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号缸的故事

2021-05-17黄兴波

山西文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扁担岳父红薯

暮秋时节,圆大的红薯撑破地皮露出了鲜润的笑脸。岳父挑着一担荆条篓子来到我家,催促我们早些上山收挖,以免立冬后冻坏红薯。

岳父和我們是村连村的近邻,我和妻子刚结婚那阵儿日子过得比较紧巴,岳父就安排我们每年饲养两头大肥猪助力发家致富。我们村人多地少,岳父就把紧挨着我们村的那一大块坡地种上红薯,让我们养猪。

岳父说:“红薯能喂猪,红薯秧子晒干打成饲料还能喂猪。”

红薯挖完挑回,把地窖塞得满满的,红薯秧在地里晾干把小院堆得山高。秋雨连绵,红薯秧淋湿发霉了喂猪可不行,得赶紧把秧子粉碎成面装进瓦缸里储存,这样不吃潮、不变味,想放到啥时就放到啥时。

岳父在屋里伸着指头点了点:头号缸、二号缸、三号缸能腾出来两个用,屋里地方窄,有大缸也放不下,要是有几个四号缸,见空放着装饲料就好了。

岳父忽然眉梢一展,转过身对我说:“明里我俩去寺弯挑几个四号缸回来!”

我去挑缸?这可是从没干过的苦力活!寺弯是河南地盘,离我们这儿来回六十多里山路,扁担两头挂着两个圆滚滚的不敢碰、不能掉的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看着岳父坚定的目光,我勉强答应说:“行,那咋不行。”

听说我们要去挑缸,邻居同族大嫂对儿子红娃说:“我们家也缺两个四号缸,正好有个伴,你也去挑两个回来卧红薯叶酸菜用。”

红娃比我小五岁,还未结婚,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毛头小伙儿年龄,听了他妈的话,仰着头满不在乎地说:“不就俩缸嘛,一百二十斤的担子我也挑过,没事儿!”

岳父去那儿挑过几次缸,每次都是当天赶回。那天早晨天还黑麻咕咚的岳父就起床了,他把我俩的扁担、绳子准备好靠在门边,不吭不声地坐在堂屋里吧嗒着吸旱烟。母亲喊了我两声,又出去到红娃家院子里,红娃家灯也亮了。

不大会,红娃打着哈欠怀里夹根扁担过来了。这时天已露明,岳父对着堂屋的光亮看了看红娃扁担上挂的绳子说:“有根绳子细了些,回来时走山路怕不稳妥。”红娃妈就赶紧回去找粗点的绳子。

红娃和我一样自小没了爹,他是个大的,后边还有两个小弟弟呢,我现在也算是有个“爹”的人了,和红娃比还算幸福。

我和红娃跟在岳父身后翻山越岭,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叫姚庄岭的大山脚下,仰望山顶炊烟缭绕,上面还住有人家呢。

岳父说:“上到这个山顶再下个长陡坡,就交河南地界了,剩下的几里路都是平路。”我和红娃虽然有了个底儿,望着堵在眼前的这面大山坡心里直发怵:这陡的山,空手都不好走,咋能挑缸啊!

岳父闷声地说:“山这边的人祖祖辈辈挑缸不都是从这儿走的!”红娃妈盼着他挑两口缸回去卧酸菜,我啥也没说了。

我们来到缸窑场,日头已偏正午了,缸窑场里大号缸剩得不多,我们要挑的四号缸还不少。岳父细心地用巴掌拍拍这个缸又挪过身拍拍那个,撅着屁沟仔细地用手指头荡着缸底缸边看有沙眼、裂纹没。选好了我们几个挑的缸,又一个一个用绳子绑牢,岳父挑的那两个四号缸里还外带了两个做黄酒的小坛子。

我们在集镇边上每人买了碗面条刚吸溜完,岳父就催着要往回赶路。两个四号缸不过七八十斤重,红娃挑着缸哼着歌轻快地走在前边。

走到那个陡山坡下,岳父拣了个平处让我们放下挑子,他从来时带的那个挎兜掏出一把细麻绳,把我们每人担子头的缸绳牢牢地绑在扁担上,然后说:“不急啊,我把你俩的挑子挑到坡上面坦和的地方放着,都上去了再一起走。”我和红娃没有推托,红娃就脚跟脚跟在岳父后边先上去了。

岳父就这样气都没喘,连挑了三趟,脑门上汗珠子啪啪往下掉,后背心湿了一大块。

我和红娃勉强上了坡顶,两边肩膀被扁担拉得火辣辣的,红娃早就嚷着要放下挑子休息,怎奈坡陡路窄没个地方搁,只好咬着牙耐着劲往上上。上到坡顶看见一个平处,扔了挑子,就四仰八叉躺在地上叫累。

下坡路比上坡路省力些,坡陡路窄,挑着缸好走不到哪儿。岳父怕摸黑,歇了会就催着要走,下到半山腰,红娃实在顶不住了,找了个处就把挑子往下放,挑子也放得过猛,后面那个缸“澎”的一声碰到了一个大石头堡上。

岳父放下挑子走过去一看,瓦缸从上到下碰了个大裂缝,红娃摊着手妈哎妈唉地叫个不停。岳父走到坡边,扯了几根葛条藤编在一起,把裂缝缸拦腰捆住,又把绳子绑好。剩下了一个好缸,红娃没再叫累,扭扭咧咧咬着牙下坡。

岳父怕红娃那个好缸碰着,几次转过来帮红娃挑,我也是两个肩膀被扁担拉得火辣辣生疼,有个地方放挑子就急着往下放。一路上就这样磨磨唧唧,天黑前我们总算赶回了家。

红娃累得几天没见出来,他妈说:“两个肩膀都破皮红肿了,挑个烂缸回来也没唠叨他。”我也是两条腿硬得站不起来,后脖子疼得不敢挨。

我们家挑回的几个四号缸,主要是装猪饲料用,岳父就把红娃挑的那个烂缸倒过来,用铁丝箍紧再勾上油条灰装饲料,好缸让他们拿去卧酸菜。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有很多城里游客慕名前来旅游,我瞅住商机办起了民宿。

我把老屋里那几口多年没用的四号缸清洗干净,搬在民宿大院里种花养莲,使清新雅丽的民宿大院里又增添了乡村韵味,城里的游客进了大院,好奇地围着瓦缸驻足观赏。

【作者简介】黄兴波,湖北十堰人,作品散见各报刊及网络。

猜你喜欢

扁担岳父红薯
岳父的“五不”养生法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金扁担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熊爸爸的扁担
挑扁担
固执的岳父
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