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础包”建设研究

2021-06-02蒋晓雷侯同江耿祥玉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系职业

蒋晓雷,侯同江,耿祥玉

(1.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2.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1]这些精神,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人民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我们应以此为指南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基础。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职能就是社会发展动力的“蓄能池”、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资源就像是泉源丰富的“丹江库” 、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架构就像结构开放的“互联网”。现代职业教育的“蓄能池”“丹江库”“互联网”共同构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包”。加强 “基础包”的建设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非常重要,也很迫切。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础包”构成

面对职业教育“体量大而不强,产教合而不深,体系不够完善,职教吸引力有待增强”[2]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职能、基础资源、基础架构三个方面来破解职业教育瓶颈,构建满足新时代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3]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职能就是要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撑,要服务于全民学习,为在职人员再充电服务,为全民创新创业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服务,用富有活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为社会发展蓄能充电。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职能就是社会发展动力的“蓄能池”。为此,现代职业教育要有源源不断的巨量的活水资源——“丹江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架构也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是节点丰富、内联外引、对外开放的“互联网”。社会发展动力的“蓄能池”、 泉源丰富的“丹江库”、结构开放的“互联网”,三者共同作用构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包”。

(一)现代职业教育应当是社会发展动力的“蓄能池”

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现代职业教育应尽量放低入学门槛,尽量接纳有意愿学习的学生。不论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还是已经在岗的职工;不论是青年还是中老年,不论专职学习者还是半工半读的人群,只要想学习,愿学习,就可以报名入学。这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平台,为社会发展动力构建了“蓄能池”。

“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因此,就应该为广大民众全面提供“想学就学”的便利与平台。同时,作为政府和职业教育部门要大力倡导、积极引导、多方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学习。人们重视学习,不断更新理念和科技知识,不断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技能,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也是创新性、学习性、发展性社会的重要体现。在当今快速进步的社会,就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机制,就要不断地提升社会大众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不论是刚毕业的初中生,还是已毕业的大学生,抑或是已参加工作的职工,甚至是已离退的人员,只要需要充电、需要蓄能,我们都要大开绿灯,为他们积极提供学习平台,以便为社会发展增加动力。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建成社会发展无尽动力的“蓄能池”。

(二)现代职业教育应当有泉源丰富的“丹江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丹江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汇聚了丰富的山泉和不尽的活水源头,北上1432公里,每年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四个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一期工程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现代职业教育也应当有这样的国家战略工程,也应该有这样的“丹江库”,也应该有这样的网络平台。这个平台,不断汇聚如泉涌现的创新资源,不断更新技术前沿的信息咨询,不断发布市场潮头的需求分析,不断丰富多种形式的教学课件,使国民大众更方便地获取各种知识、汲取各种营养、丰富各种联想,为创新创业增添活力与动力,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源头活水”,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动力澎湃的发动机。

(三)现代职业教育应当是结构开放的“互联网”

当下是一个结构开放、接口难以计数的互联网时代,因此,才会有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呈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是一个结构开放、接口众多、节点可控的“互联网”。通过教育机构或教育平台吸纳世界各地的有用信息,并将自己的成功与感悟分享到世界各地,这既是大国教育的胸怀,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需求。美国的社区学院不但对美国公民开放,也对国际开放,低门槛,低收费,招收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这样做的好处,不但有利于美国文化的传播,还可以通过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将美国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国,扩大美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将收集的世界各国的教育及文化信息进行梳理加工,充实自己。“2049年,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中心,中国的标准将成为世界的标准。”“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国。”“中国版的教材,汉语发音的教材能够走向世界。” ……陈宝生部长在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会上的讲话鼓舞人心,振奋人心,同时也是在提醒我们,现代职业教育更要具备积极的心态和开放的胸怀。建立一个结构开放、接口众多、节点可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这既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需求,也是建设世界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础包”建设

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教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在与社会各种教育资源的融合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还要重视“基础包”的建设,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政府统筹,将职业教育建成社会动力“蓄能池”

现代职业教育“蓄能池”建设需要统筹安排。把现代职业教育建成一个巨大的能量池,可充可放,联通周边各种社会职能,起到直供、调节、补充、促进的作用。借鉴美国做法,搭建中高职与本科院校、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学生成长互通立交桥,增强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相互融通,增强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相互融通,增强职业教育与从业资质的相互融通,增强职业教育与就业的相互融通,增强职业教育与升学的相互融通,增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相互融通,增强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相互融通。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安排,构建职业教育与周边职能全方位的融通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职业教育与周边只能全方位融通体系

由图1所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征信体制,建立互融互通的基石

这种融通体系的构建需要一个相互信任的基础,需要政府主导,行业、社会、其他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参与,彼此信任,完善一系列的规章、标准,并严格执行,数据相互采信,证件互认互通。

2.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互融互通的建设

如扩大本科院校招收中高职院校学生份额,实行名额分配办法,招收一部分中高职学生;增加中职起点升入本科院校和高职专升本的比例;把普通本科乃至重点本科高校计划拿出3%-5%用于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试点并推广中职“3+4”;开展“2+3”中高职和“2+3+2”中、高、本教育衔接;继续做好“3+2”和五年一贯制中高职立交桥;建立灵活的学分制,完善学分互认互通体系,不断打通职业院校学生的升学渠道。

再如,鼓励并支持职业院校灵活开发培训项目和课程;积极参与老年人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

县、区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比较薄弱,且发展极不平衡,要加大县、区级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检查督导力度,重点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县区产业发展的能力。如探索县区职业学校及专业布局,围绕县区重点产业规划和发展趋势,研判县区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结构、数量、规格和质量的要求,贴近市场设置专业,聘请技师做教员,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3.现代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同步,增强职业教育权威

强化现代职业教育,坚持从业资格准入制度。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和从业资格证书核发是分离的,职业学校无权核发资格证书,核发资格证书的机构又不从事职业教育,这种不同步,消减了职业教育的权威性和吸引力,不利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将职业资质证书核发权限移交给职业院校,由职业院校直接培训、考核、发放,承担全部责任,包括社会诚信责任,使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同步,这既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能促进职业教育规范发展,并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和政府相关机构的相互融通。

4.建立灵活互通的学分制体系,扩大学生学习选择面

建立灵活互通的学分制体系,使得不同类别职业院校之间的学分能够互认,使得企业实践与职业院校培训之间的学分能够互通,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校企融合,实现工学交替,培养优秀工匠型技能人才,有利于“做好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职业生涯之间的沟通、衔接,为学生多次选择、多样选择以及校园和职场之间灵活转换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2]。这就需要开发基于行业、企业和第三方社会评价参与的学分制标准,研究制订一套灵活互通的学分制体系,同时,先选择一些专业和若干所不同类型的院校开展试点工作,等等。

(二)多方参与,为职业教育搭建泉源丰富“丹江库”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与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分不开的,除了本校的资源外,社会资源也非常广泛。如政府平台的支撑、社区资源的利用、丰富的网络课程及大量的学习培训项目。我们为现代职业教育搭建“丹江库”,也必须多方参与,共同努力。

1.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资源融合机制

政府出台支持政策,融合相关资源,如体育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事业及文化场所,与所在区域的职业院校有机结合,更好地为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提供便捷服务和相关支持;融合地方资源,建立校企共育的促进机制,鼓励校企深度融合,鼓励工学交替,鼓励企事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到院校兼职,鼓励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或参与企业项目;支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专业建设;政府的培训项目要交给职业院校去做;鼓励企业的培训项目进校园;等等。

2.加快国家和省级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鼓励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及社会团体建设富有特色的资源平台。加快建设融合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平台,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免费为职业院校提供服务与支持。各平台都要及时发布各行业的前沿信息,包括各种观点、理念、研究方向与进展等等。

(三)内联外引,将职业教育建成开放结构“互联网”

2017年,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推进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发展新目标:到2035年,“职业教育要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真正成为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国际标准的建设者、国际资源的提供者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协同者”。要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就必须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就要建设结构开放的职业教育“互联网”。

1.建立接口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为职教“互联网”增加节点

(1)增加职能节点。美国社区学院办学层次全,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短期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及考试、社区各类特色服务培训及国际教育等一应俱全,但是,我国主要是学历教育。我国各级政府可以借鉴美国经验,赋予职业院校更多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职业院校的功能和效益,增加职业院校职能节点。

(2)增加专业节点。美国社区学院只要社区有需求,学院就有相应专业,专业设置比较灵活。我们可借鉴此经验,开放专业设置,简化审批程序,只要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只要区域社区服务需要,甚至只要企业有特殊需求,就允许职业院校申报并开设新专业(可先行开设,逐步完善),以增加职业院校专业节点。

(3)增加服务节点。重视老年人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如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养学结合”的项目和教材,开展社区服务培训项目,等等。

(4)增加终身学习服务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是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出的伟大使命。现代职业教育要建立并开放多个接口,如网络教育接口,各级学校教育接口,国学修养培训接口,兴趣爱好交流接口,等等,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便利。

2.扩大国际交流,为职教“互联网”增加世界节点

美国政府非常支持国际教育及国际交流,有的社区学院招收有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我们的职业院校也完全可以在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大展风采,采取多种模式实现这种合作和交流。如扩大职业院校与美、德、澳、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对外开放,与国际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办学,建立长效交流机制,等等。

三、结语

社会发展动力的“蓄能池”,源泉丰富的“丹江库”,节点众多、既开放又可控的“互联网”,构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包”。“基础包”建设是必要和急迫的,是需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内联外引才能建设好的国家工程。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体系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