记录,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促进教学效果优化提升。

例如,口语交际课堂上,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口语交际”形成性评价表格。评价方式以学生互评为主,评价内容包括内容、语言、情感态度、课堂表现等,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每个评价内容的分值设置为5分,总分60分。首先,学生人手一份评价表,按照客观性、自主性原则,对每一位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其次,结合四个方面评价内容的记录分值,综合学生们的互评结果,分析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上的综合性表现。当然了,教师也要参与评价;然后,根据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双重结果,分析得到关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形成性评价结果,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否达标;最后,利用形成性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在口语交际上的主要问题,安排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口语练习,以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实现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形成性评价对教学具有多方面优化及指导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构建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主体,建立系统性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扩大形成性评价的使用范围,扩展形成性评价方式,使形成性评价得到恰当合理的运用,切实发挥出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以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小学表现性评价的行为分类及其评价要点[J].教学与管理,2020(20):70-72.

[2]谢婷婷.低年级语文学业评价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02):67-69.

[3]郭俊奇.语文学业成就评价标准的缺失与建构教学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9(01):76-78.

[4]李东平.过程评价实现语文教学纵向激励[J].教学与管理,2016(21):116-118.

魏亚平,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柏林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情景交际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