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低年段学生在绘画中的构图意识

2021-05-27樊丽雯

教育界·A 2021年5期
关键词:重要性策略

樊丽雯

【摘要】低段学生在绘画时并没有构图意识,使得整个作品经常会出现大量留白的情况,影响了整个作品的美感。这和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文章对培养低段学生的构图意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低段学生在绘画构图中较为常见的模式,提出了培养低段学生绘画构图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绘画构图意识;重要性;策略

一、引言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有着较为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喜欢各种颜色的图画。但是低年龄阶段的儿童和成年人存在一定的差别,其在作画时并不会拟定较为缜密的构图计划,往往很多绘画都来源于自身思维的引导,在作画时较为随意。这导致很多小学低年龄阶段学生的绘画作品中出现过于偏向上、下、左、右而空缺地方较大的情况,影响了整个绘画的效果。如果过多限制学生构图,直接传授学生构图的方法,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地引导,逐步培养低年龄阶段学生的构图意识,提升学生绘画的效果。

二、培养低段学生构图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低段学生的构图意识,首先能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在绘画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审美与情感等获得了快速发展。在绘画环节,学生感受到了温暖、愉快的氛围,尤其是在培养构图意识中,学生的态度与情感不断得到優化,对于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养低段学生的构图意识有利于学生合理地布置绘画的空间。低年龄阶段的学生年龄大概在7~9岁之间,思维能力差,缺乏构图意识,正处于涂鸦期向概念期过渡的时期。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基于想象创造绘画,还应该教会学生认识并将图形用简单的直线、曲线等进行表达。当学生具备了构图意识之后,便可以有效控制整个绘画空间,表达出一幅作品同一个趋势的形态,整个画面感就会更加丰富。

再次,养低段学生的构图意识有利于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在一幅作品中,构图意识不仅决定了艺术作品空间的美观性,而且和整个作品内容息息相关。学生具备了构图意识,便可以很好地通过绘画诠释一幅完整的作品,提升绘画教学质量[1]。

三、低段学生在绘画构图中较为常见的模式

(一)零乱式构图

零乱式构图,即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将脑海中所出现的各类形象在画面中随机进行展现,所展现的各个形象之间并没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而是散落在画面的各个角落,画面没有前后上下之分,只要哪里有空缺的位置,学生就会将自己脑海中的形象画出。之所以会出现这类构图法,和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我意识较为强烈有很大的关系。小学生还未形成画面垂直定向的概念,往往不知道定向绘画,一般都是根据自我的需要进行绘画。

(二)并列式构图

这是在小学低年龄阶段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一类构图方式。通常学生会将物体的形象在画纸中进行罗列,如罗列在底部,且整个形象呈现出水平或者垂直型的排列。如将小鸟、太阳画在整个画纸的上方,小草、建筑画在下方,整个绘画中缺乏前后以及大小的合理规划,各个形象之间就像是列举,并不具备层次感,也无法展现出主题。但是也间接反映了学生已经具备了空间关系的模糊意识,可以在画面上确定上下两个区域。对于并列式构图而言,学生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空间意识和整体布局的概念。

(三)遮挡式构图

遮挡式构图是一种较为超前的构图能力,往往抽象思维、观察事物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够达到这类水平。从并列式构图可以看到,学生所呈现的图像之间并不会出现相互遮盖,往往会将自身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物体在同一张图画中进行呈现。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物体和物体之间必然会存在一种遮盖的现象,这就是遮挡式构图。低年级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并没有这么仔细,也无法掌握空间立体间的关系,往往只有少部分学生会产生这类构图的意识[2]。

(四)中心式构图

儿童年龄比较小,其发展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且在绘画时展现出较为夸张的特点,这是出现中心式构图的原因。中心式构图方式,就是学生在画板的中间将所需要展现的主体形象画得非常大,且在主体形象的周围将一些次要的形象进行展现,直至将整个画面画满为止。从画面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整个绘画的中心看似非常平衡,主体效果也很强,但是整体的构图非常呆板。

四、在绘画中培养低段学生绘画构图意识的策略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作画

对低年龄阶段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主要就是鼓励学生将脑海中的事物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展现,通过多样化教学的引导,优化展现的形式,提升低年龄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让学生进行绘画展现的前提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作画。很多学生在绘画课堂中由于学习氛围等因素制约,不敢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想法,生怕画错被教师批评,这必然会影响绘画课程的有效开展。因此,美术教师要放低姿态,和学生做朋友,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绘画时间,并积极地鼓励学生。在每次绘画之前,教师要求学生下笔时先构思,在构思非常清晰和完整之后,再进行创作,尽量突出整个绘画的主题,让画面较为完整、美观、饱满。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幽默的方式展现出一些过空、过为零散的作品,让学生试着赏析,避免构图的不合理[3]。

(二)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为学生的良好创造打下基础

观察是提升低年龄阶段学生绘画水平的一个关键措施。学生只有具备观察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将所见、所闻、所感融入作品中,提升整体构图质量。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各个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并教会学生观察的基本方法,同时可以将所观察的事物融入整个作品中,提升作品的质量。

例如在学习“难忘夏天”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述暑假中较为有趣的经历,在整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展现,激发学生参与美术课堂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夏日的炎热,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天气、颜色、人们的穿着、人们的避暑方式,了解夏天和其他季节存在的差别。观察结束之后,教师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夏日活动图,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分享的过程就是学生建立完整构图的环节。最后,学生在画纸上绘画出所观察的完整事物。此时学生的作品构图就会有主题,更加完整。

(三)多样化的构图练习模式,增强低段学生构图意识

1.形象组合分布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在绘画构图中,较为重要的元素就是形象分布,其反映的是一幅图画中各个形象以及位置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不同的分布,展现的就是学生不同的空间概念与水平。想要提升学生的整体空间绘画能力,就要让学生处理好绘画中各个形象的主次关系。对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形象组合分布训练,在多次训练的过程中增强画面的完整感。

例如在学习“雪”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设置雪、雪人、天空中下的雪、穿着棉袄的孩子等形象,让学生基于自身对生活中下雪场景的了解,将这些形象合理地组合到一幅画中,展现出一幅完整的下雪天的画面,同时为该画面设置相应的背景。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一种整体构图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2.同一主题的重复绘画,增强图画元素分布的科学性

所谓的同一主题的重复绘画,就是教师让学生基于所布置的主题进行多次绘画,在多次绘画的过程中了解之前绘画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地进行优化,增强整体的构图意识。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便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盘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美丽的盘子”这一主题重复画三次。第一次绘画后,让学生说出这幅画的主题、表达的内容,认为画得比较好的地方以及不足的地方;第二次绘画不允许学生参考前面一幅图,继续绘画,依旧问学生同样的问题。通过来回反复训练与评价的方式,优化学生的整体构图意识,促使其积极修改,详细描绘,直至整个绘画较为合理为止[4]。

(四)融入构图欣赏活动,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

当学生具备了构图的思想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些画家的作品进行欣赏。当然,在挑选作品时要科学合理,符合低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在鼓励学生欣赏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对整个构图进行分析。在每一个构图旁边写出该绘画的主题、构图的方式,通过视觉冲击以及不断思考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构图意识,提高构图能力。

例如在学习“雕泥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浮雕艺术,感受浮雕艺术的多样化,内部花鸟、动物的布局,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说出对整个构图的想法。在不断分享和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

五、结语

在小学低年龄阶段培养学生的绘画构图意识,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但是由于低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教师不能直接将构图的方法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例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创作;通过引导,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采用形象组合分布训练以及同一主题的重复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构图意识;也可以融入构图欣赏的活动,为学生构图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王晨晨.小學低年级学生构图能力培养策略探微[J].新课程导学,2019(12):31.

杨珍珍.论如何培养低年段学生在绘画中的构图意识[J].学周刊,2017(06):170.

卢山.浅谈低年段儿童构图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50.

魏银娣.3-6岁儿童绘画构图特点分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08):46.

猜你喜欢

重要性策略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我的手机在哪?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无敌上上签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