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地区24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水平检测结果分析1

2021-05-24鞠双双韩江姗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2期
关键词:自发性尘螨孵育

黄 菲,刘 钊,鞠双双,韩江姗,冯 波

(禹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251200)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为瘙痒剧烈,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诊治和预防该病的关键仍然是尽早明确过敏原并避免继续接触。受地理环境、气候差异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区域间过敏原的分布不尽相同,笔者对山东德州地区24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常见过敏原及总IgE水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该地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防治工作提供线索和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皮肤科门诊的24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诊断标准:全身反复起红斑和风团,伴有瘙痒,病程持续超过6周[1]。其中男117例,女128例,年龄6个月~82岁,平 均(33.48±20.06)岁,病 程6周~15年,平均(2.36±0.81)年。排除标准:①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② 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慢性严重感染、糖尿病、精神病。

1.2 仪器与试剂 应用深圳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酶免仪URANUS AE65款和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捕获法),定量测定总lgE抗体(tIgE)和吸入组及食入组20种血清过敏原特异性lgE抗体(sIgE),其中包括屋尘螨(D1)、粉尘螨(D2)、猫上皮(E1)、狗上皮(E5)、屋尘(H1)、蟑螂(I6)、交链孢霉(M6)、柳树(T12)、普通豚草(W1)、艾蒿(W6)、花生(F13)、大豆(F14)、牛奶(F2)、螃蟹(F23)、虾(F24)、鸡蛋(F252)、牛肉(F27)、鳕鱼(F3)、小麦面粉(F4)、羊肉(F88)。

1.3 方法 抽取受检者静脉血5ml,静置0.5h以上,3 000r/min离心10min后分离血清,4℃保存,于当天或2d内检测sIgE和tIgE,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方法进行。① 样本孵育:在反应孔中加入sIgE:50μl标准品/质控、样本(无需稀释);tIgE:50μl标准品/质控、样本(1∶10稀释),(20~25)℃,1h后,清洗样本。② 抗原孵育:在反应孔内加入sIgE100μl生物素化抗原,标准品加抗IgE抗体-生物 素,质 控 加D1;tIgE:100μl抗IgE抗 体-生 物素,(20~25)℃,1h后样本清洗。③ 酶结合液孵育:在反应孔内加入10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链霉亲和素结合液,(20~25)℃,30min后清洗样本。④ 底物孵育:在反应孔内加入100μl底物液,避光孵育(20~25)℃,30min。⑤ 终止反应:在反应孔内加入100μl终止液。⑥ 判读结果:450nm、620nm处测定吸光值。⑦ 结果计算:软件计算四参数法拟合曲线。

1.4 结果判读 遵循国际惯例,总IgE>60IU/ml为阳性。根据sIgE浓度(IU/ml)将结果分为(0~6)级:0级,slgE<0.35IU/ml;1级,slgE为(0.35~0.70)IU/ml;2级,sIgE为(0.70~3.50)IU/ml;3级,sIgE为(3.50~17.50)IU/ml;4级,slgE为(17.50~50.00)IU/ml;5级,sIgE为(50.00~100.00)IU/ml;6级,slgE>100IU/ml,其中(1~6)级为阳性,0级为阴性。

1.5 统计学处理 245例患者的检测结果按过敏原种类和阳性反应级别进行资料整理,用SPSS 16.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IgE与特异性IgE的阳性数量分布 245例受检者中总IgE<60IU/ml者123例(50.20%),>60IU/ml者122例(49.80%),slgE阳 性 者 共103例(42.04%),阴 性 者142例(57.96%)。tIgE、sIgE都阳性者68例(27.76%),tIgE阳性而slgE阴性者54例(22.04%),tIgE阴性而sIgE阳性者35例(14.29%),两者都阴性者88例(35.92%)。见表1。

表1 总IgE与特异性IgE的阳性数量分布(n,%)

2.2 特异性lgE阳性反应数量分布 阳性病例吸入组中阳性率的前两位是粉尘螨(D2)36例(14.69%)及屋尘螨(D1)35例(14.29%),显著高于吸人组过敏原平均总阳性率(5.47%)(P<0.05)。食物组中鸡蛋(F252)阳性者最多,为31例(12.65%),显著高于食物组平均总阳性率(3.675%)(P<0.01)。见表2。

2.3 不同年龄过敏原比较结果 小于2岁儿童共12例,鸡蛋(F252)过敏最多有8例(66.67%),其次是牛奶(F2)2例(16.67%)。(2~14)岁儿童共37例,前五位过敏原分别是鸡蛋(F252)10例(27.03%)、小麦面粉(F4)6例(16.22%)、牛奶(F2)5例(13.51%)、粉尘螨(D2)4例(10.81%)、屋尘螨(D1)3例(8.11%),显著高于该年龄组平均水平(5.13%);>14岁前五位过敏原分别是屋尘螨(D1)32例(16.33%)、粉尘螨(D2)32例(16.33%)、艾蒿(W6)15例(7.65%)、鸡蛋(F252)13例(6.63%)、小麦面粉(F4)12例(6.12%),显著高于该年龄组平均水平(4.36%)。具体见表3和表4。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CU)在正常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1%,并且发病率不断增长[2]。在本次研究中,总IgE、slgE中有1项是阳性者占受检者的64.08%,进一步证实与免疫相关的慢性荨麻疹主要是由Ⅰ型变态反应引起的,IgE介导的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以组胺为主的炎性介质是CU发病的关键环节。还有少部分患者虽然显示总IgE阳性,但未能检出过敏原,可能与自然界过敏原种类繁多,而检测试剂所选择的过敏原有限有关。

表2 特异性lgE阳性反应数量分布(n,%)

表3 不同年龄层吸入过敏原结果(n,%)

表4 不同年龄层食入物过敏原结果(n,%)

每种过敏原所诱导产生的sIgE都不相同,它存在于人血清或血浆中,是机体过敏程度的客观指标。不同过敏原在过敏性疾病患者群体中的阳性率随着性别、民族、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因素的改变而表现出差异性变化[3]。在20项常见过敏原中阳性率的前两位是粉尘螨(D2)、屋尘螨(D1),与国内其他研究[4、5]的发现一致。食物组中以鸡蛋(F252)过敏者最多,其次是小麦面粉,可能与本地饮食习惯有关,山东德州地区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平时以面食为主食,乳类及海鲜食用较少。

在不同年龄层过敏原比较中可以看到,<2岁儿童以鸡蛋、牛奶等食物过敏为主,(2~14)岁儿童过敏原排在前面的是鸡蛋(F252)、小麦面粉(F4)、牛奶(F2)、粉尘螨(D2)和屋尘螨(D1),>14岁主要是屋尘螨(D1)、粉尘螨(D2)、艾蒿(W6)等吸入性过敏原为主。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相关数据比较发现,虽然慢性荨麻疹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各年龄段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明显,表现为低龄患者多为食物过敏原阳性为主,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展为吸入过敏原致病为主,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免疫功能的完善、过敏原接触途径和程度不同及过敏原耐受而导致[6]。山东德州地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分析结果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及指导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自发性尘螨孵育
扳机日血清雌激素不同水平时授精前后卵母细胞孵育时间对短时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全血标本孵育时间及温度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
用课程“孵育”会“发光”的教室
跟螨虫在家做伴
告别浪漫“螨”屋
数码
军事电子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孵育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