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钢琴教学中和声理论的运用

2021-05-06丰竞

艺术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调性运用

摘要:高校的音乐教育正逐步改革,钢琴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深入研究钢琴教学任务有助于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声理论是钢琴教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能够增强钢琴演奏的丰富性和准确性。高校教师需要重视和声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在钢琴演奏中分析和探讨和声理论,提高学生的和声理论运用技能,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本文通过探讨高校钢琴教学中如何运用和声理论,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和声理论促进钢琴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和声理论;调性;运用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02

现代音乐快速发展,钢琴音乐也不例外,从古钢琴音乐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不断完善,高校是为钢琴音乐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的主要基地。和声理论是音乐理论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音乐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声理论与钢琴教学的关系十分紧密,和声在钢琴的演奏中直接影响着演奏作品的风格和结构,也是传达钢琴作品感情的重要手段。通过将钢琴教学与和声理论相融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提升钢琴演奏技巧。高校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钢琴教学技能,有效运用和声理论,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丰富学生的钢琴技能与和声知识。

1 和声理论特点

和声学是音乐课程的基础理论之一,不仅是练习钢琴与钢琴伴奏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作曲学技术理论时必须学习的课程。和声理论与多声部音乐课程中的曲式、复调、配器等有密切的联系,是多声部学习的基础。和声理论具有4个特点。

1.1 辅助性

和声与钢琴音乐的结合方式有很多,不同作品的和声的编排存在很大差别。在作品的开始,和声的作用是为主调的表达作铺垫,并而听众营造气氛,使听众尽快进入主调的思想情感。在音乐的转承阶段,和声主要起自然过渡的作用。在音乐的结尾阶段,和声主要是为了表达乐曲的结束或者终止,并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1.2 趣味性

和声理论本身具有丰富的知识,教师在教授钢琴课时可以丰富教学模式,增强钢琴教学的趣味性就是运用和声理论的优势之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都需要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对和声理论的学习也与键盘技术不可分割,学生要勤加练习钢琴技术,提高手指的灵活度,才能更好地演绎和声。

1.4 引导性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钢琴曲目的结构、和声结构,了解作品的整体与局部的布局,充分发挥和声理论对钢琴作品的结构与发展的作用。通过和声理论对钢琴曲的情感进行分析,增强学生对作品思想情感的领悟能力。

2 运用和声理论的意义

2.1 巩固和声知识

钢琴作品离不开和声理论,应通过钢琴教学巩固学生的和声知识,深化学生对钢琴与和声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和声音响的体验更加丰富多彩。通过钢琴作品的不同演绎,使学生体会更多丰富的音乐知识,并从多元化的钢琴音乐里掌握更多的和声结构,拓宽学生的眼界[1]。和声知识非常复杂,在钢琴教学中融入和声知识的学习,补充与运用和声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和声知识,提高运用和声知识演奏钢琴的水平。

2.2 加深对钢琴作品的理解

一首音乐作品本身就包含不同的元素,钢琴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和声理论的支持,和声理论也是钢琴音乐演奏学习的基础理论,只有掌握了和声理论才能真正理解钢琴作品及其他作品。不同的钢琴风格包含不同的和声技巧,和声作为主旋律的伴奏,能很好地起到烘托主旋律的作用。通过对和声的理解和运用,能更深刻地了解钢琴作品的背景和作曲家的思想。教师通过具体的钢琴演奏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深度研究,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钢琴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作力。

2.3 提高即兴演奏的水平

即兴演奏是对学生综合技能的一项考察,除了钢琴演奏技能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和声应用能力。即兴演奏水平考验学生对和声理论的掌握程度,需要学生有非常好的编配能力,因此教师在钢琴教学中融入和声理论能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技巧与和声编配能力[2]。通过不同作品的和声练习,还可以增加学生练习即兴伴奏的机会,使其对和声的功能和织体都有准确的把握。通过在钢琴教学中运用和声理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即兴伴奏能力。

3 高校钢琴教学中运用和声理论的问题

3.1 教学指导存在偏差

在目前的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培育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较少涉及和声理论,没有进行深入剖析。虽然经过反复的练习,但学生并不能掌握和声理论与钢琴音乐协同运用的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创作思维的养成和钢琴水平的提升[3]。高校和声理论教学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课时量不够、没有区分学生的能力层次等问题,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水平。

3.2 和声理论脱离钢琴教学

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和声理论与钢琴教学的联系并不紧密,和声理论脱离钢琴教学。教师往往将钢琴教学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教学与演奏教学。理论教学就是纯粹的灌输式教育,将教材中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听,并没有结合实际操作。演奏教学又轻描淡写地带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和声的兴趣,难以使学生掌握和声演奏的技巧[4]。和声理论脱离钢琴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即兴演奏的时候学生无法及时进行和声的编配,使即兴演奏的效果不佳。

3.3 掌握的和声知识比较浅显

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声基础理论教学一般需要72课时,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学习规则,在键盘上的操作时间很少,导致动手能力差,如果仅学习单声部旋律,往往没有能力进行即兴的编配弹奏。高校教师在进行和声教学的时候偏重于和弦连接技术规则,脱离实际的歌曲和音响,对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曲目讲解少,导致学生一般停留在I、IV、V正副三和弦和少数七和弦理论方面,掌握的和声知识较为浅显。

3.4 缺乏创新精神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和声知识有限,缺乏创新精神,基本局限于以三度叠制的传统和声模式,鲜少尝试新的和声语言风格。和声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高校教师要打破过往传统和声知识的束缚,建立开放、包容、具有创新精神的和声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精神,培养更优秀的音乐储备人才。

4 高校钢琴教学中和声理论的具体运用

4.1 运用和声理论分析钢琴作品

4.1.1 分析作品的风格

在高校的钢琴演奏教学中,把握好钢琴作品的风格是学生掌握好钢琴技能的基础之一。和声是体现钢琴作品风格的因素之一,在钢琴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学习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对和声历史的学习,和声起源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3世纪出现了平行的和弦,巴洛克时期出现了数字低音,和声理论逐渐完善。和声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风格,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不同阶段的钢琴演奏风格,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历史时期钢琴演奏风格的特点。比如巴洛克时期,钢琴作曲家非常多,和声运用比较简单大方,钢琴演奏风格以复调音乐为主要形式,各个声部都非常明显地隔开。古典时期,钢琴演奏风格倾向于和声的应用,整体音乐风格淳朴自然,减七和弦运用比较常见,代表作品有贝多芬的《第八钢琴奏鸣曲》[5]。浪漫主义时期,和声更加完善,变音和弦大量出现,这时候和声独立于钢琴演奏,有另外的和声伴奏来丰富钢琴作品的演绎。印象主义风格时期,过去的巴洛克、古典、浪漫时期和声风格都基于传统的大小调,印象派则打破了大小调体系,常用重叠和弦,且这时期和声不怎么运用于钢琴演奏。现代主义风格时期,和声与钢琴重新一起发展,现代派音乐家斯克里亚宾用增、减、纯四度音程叠置创造了一种新的和弦。教师在钢琴教学中通过分析不同曲目的和声风格,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对和声理论做到融会贯通。

4.1.2 分析作品的结构

钢琴教学不是容易的事,有了结构才能体现音乐本身的价值。和声也需要和钢琴作品的结构一一对应,才不会出现突兀的情况。作曲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为了使作品更加流畅,完整呈现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会对作品进行调性的设计,而调性的设计则需要很多的和声技巧。了解作品的调式调性、和声语汇、和声终止、和声逻辑以及和声背景,都是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为了使作品在各个段落之间自然过渡,作曲家会采用转调的技巧,通过和声的变化实现段落之间的自然过渡,可见和声是从微观为音乐增添色彩。在和声理论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和声与作品结构之间的关系,强调和声与作品结构搭配的和谐性,使情感自然流露,产生自然美的效果。

4.2 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奏习惯

钢琴演奏是钢琴教学的组成部分,过去高校学生往往是对一种旋律进行反复练习,造成思维定势,形成固化的演奏技巧,影响最后演奏的效果。而良好的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尤其是对钢琴这种乐器来说,如果演奏习惯不端正,就会影响音乐的效果。和声理论的应用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避免过于单一地对一种演奏旋律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感受钢琴音乐的魅力,使钢琴教学课堂更加活跃。

4.3 运用和声理论表现情感

音乐本身就是对作曲者情感的表达,而音乐之所以有魅力也在于其能够引起人的情感共鸣。钢琴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演绎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声理论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艺术性地表现钢琴的音乐美。教师要引导学生體会钢琴作品中和声的运用规律和逻辑,使学生能够更加立体地表现作品的情感,使音乐的情感更加丰富和饱满。对和声的学习要重视赏析,增强感受能力,学习和声不是掌握了简单的几个大、小三和弦和七和弦就可以了,还必须引导学生鉴赏各个时期的钢琴代表作品,并进行仔细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和声语汇的感受程度,增强学生对和声语汇的理解能力。

4.4 培养即兴伴奏及编配能力

高校音乐专业培养人才首先要考虑到实用性,无论学生将来是参加课堂教学还是演出活动,都离不开即兴伴奏的能力。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能锻炼学生临场发挥能力和灵活运用钢琴知识与和声理论的能力。即兴伴奏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前期进行刻苦的训练。锻炼即兴伴奏能力需要了解音乐本身的调性特征,然后才是和弦的排列、和弦外因、和弦功能等[6]。学生普遍缺少旋律和声编配技能,这直接影响了即兴伴奏的效果。教师需要在和声伴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即兴伴奏编配技能,从整体上进行和声的布局和演绎,培养扎实的编配技能也有利于钢琴音乐的稳健发展。

5 结语

钢琴教学属于音乐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随着科学的进步,钢琴教学也要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和声理论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基础知识,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有扎实的和声知识能提供巨大的帮助。将和声理论与高校钢琴教学相结合,是钢琴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既能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质,又能促进学生钢琴水平的进步。和声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初学者很难快速掌握其技巧,融入钢琴教学十分困难。因此,高校教师要加以引导,改变与丰富和声理论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和声分析与编配能力、演奏技巧和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常卉馨.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音乐,2020(09):93.

[2] 韩淑卿.高校钢琴教学中和声理论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8(01):105.

[3] 白学良.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7(04):44.

[4] 李丹.高校钢琴教学中和声理论的应用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16(11):186.

[5] 张雪琳.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153.

[6] 胡琼方.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艺术评鉴,2016(08):72.

作者简介:丰竞(1984—),女,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猜你喜欢

高校钢琴教学调性运用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