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市海沧区7~8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2021-05-24蔡艺英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磨牙甜食独生子女

蔡艺英

厦门长庚医院口腔科 (福建 厦门 361026)

7~8岁儿童正处于恒乳牙交换时期,第一恒磨牙是换牙期儿童最早萌出的恒牙,因其尖窝多、■面形态复杂、使用时间长、萌出早,而儿童刷牙不彻底且口腔健康意识差,导致第一恒磨牙是患龋率最高的恒牙,因此儿童期第一恒磨牙的龋齿防治意义重大[1-2]。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47名7~8岁儿童进行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以期对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的7~8岁儿童为厦门市常住人口,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厦门长庚医院接受口腔检查的247例7~8岁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童129名,女童118名;城镇户口121人,农村户口126人。

1.2 方法 采用《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3]的口腔检查方法进行龋病检查,于人工光线下采用CPI探针、平面口镜等进行检查,问卷由护士统一发放,后由专业医生对问卷内容进行详解,并叮嘱注意事项,如儿童及家长对问卷有疑惑再一对一进行解答。

统计所有进行口腔检查儿童的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通过问卷获取其饮食情况、口腔卫生情况、家庭情况等信息。

1.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软件统一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其中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相对风险OR值越大,表示相关因素危险程度越高。P<0.05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 厦门市海沧区7~8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19.03%,女童患龋率(22.88%)高于男童的(15.50%,P>0.05),非独生子女患龋率(23.61%)高于独生子女(12.62%,P<0.05),农村患龋率(24.60%)高于城镇(13.22%,P<0.05)。见表1。

2.2 第一恒磨牙患龋多因素分析 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变量包括:饮食情况(吃甜食次数、睡前喝牛奶次数)、口腔卫生情况(每日刷牙次数、是否使用含氟牙膏)、家庭情况(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学历)。将是否患龋作为因变量,以上述单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进行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吃甜食次数、每日刷牙次数、父母学历均为发生龋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1 7~8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

表2 赋值情况

3 讨 论

7~8岁儿童正处于乳恒牙交换阶段,最早萌出的第一恒磨牙牙髓腔宽大、牙本质小管粗、髓角位置高,这些结构特点使其患龋后进展迅速,极易累及牙髓,且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口腔健康意识薄弱,刷牙不彻底、饮食习惯不佳导致好发龋病。许多研究学者发现,影响患龋率的因素众多包括常见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外,还与家庭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4]。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厦门市海沧区7~8岁的247名儿童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19.03%,女童患龋率高于男童,非独生子女患龋率高于独生子女,农村户口患龋率高于城镇户口;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吃甜食次数、每日刷牙次数、父母学历均为发生龋病的独立影响因素。与秦丹[5]的部分研究成果有一致性,分析原因为,女童患龋率高可能与其爱吃甜食与零食有关。独生子女受到全家人的关注,家长能更好监督患儿刷牙,而非独生子女被分散了关注力,监管可能较差。城镇人口医疗条件更加完善,较农村保健意识更高。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口腔健康意识更高,儿童没有成年人的健康意识,良好的清洁口腔习惯及饮食习惯对牙齿健康至关重要,这些都需要家长的监督与指导。所以吃甜食次数、每日刷牙次数及父母学历可直接影响儿童患龋率及口腔健康。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为横断面研究,代表性有限,今后需进行更加大量广泛的纵向研究。

综上所述,厦门市海沧区7~8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19.03%,且与家庭及社会因素息息相关,经常吃甜食、每天不刷牙、父母学历低均为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的危险因素。

表3 第一恒磨牙患龋的Logistics多因素分析

猜你喜欢

磨牙甜食独生子女
常吃甜食,身体会发生4个变化
磨牙
当机立断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半颗牙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爱吃甜食的火柴
几种春节保健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