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电大微课制作模式初探

2021-05-18卢保琅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辅导教师基层微课

卢保琅,王 毅

(邢台广播电视大学, 河北 邢台 05400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吸引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微课作为互联网+ 教育的模式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胡铁生首次提出了“微课”概念,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微课作为一种以短视频为载体的知识脉冲,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受众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操作实现“秒懂”,符合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开放教育学生移动化、碎片化和个性化学习,同时也对开放教育教师微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开发建设高质量实用性的微课,对电大开放教育特别是基层电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基层电大微课制作的意义

1.为学生移动化学习提供高质量服务

随着国开学习平台的上线使用,学生在移动端学习越来越普遍,传统面授直观教学演示和集体讲解的方式逐渐转变为在线个性化辅导答疑,师生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和论坛在线讨论等方式进行互动。这些新情况促使广大基层辅导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进行在线辅导,对课程学习方面和平台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指导和解答。面对一些重复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一种高效服务方式即制作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导学微课应运而生,以直观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对开放学习方式和考核形式等问题实现“秒懂”,从而发挥好辅导作用,引导学生使用平台资源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2.微课教学实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积极推进微课教学除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微课的敞开式模式促使广大教师从具体管理和服务等其他工作回归到教学实践当中,促使教师重新重视课堂设计的完善和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2]近年来,国开总部越来越强调课程资源建设质量,荆德刚书记也多次强调开放教育微课教学的意义。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基层电大也应重视微课制作,为广大教师的微课制作提供设备和技术指导,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探索微课制作模式,营造微课开发制作的优良环境。

二、基层电大微课制作的可行性

1.基层电大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市县基层电大教师长期处于教学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更加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程辅导和学习服务,因此导学类微课能够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和制作,提高课程吸引力。同时,基层电大教师还是国开各学习和管理平台的实际使用者,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可制作成各类实操指导类的微课,提供给县级教学点等有需求的教师学习使用。

2.基层电大具有微课制作设备和技术支持

目前许多市级电大都建有高清录播室和标清录播室和云教室,配套有标准化录制教室、摄像追踪服务器和非线性编辑服务器、无线麦、调音台、三机位高清摄像头、笔记本电脑等可用于微课制作的相关专业设备,软件主要为Office2010(主要使用Word 和PPT 演示文稿)、Focusky 动画演示大师、EV 免费录屏软件等。后期制作常用的软件主 要 有:Camtasia Studio 9.0、Photoshop、AE、Premiere、会声会影,手机端主要使用剪映APP 等。针对教师个人制作微课技术不足的情况,采用集体培训和由专人负责技术等方式,为教师制作微课提供技术支持。

三、基层电大微课制作模式探索

1.微课制作定位教学辅导和平台管理

基层电大微课设计与制作定位于“实用”和“辅助”,让师生对课程学习、平台操作、考核流程等一看即懂,充分发挥辅助教学和管理的作用。一类是针对学生的课程辅助导学类微课,即根据学生在课程学习与考试和平台使用方面的问题制作辅导类微课,如国开入学指南、具体课程学习辅导(对课程性质、考核方式、时长安排等说明)、学习平台常见问题、学生较为关心的各类考试说明等。另一类是针对市县电大辅导教师和平台管理员的实操类微课,如国开学习平台选课操作、在线形考及评阅说明、教学点平台学籍管理、考务平台考试编排、各类考试服务器常见问题及操作、实用查询小程序设计与制作等。总之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微课,充分发挥辅助作用。

2.成立微课设计制作团队

为破解教师个人微课制作的种种难题,应由主管校领导牵头,协调教务、教学、现教中心等多个业务科室成立微课制作与设计团队,为广大教师制作微课提供支持服务。团队按照职责分工分为三个小组(如图1 所示):教学设计组以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为主,主要负责规范教学设计、进行脚本撰写、美化提升演示文档等工作;摄像制作组以技术教师为主,负责将脚本文本转换为视听语言,完成录像、录屏和后期制作工作;评价反馈组组织资深教授对微课进行评价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反馈意见建议,根据评价反馈情况对微课教学设计和制作等进行修改完善。

图1 微课团队小组及运作模式

3.制定微课制作标准

(1)制定教学设计标准。制定统一格式的微课设计方案表,内容主要包括微课名称、知识点来源、录制工具和方法、设计思路等基本信息和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教学设计内容。做到教学安排合理,选题简明实用,教学设计紧紧围绕重难点,确保教学内容无科学性和政策性错误,教学组织逻辑清晰,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从而达到既定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2)制定技术标准。制定微课时长标准、视频录制和输出标准、音频录制和输出标准,统一命名规则,制作使用统一片头片尾,对微课进行分类存档和管理等。通过统一微课相关技术标准,实现微课在各平台的通用,制作出的微课可直接在公众号和学校网站上使用。

4. 微课制作具体流程——以《国开入学指南导学课》为例

第一阶段:辅导教师向团队提出微课制作申请,填写教学设计方案表并制作PPT 演示文稿,由教学设计组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初审,然后和辅导教师共同修改和完善,对PPT 进行美化提升,撰写拍摄脚本。对刚开始进行开放学习的学生而言,国开入学指南这门课十分重要,详细解答了电大课程如何学习和考试,以及平时需要注意的各种常见问题,教学设计组与辅导教师共同探讨重难点,并对原PPT 演示文稿进行了版式重新设计和美化。

第二阶段:摄像制作组按照脚本对辅导教师讲课过程进行录制和PPT 录屏,并完成后期制作。辅导教师在高清录播教室讲台使用无线麦克和笔记本电脑进行讲解,录制背景为邢台广播电视大学图标,讲台灯光开启到最佳效果,笔记本电脑使用EV 录屏软件开启录制,操作室由摄制组采集高清摄像头信号和笔记本屏幕信号进行同步录制。全部录制完成,将录制视频素材导入非线性编辑器,使用Camtasia Studio 9.0 进行编辑,并加入制作好的统一片头片尾,导出成品。

第三阶段:由评价反馈组对成品进行评价,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评价反馈组对成品提出课程学习导学方面需要再具体等建议,并通过群文件方式发给部分学生收集反馈意见建议,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录制和编辑,最终形成了《国开入学指南导学课》这门微课。

第四阶段:将完善的微课作品放到学校网站和公众号平台进行推广使用,效果反映良好。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对开放课程学习有了充分的了解,一些基础性常识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班主任回答学生重复问题次数大为下降,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指数明显提高。

四、结论

利用基层电大设备资源,采用团队式微课制作模式,合理分工发挥各自所长并形成合力,从而为基层电大一线教师微课制作提供坚实的支持服务。当前基层电大以制作实用型微课为出发点,供广大开放学生、辅导教师、班主任和县级教学点教师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微课制作实践继续加强团队管理,进一步完善微课制作相关制度和政策,不断学习和使用新技术,积极探索微课设计制作新模式,从而进一步做好教学支持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微课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辅导教师基层微课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ow to get relaxed
走基层
More developed,more near-sigh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