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近端肌筋膜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

2021-05-14谭林华彭俊敏

吉林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电切术筋膜肌力

谭林华,彭俊敏

(湖南省株洲市三三一医院麻醉科,湖南 株洲 412002)

目前浅表性膀胱侧壁肿瘤的首选治疗依然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切割膀胱侧壁肿瘤时,电切环释放的电流很容易刺激闭孔神经,为保证手术的成功,必须有效预防闭孔神经反射。闭孔神经阻滞就是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远端肌筋膜闭孔神经阻滞仍然存在阻滞不完全的可能性[1]。鉴于此,本研究选择12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近端肌筋膜闭孔神经阻滞的效果进行探讨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取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8月在我院择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 40~76岁,平均(61.26±3.35)岁;ASAⅠ级18例,Ⅱ级42例。 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1~74岁,平均(60.52±2.97)岁; ASAⅠ级20例,Ⅱ级4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ASA 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膀胱侧壁肿瘤,无手术禁忌证;②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个月内使用过影响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椎管内或全身麻醉禁忌证者,下肢神经肌肉病变,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癫痫病患者,严重心肺疾病患者。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远端肌筋膜闭孔神经阻滞。超声探头置于腹股沟区显示股血管。探头向内侧滑动,可依次识别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和大收肌。采用平面内穿刺,穿刺针先进到大收肌与短收肌筋膜之间的中后 1/3,回抽无血后,在此注入 0.5% 罗派卡因 5 ml,注药后将针尖退至长收肌与短收肌之间,同法给予相同的药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扫查方法的基础上,将超声探头向头端倾斜约45°,识别耻骨肌、闭孔外肌及耻骨上支之间的筋膜,在耻骨肌、闭孔外肌之间的最内侧即为注药点,给予0.5% 罗派卡因 5 ml。注药过程中,局部麻醉药呈条状扩散则继续给药;若是呈球状扩散,则调整穿刺针的位置,确保局部麻醉药在筋膜内扩散。注药后15 min,大腿内收肌收缩肌力评价完后,两组患者均在腰3-4间隙给予1%罗哌卡因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调整体位,麻醉平面至胸10水平。以上操作均由同一熟练的麻醉医师完成。

1.3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操作时间,从超声扫查开始计算,至注药完毕穿刺针拔出;②记录手术时间;③对比阻滞成功率, 注药后5 min、10 min、15 min 大腿内收肌肌力下降率。阻滞成功评价标准:肌力下降程度>50%。大腿内收肌肌力评估参照文献[2]介绍的方法,将充气至40 mm Hg(1 mm Hg=0.133 3 kPa)的袖带置于患者两膝之问,非阻滞侧下肢固定。阻滞侧下肢内收挤压袖带。以最大压力反映大腿内收肌肌力;④膀胱穿孔、出血、肠道受损等并发症。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操作时间、阻滞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较短、阻滞成功率更高、手术时间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操作时间、阻滞成功率及手术时间的比较

2.2两组注药后大腿内收肌肌力下降率升高情况:注药后5 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药后 10 min、15 min 的大腿内收肌肌力下降率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注药后大腿内收肌肌力下降率情况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有1例膀胱穿孔,两组均无出血、肠道受损等并发症,总体并发症方面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闭孔神经来源于腰2-4神经根的前支,为腰丛的一分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中需用灌洗液以使膀胱充盈。闭孔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紧贴膀胱侧壁,这就是膀胱肿瘤电切时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解剖学基础。据Bolat D报道[3],若不采用闭孔神经阻滞,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发生膀胱穿孔的发生率为5.7%,而大腿移动的发生率更是高达40%。采取闭孔神经阻滞,可减少甚至避免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特别是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可减少闭孔神经反射对手术造成的影响[4]。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神经阻滞操作时间上、阻滞成功率、大腿内收肌肌力下降、手术时间、膀胱穿孔、出血、肠道受损、用药剂量方面均较对照组有优势。在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方面,观察组在判断超声时图像时更容易,加上单点注药也较双点注药节约时间,操作更便捷,所以操作时间较组更短。在神经阻滞效果方面,观察组(99%)成功率要优于对照组(86%)。据Taha AM等报道[5],近端肌筋膜闭孔神经阻滞成功率类可达100%。本研究的成功率与其类似。观察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的可能原因是:①观察组定位标志更明确,超声下可清晰的辨别闭孔外肌和耻骨肌之间的筋膜层;②观察组阻滞范围更广泛,闭孔神经总支或刚分开的前、后支均走行于闭孔外肌和耻骨肌之间的筋膜层[6];③可能存在闭孔神经的解剖变异。远端阻滞难以阻滞副闭孔神经等,但近端闭孔神经分支可能引起阻滞。据 Manassero A等的研究[7],在闭孔外肌和耻骨肌之间的筋膜层注入染料,通过闭孔管逆行扩散至盆腔,所有的闭孔神经的所有分支均被沾染,包括闭孔神经髋关节支和副闭孔神经。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主要是观察组闭孔神经反射率低,减少了手术暂停时间。对照组发生1例膀胱穿孔,两组均未出现出血、肠道受损等手术并发症,说明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更低,更安全。

综上所述,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超声引导下近端肌筋膜闭孔神经阻滞的效果更佳,操作更简单,阻滞成功率更高,操作时间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电切术筋膜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