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测度及评价分析

2021-05-10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素质省份高质量

王 静

(兰州大学 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2010 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由年均“两位数”的持续高速增长逐渐放缓过渡为6%到7%的中高速增长。这种增长速度的换挡,意味着我国进入了以“三期叠加”和“四降一升”为背景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而高质量发展则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农稳天下安,伴随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进入到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由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什么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国目前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如何?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经济新常态下制定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出发,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期从理论上对前述问题进行有益探讨。

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持续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与推进,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钟真,2019)。[1]进入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内涵开始由单纯强调数量安全逐步转变为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并重。由此,一方面,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对农业现代化的深刻认识及系统阐释也赋予农业高质量发展更丰富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要通过延伸拓展传统农业的功能边界,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的融合化、高级化、市场化;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则是要保障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完善生态链,优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绿色化、科技化;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要通过培养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使农业走上组织化、社会化、集约化的道路。“三大体系”在明晰构建农业现代化内涵框架的同时也指明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向,赋予农业高质量发展更丰富的内涵特征。本文认为,对应于“三大体系”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可以从高品质农业、高效益农业,高效率农业、高素质农业四个方面理解。

1. 高品质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改善。作为全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态势显著,中高端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9 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5.9%,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分别比上一年提高1.7%和下降0.2%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2001/t20200122_1724463.html。。伴随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结构及消费需求偏好的升级,民众对农产品的关注开始由过去数量是否充足转变为质量是否可靠,优质、安全、营养的绿色有机食品将成为未来农产品消费需求的主流。因此,农业高质量发展首要的切入点就是“推进质量兴农”,通过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品类的极大丰富,充分满足城乡居民不断释放的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新型农产品消费需求,进而实现农产品供给在更高水平上与居民消费结构的匹配。

2. 高效益农业

从产业层面来讲,质量与效益提升是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点。农业高质量发展在致力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同时,更应促进农业产业效益的显著提升。这里的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还应包括生态环境效益。就经济效益层面而言,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由于受到成本与价格的双重制约,效益一直欠佳。一方面,粮食生产成本受国内整体要素价格变动影响持续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农业生产先天的弱质性及其产品严重的同质性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收入弹性较小。进入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吸引人才、资金、科技等先进要素向农业产业集聚,促进产业节本增效,提升产业竞争力(王光国和曲海燕,2020;白春礼,2020)。[2-3]积极推进农村多元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宽农业增值空间,以新产业、新产品、新动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都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王仕忠,2020;叶光宇和韩广富,2019)。[4-5]从生态环境效益层面来讲,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的重要基础,通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又提升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路径中实现高质量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内在统一及其同步实现(李福夺等,2020;金书等,2020)。[6-7]

3. 高效率农业

马克思指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较高的农业生产效率一方面可以加速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进而深化产业分工,另一方面也能够刺激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汪发元等,2018)。[8]高效率农业首先体现在生产的高效率,改变过去“小而散”的耕作方式,通过农业资本与技术的集中投入,以“大而统”的形式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进而实现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高效率同时还体现为组织经营的高效率。进入新时期,农业生产不再是以数量为导向,而是在买方市场下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效率的实现获得经济效益的提升。把土地合并起来,把农户联合起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组织经营管理,不仅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者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小农户的农业信息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李冬艳和余晓洋,2020)。[9]

4. 高素质农业

培育高素质农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文认为,高素质农业可以从农业产业素质及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两个方面理解。首先,产业素质对应产业结构的质,其高低最终体现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杨国才,2007)。[10]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但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有效供给与市场需求变化不匹配等问题依旧突出,产业发展囿于“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的困境。因此,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打造高素质农业,必须着眼于产业链、价值链的打造,在重新整合农村资源要素的基础上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其次,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新时期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既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李冬艳和余晓洋,2020)。[9]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胎于小农户,其实质是小农户在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创立发展起来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经营组合。这些经营组合能否成功转型,升级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甚至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农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据《2019 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显示,我国高素质农民中有62.03%成为规模经营农户,36.14%土地经营规模达到100 亩以上,24.76%的高素质农民采用了喷灌或滴灌等节水技术,39.56%的高素质农民减量使用化肥或农药,85%的高素质农民实现了畜禽粪便、秸秆和农膜资源化利用等①数据来源: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2019/1031/560523.shtml。。农民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力量,高素质农民是兴农、强农的根本,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伴随我国农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及农民职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高素质农民及充满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成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显示性指标(李彤,2020)。[11]

农业是一个涉及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及社会人文、生态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系统(黄修杰等,2020)。[12]长期以来,各因素在相互影响中实现了农业在传统意义上的长足发展。而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质上是在实现农业产业价值链升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同时更加强调农业与社会人文、生态资源环境的高度耦合与协调。本文从高品质、高效益、高效率、高素质四个维度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是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构建思想指导下, 从农业人文关怀(高品质)、农业经济及生态反哺(高效益)、农业生产及组织要素生产率(高效率)、农业产业及人才结构升级(高素质)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和要义。其中,高品质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高效益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高效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手段,高素质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四个维度四位一体,为我国农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提供理论导向和路径指引。

二、农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一) 文献回顾

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钟钰(2018) 指出衡量农业高质量发展应该从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质量以及农业产业效益三个维度考虑。[13]丁声俊(2018) 以质量的内涵为依据,立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及长远趋势提出“十项反映”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14]以上学者的评价体系侧重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没有进一步形成量化指标。辛岭和安晓宁(2019) 以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为参考,从绿色引领发展、供给提质增效、农业规模经营及产业多元融合四个准则层面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并进行了省域层面的实证分析。[15]谷洪波和吴闯(2019) 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包括产品质量、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六个维度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中部六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16]刘涛等(2020)、黎新伍和徐书彬(2020) 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探究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及空间相关性。[17-18]以上文献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及启示价值,然而鉴于现有文献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且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研究明显不足,本文在参考并借鉴以上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为纲,系统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并对除西藏之外的我国30 个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及评价。

(二) 指标选取

本文依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全面性、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高品质农业、高效益农业、高效率农业、高素质农业四个维度(一级指标),构建了包括8 个二级指标、22 个三级指标的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具体来看,高品质农业主要从农产品质量与农产品创新强度两个方面衡量。其中,以绿色农产品产地面积比重、绿色农产品产量比重以及农产品注册商标比重反映农产品质量情况;以农产品电商发展强度以及休闲农业发展强度反映农产品创新强度。高效益农业主要从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两方面衡量。其中,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农村生活水平反映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以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及森林覆盖率反映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益。高效率农业主要从生产效率及组织经营效率两个方面衡量。其中以节水灌溉面积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劳动生产率反映农业生产效率;以农户规模经营指数、土地集约经营指数及农户组织化程度反映农业规模集约发展的组织经营效率。高素质农业主要从从业人员素质和农业产业素质两方面衡量。其中以高中以上学历劳动力占比、科技活动人员比重反映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以农业服务业占比、农村非农就业占比、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反映农业产业素质。

表1 农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

续表1

三、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一)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2018 年绿色食品统计年报》《2018 年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9 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各省份《2019 年统计年鉴》和《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 测度方法

本文运用熵权法及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并对2018 年我国除西藏以外的30 个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①西藏自治区由于数据不全,不列入评价省份。。主要步骤如下:

1. 评价矩阵标准化

设n 为研究样本数,反映其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有m 个,分别为ri(i=1,2,…,m),从而获得评价矩阵为:

上式中,r′ij为第j 个省域在第i 项指标上的原始统计数据。本研究以全国除西藏以外的30 个省份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22 个测度指标对全国农业高质量水平进行测度。因此,n=30,m=22。

由于测度体系中各测度指标的测量单位存在差异,故采用极值法对原始统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对评价矩阵R′标准化,得到标准化后的矩阵为R= rij()m×n,从而消除原评价矩阵中变量的量纲效应以及数量级差异产生的影响。由于指标体系中存在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故需分别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如式(1) 和式(2):

式中,rij为对原始指标数据r′ij进行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值,min (r′ij)和)分别为第i 项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 计算熵权

利用标准化后的矩阵R= rij()m×n,对有m 个测度指标,n 个研究样本(m,n) 的测度评价问题,计算相关各指标的信息熵。第i 项指标的熵值Ei可定义为式(3)。

指标熵值确定后,计算第i 项指标的熵权Wi,计算公式为式(4)。

式中,(1-Ei)为第i 项指标的熵值冗余度(差异程度)。冗余度是对信息确定性、有序性以及可预见性的计量,与熵值成反比,即熵值越小,指标间差异程度越大,熵权也越大;熵值越大,指标间差异程度越小,熵权也越小。熵权越大说明该评价指标为决策者提供的信息越有效,该指标也就越重要。

3. 计算综合评分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评价具有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其指标体系涵盖了不同层面、不同类型及属性的单项指标,这些单项指标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综合反映和评价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综合计算我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各维度得分及综合得分,具体计算公式如式(5)。

式中,Ysj为第j 个省份第s 个维度得分,p 为该维度所含指标数量。

式(6) 中,CEIj为第j 个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CEIj越大,说明该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越好。

(三) 测度结果

基于本文构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及上述计算公式(1) 至(6),利用Matlab 软件,分别得出我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具体见表2。从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全国平均水平为0.2810,综合得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3 个,其中北京、浙江、黑龙江、江苏4 个省份得分超过0.4,其余省份得分都是略高于平均水平;综合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7 个,其中云南、山西、贵州、甘肃排名靠后,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较为落后。从高品质农业得分情况来看,全国平均水平为0.078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3 个,其中北京、黑龙江、新疆排名前三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7 个,河南、云南、山西排名相对靠后。从高效益农业得分情况来看,全国平均水平为0.0660,超过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各占一半,其中浙江、上海、黑龙江3 个省份在高效益农业层面表现较为突出,排名靠前;青海、新疆及甘肃的农业效益相对较差。从高效率农业得分情况来看,全国平均水平为0.0788,超过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各占一半,其中江苏、黑龙江、内蒙古排名靠前,云南、山西、贵州排名靠后。从高素质农业得分情况来看,全国平均水平为0.0577,其中仅有浙江、北京、天津、上海、海南、福建、江苏7 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省份高素质农业得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 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续表2

四、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

在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利用系统聚类中的样本聚类(Q 型聚类) 对参与测度的样本省域进行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及各维度发展水平的等级类别划分。系统聚类是在不事先指定分类标准的情况下,完全根据样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而自动实现分类。其中类内个体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类间个体则差异性较大。本文采用个体间距离及类间距离度量样本数据间的“亲疏”程度。其中类间距离采用组间平均链锁距离,即样本个体与小类中各样本个体距离的平均值。个体间距离采用平方欧式距离,具体计算公式如式(7)。

式中,rij为样本rj的第i 项指标的标准化数值;rij′为样本rj′的第i 项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聚类分析主要用于探索性研究,其分析结果可以提供多个可能的解,最终解的选择还需要结合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和后续分析。因此,本文在确定等级类别数目时,参考辛岭和安晓宁(2019)、张乃明等(2018) 对农业绿色发展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等级划分方式,将等级类别数目直接指定为5,[15,19]并在“系统聚类”的基础上,考虑各省份经济发展及农业资源禀赋分布情况,结合专家打分意见,形成各省份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及各维度层面的最终等级类别划分。划分结果(分别见表3) 显示,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及各维度水平均居于中等水平附近,说明该聚类结果具有较高信度保证。

(一) 高品质农业聚类结果及评价分析

表3 高品质农业地区聚类

农业高质量发展从狭义层面理解就是农产品的品质问题。从表3 可以看出,北京、黑龙江、新疆、浙江处于高品质农业发展一类地区。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其绿色农产品产量比重、农产品电商发展强度、休闲农业发展强度分别位居全国第三、第二和第五。新疆农产品的“绿色、健康、营养、美味”早已深入人心,在保证农特产品质量、丰富农特产品种类的同时,自2018 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始通过实施电商进村综合示范项目、打造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电商扶贫模式。截至2019 年8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国家级电商进村示范县47 个,实现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全覆盖;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47 个,乡村级网点近3000 个,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02 万人次。2018 年,新疆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71.91 亿元,较上年增长44.51%,高出全国增速14.11 个百分点①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网http://www.cac.gov.cn/2019-08/19/c_1124894084.htm。。同时,新疆已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1 个、星级示范企业164 家,全疆现有休闲农业各类经营组织5800 余家,接待游客1700 余万人,2018 年实现营业收入超30 亿元②数据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http://xj.people.com.cn/n2/2019/0816/c188514-33257008.html。,实现了新疆农产品从“土特产”向高品质农业的转型。除新疆外,西部地区中,宁夏、青海、四川、陕西、重庆5 个省份都处于高品质农业发展中等及以上水平,这说明西部地区依靠并挖掘自身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在保障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强化农产品创新意识,是实现农业高品质发展的有效途径。天津市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排名中处于二类地区,但其农业品质发展处于低水平,从农产品质量具体指标看,天津绿色农产品产地及产量比重都处于全国下游水平;从农产品创新具体指标看,天津在农村电子商务合作社及休闲农业合作社指标上都处于全国最后的排名。

(二) 高效益农业聚类结果及评价分析

表4 高效益农业地区聚类

高效益农业是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高度统一的农业。大量事实也证明,青山绿水之处,多为鱼米富庶之邦;荒山秃岭之地,多是贫穷困苦之乡。经济效益的提升虽是农业发展最直接的体现,但只有注重绿色发展,在农业生产中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才能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高质量发展。从表4 可以看出,东部及中部地区在兼顾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整体比较好,基本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特别是一类及二类地区居多,且东部地区整体水平略好于中部地区,仅有海南省由于恩格尔系数偏高,处于四类地区。西部11 省中除广西、重庆进入二类地区,四川、云南进入三类地区之外,其余省份均处于四、五类地区。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贵州、青海城乡收入比高达三倍以上;贵州、甘肃、宁夏、青海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0000 元左右,不足上海市的三分之一;在化肥及农药施用强度方面青海、贵州、甘肃、宁夏、陕西均在全国前五的排位;在森林覆盖率方面,甘肃、青海、新疆全国倒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缺失,导致西部地区高效益农业发展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三) 高效率农业聚类结果及评价分析

高效率农业包含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业组织经营效率两层含义。表5 显示,江苏、黑龙江、内蒙古在农业生产效率及经营组织效率方面处于高水平地区。以内蒙古为例,从具体指标看,内蒙古节水灌溉面积比重全国排名第二,农户规模经营指数全国排名第四,土地集约经营指数及劳动生产率也显著高于中部地区的其他省份。一方面,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到全国总量的1.9%,水资源严重缺乏。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内蒙古下大力气发展节水型农业,于2002年颁布并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节水灌溉条例》,“十三五”期间,计划实现全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82 万亩,覆盖灌溉面积80%以上。另一方面,内蒙古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二,土地资源禀赋优越。从2011 年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因地制宜,将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推进“三农三牧”工作的主要任务,且成效显著。从高效率农业的全国分布来看,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作为人均耕地面积全国排名前四位的省份①各省人均耕地面积(亩):黑龙江8.4402,内蒙古7.1594,吉林4.959,新疆4.282。,农业集约发展优势明显,均处于高效率农业发展地区。而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处于高效率农业五类地区,这些省份地处西南地区,地形结构复杂,土地细碎化问题严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农业效率及规模效益的实现。

表5 高效率农业地区聚类

(四) 高素质农业聚类结果及评价分析

表6 显示,我国各省域农业素质表现呈现出明显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基本态势。进入一类、二类地区的均为东部省份,西部地区除广西、青海、四川进入四类地区且排名靠后外,其余7 个省份均处于五类地区。高素质农业评价是各省份农业产业素质及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综合体现。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方面看,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东部省份多属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其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也相对较高,而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也有力地推动着农业产业素质的整体提升。从具体指标看,浙江、北京、天津、上海等东部省份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其他省份,而西部地区的青海、四川、云南、重庆、贵州全国排名最后。《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中也指出我国高素质农民发展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东部地区高素质农民发展程度较高,其次为中部地区,东北部和西部地区高素质农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一结论与本文统计结果基本相符。从农业产业素质看,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业素质的必要手段。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产业融合起步较早,融合水平相对较高。从具体指标看,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在农村非农就业占比中排名前四,北京、浙江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数排名前三。而西部地区由于其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农业产业融合程度相对较低。陕西、新疆、甘肃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全国排名最后,青海、重庆、四川的农业服务业占比以及广西、新疆、云南的农村非农就业占比均处于全国末位。

表6 高素质农业地区聚类

(五) 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聚类结果及评价分析

表7 显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均得分为0.28,整体发展水平偏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目前仍然只是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且距离农业强国还具有一定的距离。从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呈现较为明显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分布态势,且各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浙江、北京的得分是发展水平最低的贵州、山西、云南得分的3 倍以上。第二,呈现较为明显的经济发达地区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布态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京津地区及长三角地区的浙江、江苏、上海都处于较高水平地区,而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除新疆、宁夏以外都处于较低水平地区。第三,呈现较为明显的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地区差距。黑龙江、内蒙古农业自然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位居全国前二,其农业高质量发展也处于较高水平。新疆、宁夏虽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其人均耕地面积位列全国前五,仅次于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土地肥沃,水草丰茂,且光热资源丰富,宁夏则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因此,也基本处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较高水平。而云贵高原(广西、贵州、云南)、黄土高原(甘肃、山西) 地势崎岖,土地贫瘠,农业自然资源禀赋较差,其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也整体较低。

表7 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地区聚类

五、促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以高品质为核心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2019 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质量兴农”成为新时期提升农产品效益及竞争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南。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解读该指南时指出:“质量兴农应该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找准战略方向及工作重点①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9/0319/c1004-30983976.html 韩长赋解读质量兴农战略规划 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高品质农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也是“质量兴农”在狭义层面的战略目标和重要抓手。因此,各地区在打造高品质农业,推进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应明确自身在推进高品质农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及相对劣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推进高质量农业发展。例如,经济发达地区虽然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农业生产环境及农村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农产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农业高品质发展并不理想。因此,经济发达地区高品质农业推进的关键点在于利用自身较高的经济及科技水平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督追溯机制,以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从而进一步实现农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在农业效益、农业效率及农业素质评价方面都显著落后,但在农业品质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因地制宜,依托自身农业生态资源禀赋,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品”,以具有一定稀缺价值的高品质农特产品实现其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后发优势。

(二) 以高效益为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高效益农业是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高度统一的农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

经济效益的实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最直接的检验指标和动力所在,农业的高品质、高效率及高素质最终都将通过农业的高效益表现出来。因此,如何以农业品质、效率及素质的提升实现农业效益的大幅提高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新疆为例,其农业品质评价及农业效率评价都位居全国前列,但其农业效益评价位居全国末位。从具体指标来看,虽然新疆农特产品具有较高的品质保证,但其农产品商标注册比重排名严重滞后,品牌意识薄弱及建设不足使新疆农特产品大多“有品无名”。新疆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最具典型性的省份,其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瓶颈的集中体现。因此,以农产品品质为先,树立地方农产品品牌建设意识,着力打造知名品牌是我国各地区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此外,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合理规划和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加大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力度,实现农业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特别是,在以青海、新疆、甘肃为代表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缺失,已成为制约其农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的严重掣肘。鉴于此,西部地区更应制定强制性绿色标准,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严格限制管控化肥及农药使用,鼓励农业塑料膜回收处理,利用退耕还草还林的政策优势,发展经济林木,减轻农村环境污染,缓解农村资源紧张,实现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的提升。

(三) 以高效率为手段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效率及规模效益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受到特殊地理区位的制约。云贵高原地形结构复杂,土地细碎化问题严重,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这些地区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规模效益可以走集约和规模化道路。即利用原有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的自然资源基础,增加与其相关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以实现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目的。例如,在金银花种植基地可以养特色土鸡,还可以养蜂,从而形成“金银花—中草药鸡—中草药蜂蜜”的集约型规模化生产模式。在自然资源强约束的条件下,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集约规模效益。当然,集约的规模化生产方式要想实现并获得成功,离不开规模化、集约化的组织经营管理,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引进、利用先进技术,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对接农业金融体系,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市场风险应对能力,都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

(四) 以高素质为基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表2,我国高品质农业平均得分0.0785,高效益农业平均得分0.0660,高效率农业平均得分0.0788,高素质农业平均得分0.0577。从各维度得分情况来看,我国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在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方面整体要好于农业效益及农业素质的提升,且高素质农业在四个维度中得分最低。仍以新疆为例,其农业素质评价位居全国末位。从具体指标来看,从业人员素质及农业产业素质等指标的显著落后,反映出新疆农业产业融合程度较低,且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落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新疆农业效益的提升。因此,高品质、高效率仅是实现高效益的必要条件,高素质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只有在保证品质和效率的同时,明确农业高素质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夯实农业素质基础,通过从业人员素质及产业结构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高效益,进而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六、结语

张士功等(2002) 指出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应当在西部地区。[20]西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幅员广袤,拥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仅就农业用地而言,中国大块成片的宜农荒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后备耕地2448.84 万公顷,占全国的72.13%;后备林地10387.78 万公顷,占全国的54.15%;后备草地1766.75 万公顷,占全国的66.53%①数据来源:www.renrendoc.com/p-23185533.html《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状况分析》研究报告。。这些都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因此,西部农业在全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将会日趋显著。目前来看,西部地区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中无论是综合水平得分,还是各维度得分都普遍居于较低水平或低水平。因此,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和难点应该都在西部地区,只有西部地区农业实现了较高质量的发展,才能有效推进和实现我国农业整体均衡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高素质省份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培养造就高素质咨询工程师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