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讲计划”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途径探究

2021-05-08常伟

考试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学讲计划道德与法治教学小学

常伟

摘 要:自2014年“学讲计划”在徐州市实施以来,不仅推动了本地区的教学改革,也给全国各地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经验。然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学讲计划”的实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足。基于此,在文章中,笔者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情况,针对“学讲计划”的实施途径与组织策略展开研究与探索,力求深刻理解“学讲计划”内涵,全面践行“学讲计划”理念,从而以“学讲计划”为指导,构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模式,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学讲计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 引言

2019最新“课标”中强调:“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可见,新时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基于此,在文章中,笔者以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合理消费》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尝试以“学讲计划”为指导,通过“鼓励预习”“组织讨论”“提出问题”“评价反馈”“总结概括”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达到“督促自主先学”“促进交流展示”“鼓励合作探究”“提升综合素养”“完善知识体系”的教学目的,从而让学生在“学进去”和“讲出来”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鼓励预习,督促自主先学

“学讲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以学生的高效自学为前提,而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常见途径和有效策略。因此,基于“学讲计划”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在预习任务的督促下,实现自主先学。一般来说,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明确目标,提高预习效率。为了使学生的预习更有计划性与目的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提高预习的效率;其次,提出问题,引发独立思考。如果学生在预习中只是机械地阅读课文,那么表明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学进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讲出来”的内容也必然没有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在预习任务中巧妙設计问题,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最后,设计习题,检验预习成果。在学生的预习结束之前,教师应该为他们布置若干习题,使他们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预习成果加以检验,从而促使学生及时查缺补漏,完善预习成果。

例如,在《合理消费》这一课的预习任务中,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针对本课的预习目标进行阐述:1. 明确什么是合理消费,什么是不合理消费;2. 总结生活中常见的不合理消费的行为,并尝试探究其成因;3. 总结规避不合理消费的方法及养成合理消费习惯的策略。学生在明确了预习目标之后,就会围绕这三个目标,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个实践任务:对于近期爸爸、妈妈和自己的消费需求进行调研,并利用预习中所学的知识,区分这些消费需求中,哪些是合理消费,哪些是不合理消费。在这个任务中,教师将“问题”与“习题”结合起来,既引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全面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先学,为“学讲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 组织讨论,促进交流展示

学生预习的过程,只是知识建构的初级阶段。此时,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未经检验与整合的,是肤浅而狭隘的。因此,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自主学习的深度,教师应该组织讨论活动,使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将“学进去”的知识“讲出来”,从而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升华。一般来说,学生的交流展示活动包括以下环节:首先,各自展示。在交流展示的初始环节,教师应该鼓励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示自己的收获,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们将自己的所学与所悟都“讲出来”;其次,交流讨论。每个学生在阐述观点和展示成果的时候,都必然有优点,也有不足。那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组内每个成员的发言展开交流讨论,从而在弘扬优点,弥补不足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想法更完善,思维也更成熟;最后,达成共识。内化,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内化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新观点与旧观点相融合,同时,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相融合,从而达成一致的过程。因此,在交流展示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于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观点加以整合,从而在组内达成一致意见,进而实现知识与思想的内化。

例如,在《合理消费》这一课的交流展示环节中,每个学生都对于生活中不合理消费的成因这一问题发表了见解。在学生所发表的见解中,难免存在不够准确或不够全面的情况。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高低,这都代表了他们“学进去”和“讲出来”的成果,是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同时,当学生各自发表观点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于各自的观点加以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不准确的观点加以纠正,对于不全面的观点加以补充,最终形成全组成员都认可的、趋于准确和全面的学习成果。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切实践行了“学讲计划”理念,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 提出问题,鼓励合作探究

在经历了交流展示之后,学生已经对于教学内容有了基本的掌握。那么,教师要如何进一步推进教学进程,使学生的“学”和“讲”更具深度和广度呢?笔者建议教师提出具有以下特点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首先,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果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爬楼梯的过程,那么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就是一个又一个“台阶”,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攀向高峰;其次,具有拓展性的问题。教师通过提出拓展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制,实现思路的延伸和思维的拓展;最后,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道德”和“法治”相关的问题,很多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么,教师恰好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辨,激发学生“学”的欲望和“讲”的热情。

例如,在《合理消费》这一课中,教师向学生呈现了下面的案例,并以案例为依托,设计了若干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激烈讨论,鼓励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小明家每个月的家庭日常开销的预算是5000元。这个月,小明妈妈最喜欢的歌手来到当地开演唱会,演唱会的门票是1800元。如果小明妈妈买了门票,这个月的家庭开销就会超出预算。请问,小明妈妈购买演唱会门票的行为,属于合理消费还是不合理消费?如果你认为是合理消费,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认为是不合理消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小明妈妈?教师通过提出这个富有启发性、拓展性和争议性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关于合理消费更多的思考与联想,从而挖掘“学讲”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学讲计划道德与法治教学小学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