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联合龙胆方治疗腰腹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2021-05-12韩永强伏圣祥徐虎

关键词:腰腹部火针带状疱疹

韩永强,伏圣祥,徐虎

(临沂市皮肤病医院,山东临沂276004)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1],好发于头面、躯干、四肢部,一般为单侧发病,表现为带状分布的皮肤红斑、簇集性水疱,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的患者在皮损消退后仍可遗留长期的神经痛[2]。目前关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有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以及中药治疗等,虽有一定疗效,但疗程较长,故患者往往需要忍受一段时间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探索更加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我院中医科门诊采用火针联合龙胆方治疗腰腹部带状疱疹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就诊于临沂市皮肤病医院中医科门诊的腰腹部带状疱疹患者,共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20~53岁,病程1 d~3周。按门诊就诊顺序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版)[3]和赵辨主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010版)[2]制定腰腹部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皮损表现为在腰腹部出现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疹、水疱或血疱,单侧分布,呈带状排列,常伴有程度不同的阵发性疼痛。

1.1.3 排除标准 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惧怕针刺治疗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协定方龙胆方(药物组成:龙胆草10 g、栀子10 g、黄芩10 g、生地 15 g、牡丹皮 15 g、大青叶 15 g、连翘 10 g、生甘草 10 g、泽泻 10 g、元胡 10 g和车前子 10 g),1 剂/d,分早晚冲服。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点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嘱患者取合适体位,常规碘伏消毒腰腹部皮损及周围皮肤。②将一次性毫火针于酒精灯外焰上烧至通红,垂直快速进针,迅速刺破水疱,然后快速出针,其余皮损上每间隔1 cm,用同样方法点刺1次,深度为3~5 mm,点刺过程中及结束后用消毒纱布蘸吸疱液。③针刺结束后,再次常规碘伏消毒,保持皮损表面清洁。火针治疗视患者耐受情况每周1~3次。

2组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 治疗期间嘱饮食宜清淡,保持心情舒畅,忌食辛辣刺激,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1.3 疗效观察

1.3.1 疼痛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标准测量[4],记录疼痛变化。

1.3.2 临床治愈标准 皮损疗效评价[3]:治愈:皮疹全部结痂;显效:皮疹≥70%结痂;好转:30%~70%皮疹结痂;未愈:皮疹结痂<30%或合并感染未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和结痂时间比对照组快,治疗组总病程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评分、结痂时间、总病程的比较 (±s)

表1 2组患者疼痛评分、结痂时间、总病程的比较 (±s)

组别 n 疼痛评分(分) 结痂时间(d) 总病程(d)治疗组 30 1.46±1.51 3.15±1.13 6.53±1.22对照组 30 3.74±1.78 6.69±1.37 13.46±3.21 t 7.26 9.13 9.97 p<0.05 <0.05 <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有少数患者出现胃部轻微不适,治疗结束后恢复正常,患者针刺时有不同程度疼痛,均可耐受,无终止治疗者。

3 讨论

带状疱疹相当于中医蛇串疮[5],中医学很早就认识了本病,而且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这点从明清大量文献对本病的记载即可明悉。根据我院接诊记录显示,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特点,故在一段时期内常会有大量带状疱疹患者就诊,也促进了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发病和治疗的再思考。

腰腹部属于带状疱疹高发部位,该处体表面积大,故皮损的范围常常较大,疼痛牵涉范围广,容易出现较多的水疱甚至脓疱、血疱,如护理不当可造成皮肤糜烂溃疡,给治疗带来了复杂性。相对于头面、四肢部,腰腹部皮肤较为平坦松弛,肌肉丰厚,适宜开展针刺操作,故笔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结合火针综合治疗腰腹部带状疱疹,效果显著。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湿热火毒所致,发于腰腹者常夹肝火脾湿,故治疗上常从清肝泄火,健脾除湿,解毒止痛着手。本研究所用方剂以传统名方龙胆泻肝汤为底方进行加减化裁,方中龙胆草、栀子清泄肝火,黄芩、连翘、生甘草清热解毒,生地、大青叶、牡丹皮凉血养阴,泽泻、车前子利湿,元胡止痛,全方共奏泻火解毒、除湿止痛之功。火针的应用历史悠久,在《内经》中已有记载,其性善温通,能发散郁火[6],有迅速温通经络、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疼痛评分、结痂时间及总病程方面都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火针联合龙胆方治疗腰腹部带状疱疹有确切的疗效,为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快捷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腹部火针带状疱疹
火针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种新型EMS智能腰围在腰腹部肌肉损伤中的康复应用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浅谈腰腹部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腰腹部吸脂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