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湿预处理对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2021-06-01程玲揭敏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包率手术器械合格率

程玲,揭敏

(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 消毒供应室,广东 中山,528430)

保湿预处理是滞留器械清洗前的重要环节,2016年制订的WS 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行业标准中就提出了关于保湿预处理的相应要求[1]。但是,中国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并非24 h制,无法对手术室使用的器械及时回收并清洗,导致最终的清洗效果不佳[2]。而有效的保湿预处理方法可以清除器械上附着的有机干涸物,提高清洗质量,防止二次感染和生物膜的形成。前馈控制即在事件未发生前,通过收集、整理已有资料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偏差的控制技术,目前已引入医院护理工作中,但关于手术器械的研究相对较少[3]。本研究将前馈控制理念融入保湿预处理中,探究其对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效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2020年6~9月手术室23:00滞留至第2天7:00的隔夜的300件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分为对照组(150件)和观察组(150件)。对照组手术器械平均放置时间(8.43±0.46)h,包含平面类器械、管腔类器械、带孔或有齿器械,各50件;观察组手术器械平均放置时间(8.37±0.51)h,包含平面类器械、管腔类器械、带孔或有齿器械,各50件。本研究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包含3M70508 BMEC全能高效多酶清洗液(上海聚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70508-M,500 mL×10瓶/箱),超声波清洗机(深圳市洁盟清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JM-03D-45/80),医用硬质灭菌容器/灭菌盒。

1.2 保湿方法

1.2.1 常规保湿处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湿处理。工作人员在手术结束后,将手术器械拆分为单独的零件,并浸入手术后剩余的洁净无菌0.9%氯化钠溶液中浸泡5 min,去除明显污渍,取出后喷洒专用保湿剂进行保湿预处理。对于污染严重的器械部件,将其再次放入含有适量多酶清洗液的25 ℃温水中,并确保各器械部件能完全浸入其中,浸泡时间不多于5 min。所有手术器械达到浸泡时间后,均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次,将手术器械放入清洗机内清洗。

1.2.2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湿预处理 观察组采用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湿预处理。

1.2.2.1 风险评估 经分析发现,本院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预处理存在以下问题:① 手术器械清洗时不能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导致出现院内交叉感染;② 手术器械预处理时不能结合手术器械的特点加入合适配比的酶,易出现二次污染;③ 清洗操作不当,导致手术器械的临床使用效果降低,缩短手术器械使用寿命;④ 灭菌时未对器械进行合适的分组,使得灭菌效果降低。

1.2.2.2 成立小组 成立前馈控制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主要负责人,余下成员包含1名清洗质量控制护士和1名保湿预处理方法带教护士。质控护士负责监督、控制手术器械保湿预处理的质量;带教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对消毒室护士进行手术器械保湿预处理培训、考核;护士长负责最终质量的验收,存在的问题及后期改进建议的提出。

1.2.2.3 人员培训 邀请保湿凝胶生产商入院培训,以确保隔夜手术器械预处理人员能严格按照保湿凝胶使用方法,对手术器械及时进行有效的预处理。所有手术器械预处理人员均参加培训考核。前馈控制小组严格把控清洗质量,详细分析手术器械复洗原因,并将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记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

1.2.2.4 建立流程 建立标准工作流程,并要求隔夜手术器械预处理人员严格遵循流程。对于清洗难度大的手术器械,清洗之前需将器械分类,然后依据器械污染程度首先使用不同浓度的3M70508 BMEC全能高效多酶清洗液处理,然后采用专用清洗刷刷洗,最后使用超声波清洗机,精密仪器无需机洗。清洗完成后,由质检护士检查清洗质量,对于合格的手术器械进行分类包装,放入医用硬质灭菌容器/灭菌盒,并定期检查保湿凝胶数量和胶体标识。

1.3 观察指标

① 湿包率:采用目测法判断湿包率。判断标准为,包裹不完全防水时,测试胶带或器械外部可见明显潮湿,或内层包裹内物品上有水滴;当包裹打开使用时是潮湿的。上述判断标准中,出现其一即为湿包。② 合格率: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和细菌检测法确定合格率。ATP生物荧光法检测选用3M Clean-Trace 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明尼苏达矿业及机器制造公司,型号:NG3)检测器械表面残存的微生物,灵敏度为10~15 mol ATP,范围为0-999999 RLU。RLU≤150代表阴性,即合格。细菌检测法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法国)检测手术器械表面的微生物残留。合格标准为≤20 cfu/件,且无任何致病菌。③ 外观情况:采用目测法联合放大镜观察法查看每件完成清洗的手术器械,观察其表面光亮度,以及血渍、污垢、锈斑的残存情况。④ 清洗质量:采取自拟清洗质量评分表对手术器械清洗前后的清洗质量进行评分,共4个版块,各25分,评分越高表示清洗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种处理方式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湿包率

观察组的湿包率为0.67%(1/150),低于对照组的4.67%(7/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P=0.032)。

2.2 2种处理方式下不同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

观察组在2种检测方法下平面类器械、管腔类器械、带孔或有齿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种处理方式下不同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比较[例(%)]

2.3 2种处理方式下手术器械清洗后外观情况比较

观察组器械清洗后外观光亮度高于对照组,血迹、锈斑、污渍及水垢残存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种处理方式下手术器械清洗后外观情况比较[例(%)]

2.4 2种处理方式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清洗前,2组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清洗后,2组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评分均高于清洗前(P均<0.05),且观察组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种处理方式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长时间滞留的手术器械由于各种原因在使用后不能及时回收至消毒中心进行清洗灭菌,会使得后期清洗成本增加,而且手术器械表面滋生大量微生物,最终致使器械有效使用期缩短。手术器械的保湿预处理不仅保障了器械的使用效果,还避免了医源性交叉感染。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器械在前馈控制理念的指导下采用保湿预处理后,湿包率为0.67%,低于对照组的4.67%(P<0.05),这与孙振法等[4]的研究结果类似。由此提示,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湿预处理可以保障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分析本研究所得结果,在前馈控制理念指导下,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并要求所有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所有的器械均多次进行质检,保证了手术器械取出时的干燥性,降低了湿包率。同时,硬质容器的使用也是湿包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5]。与此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2种检测方法下各类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这与周四萍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提示,前馈控制理念指导下的保湿预处理工作保障了手术器械清洗的效果,改善了清洗质量。分析原因为,前馈控制技术通过模拟长期滞留手术器械所处的环境对其进行清洗风险评估,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用多酶碱性清洗保湿剂将器械表面的有机物及时分解,以免其形成难以清洗的生物膜。同时,前馈控制小组的建立帮助手术器械使用者明确了手术器械保湿预处理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正确的预处理方法,有效保障了手术器械清洗的合格率[7]。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器械清洗后外观光亮度高于对照组,血迹、锈斑、污渍及水垢残存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清洗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由此提示,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湿预处理可以保障长期滞留手术器械清洗后的外观和质量。分析其原因在于,本研究对长期滞留手术器械首先进行了预冲洗,然后喷洒保湿凝胶,最后密封保存,避免了污染物在器械表面凝固,最终保障了手术器械清洗后的外观和质量[8]。

综合可知,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湿预处理可以提高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清洗质量,降低灭菌时的湿包率,提高手术器械清洗的合格率,保障了手术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包率手术器械合格率
IP网络传输下的4K超高清视频质量监测分析
支持向量机的船舶网络丢包率预测数学模型
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工作进行一体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标准化手工清洗操作流程研究
一种基于喷泉码的异构网络发包算法*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基于改进BBR的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