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用于脑膜瘤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脑保护作用研究

2021-05-13杨志海黄忠颖冯庆秀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3期
关键词:脑膜瘤脑损伤咪定

杨志海, 黄忠颖, 冯庆秀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广西 桂平 537200)

脑膜瘤为临床常见疾病, 主要发生于脑膜细胞, 大部分患者为良性病变, 该疾病会破坏患者视力, 不断侵犯周围组织, 需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1-2]。 脑膜瘤治疗以手术为主, 但手术较为复杂, 并发症多, 加强围术期麻醉管理至关重要, 需满足镇痛镇静效果好、 应激反应轻、 维持内环境稳定、 脑保护等要求[3]。 右美托咪定为临床常用麻醉药物, 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产生作用, 由肝脏转化, 起效快速, 不会对患者呼吸产生抑制, 镇静镇痛效果好, 能够为手术操作提供较好的麻醉状态[4-5]。 因此,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脑膜瘤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脑保护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06/2020-06期间于我院行脑膜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4例, 经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2)。 对照组: 男14例, 女28例, 年龄28~73岁, 平均年龄(43.79±3.45)岁, 肿瘤直径1.4~5.7 cm, 平均直径(3.55±0.78) cm。 试验组: 男15例, 女27例, 年龄28~72岁, 平均年龄(43.65±3.32)岁, 肿瘤直径1.4~5.5 cm, 平均直径(3.52±0.76) cm。 纳入标准: (1)满足手术指征; (2)ASA分级Ⅰ或Ⅱ级; (3)无视听障碍或精神疾病; (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有镇静镇痛药物依赖史; (2)心肝肾功能衰竭; (3)凝血功能障碍; (4)拒绝参与此次研究。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禁饮禁食, 术前进行常规检查, 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 开放静脉通道。 麻醉诱导前, 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 试验组注入0.6 μg/kg右美托咪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30093), 20 min后改为0.3 μg/(kg·h)持续给药。 麻醉诱导: 2 μg/kg芬太尼+2 mg/kg丙泊酚+0.5 mg/kg罗库溴铵。 之后进行气管插管, 连接麻醉机, 术中维持: 2~4 mg/(kg·h)丙泊酚+0.05~0.2 μg/(kg·min)瑞芬太尼, 间断性注射罗库溴铵维持肌松, 术后停用麻醉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镇静评分、 脑损伤指标及苏醒期不良反应。 (1)镇静程度评分: 使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2组术后镇静情况, 总分6分, 1分镇静不足, 2~4分镇静良好, 5~6分镇静过度[6]; (2)脑损伤指标: 分别于术前、 术后24 h取2组颈内静脉血, 用于检测血清S100β蛋白(S100β)、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3)比较2组苏醒期呛咳、 呼吸抑制、 躁动、 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 肿瘤直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镇静评分比较

试验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表2 两组患者镇静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脑损伤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脑损伤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术后脑损伤指标水平均升高, 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42, n(%)]

3 讨论

目前脑膜瘤治疗以手术效果最佳, 通过切除病灶快速缓解患者症状, 但脑膜瘤血供丰富, 术中操作时易发生出血, 导致颅内压升高, 影响手术安全性。 另外手术本身会对机体造成损伤, 引起机体应激反应, 如神经兴奋、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等多种表现, 均会加重脑损伤, 患者术后苏醒所面临的风险较高, 围术期需实施高效的麻醉管理[7-9]。 选择高效的镇静镇痛方法, 将麻醉深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至关重要[10]。

既往临床常采用丙泊酚、 舒芬太尼等麻醉药物, 具有起效快、 代谢快、 镇静镇痛完全等优势, 但近些年临床发现, 上述药物易产生呼吸抑制, 患者术后苏醒期常出现躁动、 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整体效果并不理想[11-12]。 脑膜瘤手术会损伤患者脑组织, 导致脑损伤指标出现变化, 如S100β、 NSE, S100β能够对神经胶质细胞损害程度进行反映, NSE则是神经元损伤的标志酶, 健康人体中S100β、 NSE水平较低, 当出现脑损伤时上述指标会异常升高, 监测2项指标水平能够反映患者脑损伤情况[13]。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试验组镇静评分更高, 脑损伤指标、 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表明脑膜瘤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好, 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分析其原因: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主要对蓝斑核发挥作用, 对疼痛传递有抑制作用, 抑制伤害性刺激传导, 达到较好的镇静效果。 右美托咪定还能够作用于外周与中枢, 起到抗交感活性作用, 维持心血管稳定性, 降低脑血流, 预防损害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对患者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减轻脑损害[14-15]。

综上所述, 脑膜瘤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好, 利于减少苏醒期不良反应, 具有脑保护作用。

猜你喜欢

脑膜瘤脑损伤咪定
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及研究进展*
脑膜瘤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如何治疗脑膜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血浆渗透压和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脑损伤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