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浦系统起搏操作和临床分析:单中心经验

2021-05-06盛琴慧褚松筠金汉陈尔冬王玉玲王梓鸣周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尖瓣室间隔电位

盛琴慧 褚松筠 金汉 陈尔冬 王玉玲 王梓鸣 周菁

生理性希浦系统起搏开展以来,从最初的希氏束起搏(his-bundle pacing,HBP)到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技术逐渐成熟。参照已有的专家共识和指导建议,遵循操作规范,希浦系统起搏正逐步在国内外普及推广[1-2]。但各中心在具体操作流程和结果上仍存在不同层次的差异。本研究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同术者团队的前50例患者,进行单中心的经验总结,为初步或即将开展此项技术的中心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以2019年4-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由同一术者团队行希浦系统起搏的前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一般资料、起搏适应证、手术操作及术后随访事件。所有患者均符合永久起搏器治疗及器械植入适应证,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1)症状性心动过缓行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行生理性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2)年龄≥18岁;(3)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0.8~1.3 cm。排除标准: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缺损及修补或封堵术后患者;影像学证实室间隔存在明显瘢痕或纤维化的患者。

1. 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行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经左侧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二度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在行希浦系统起搏前,预植入临时起搏电极或将心房电极先植入到右心室行保护性起搏。希浦系统起搏的操作流程参照已有的技术标准,所有患者均使用SelectSecure起搏电极(型号3830, 4.1 Fr,69 cm,Medtronic Inc,Minneapolis,MN,USA)及固定弯鞘管(型号C315 His,43 cm,Medtronic Inc)完成操作。以多导电生理仪同期记录12导联全体表心电图和3830电极的腔内电图(0.05 mV/mm,100 mm/s)。根据最终获得的起搏部位分为三组,(1)HBP组:HBP操作及判断标准参照永久HBP国际专家共识[1]。经C315 His鞘管送入3830电极至三尖瓣环心室侧标测,于标记到清晰希氏束电位处尝试起搏,观察可夺获的QRS波是否明显变窄,如起搏图形满意,则固定鞘管并深拧电极,测试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感知。如起搏阈值>2.5 V,则重新标测选择起搏部位。(2)L BBP组:LBBP操作及判断标准参照已有文献报道[2-3]。经C315 His鞘管送入3830电极到三尖瓣环心室侧,标测希氏束的大致位置和走向,希氏束远端1~1.5 cm的位置处开始尝试起搏;或经C315 His鞘管跨过三尖瓣后,将3830电极直接置于右心室中位间隔部尝试起搏。观察起搏的QRS波形态,如QRS波形态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伴有底部或降支切迹,则深拧电极并观察起搏QRS波变化。成功的左束支夺获可以观察到QRS波底部切迹逐渐后移至升支部分形成终末部分R波,QRS波呈现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图形,其间监测电极的阈值和阻抗变化。若初始起搏图形不理想、深拧后起搏不能获得RBBB图形或夺获的QRS波无明显变窄,则依次往远端心尖方向重新选择起搏位置。(3)室间隔内起搏(interventricular Septum pacing,IVSP)组:未能成功获得HBP和LBBP,经影像学和起搏心电图综合判断起搏部位为室间隔内。3830电极植入后,根据患者需要植入右心房电极、右心室备份电极或右心室除颤电极、左心室电极。测试各电极参数满意后连接相应的脉冲发生器。

1. 3 术后随访

所有患者出院前2~5 d行心电图检查及程控记录,出院后进入我中心随访系统,可随时电话回访,并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每年1次来院复诊,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和症状变化、心电图、程控参数、定期或按需复查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

1. 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检验)。

2 结果

2. 1 一般临床资料

连续收集的50例患者,年龄58~87(74.4±30.3)岁,女性16例(32%),均顺利完成手术。起搏适应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例(24%),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8例(36%),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0例(40%)。7例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其中阵发性房颤4例,慢性房颤3例。联合房室结消融2例。新植入起搏器49例(98%),升级植入起搏器1例(2%)。脉冲发生器包括:1例(2%)心室频率应答型起搏,44例(88%)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4例(8%)心脏再同步起搏,1例(2%)心脏再同步除颤器。基础左心室射血分数(62.5±26.7)%。1例术后次日X线胸片提示气胸,对症处理后如期出院。随访6.5(1,11)个月,随访期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2. 2 手术结果及起搏参数

将这连续50例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每10例依次分组,比较各组的起搏结果和手术时间。前20例患者,希浦系统起搏的成功率仅维持在50%,随后20例,操作成功率稳定上升至80%,最后10例患者的操作成功率达到了90%。同时手术时间逐渐缩短,尽管与前一组患者相比,每组之间手术时间缩短的程度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最后10例和最初10例患者相比,手术时间显著缩短[(89.8±37.7)min比(152.7±55.1)min,P=0.037];同样,最后2 0 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也显著短于最初2 0 例患者[(102.9±33.9)min比(156.6±67.7)min,P=0.003](表1)。

按照最终起搏的结果,IVSP组15例、HBP组10例、LBBP组25例。记录各组基础QRS波时限、起搏QRS波时限、左心室激动时间(left venfvicular activation time,LVAT)及起搏参数。LVAT,HBP组[(79.4±8.2)ms比(96.0±19.2)ms,P=0.012]和LBBP组[(81.5±13.5)ms比(96.0±19.2)ms,P=0.013]均显著短于IV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HBP组和LBBP组[(79.4±8.2)ms比(81.5±13.5)ms,P=0.9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起搏QRS波时限,HBP组[(106.4±19.9)ms比(138.8±18.9)ms,P<0.0 01]和L B B P 组[(118.9±12.3)m s比(138.8±18.9)ms,P<0.001]均显著短于IV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 BBP组较H BP组延长[(118.9±12.3)ms比(106.4±19.9)ms,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HBP组的起搏阈值显著高于IVSP组[(1.4±0.5)V比(0.6±0.3)V,P<0.001]和LBBP组[(1.4±0.5)V比(0.7±0.2)V,P=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知R波则HBP组显著低于IVSP组[(5.7±2.1)mV比(10.2±5.3)mV,P=0.009]和LBBP组[(5.7±2.1)mV比(9.6±2.2)mV,P<0.001]。而LBBP组和IVSP组相比,起搏阈值及感知R波均无统计学差异(表2)。各组随访期间,起搏阈值和感知R波均无明显变化(表3)。

手术操作前,所有患者均连接标准12导联心电图探查电极。手术操作中,在行希氏束电位标测、定位HBP和LBBP的起搏部位时,本中心均采用右前斜30°投照体位。我们发现,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的V1导联,在右前斜30°投照体位下,其体表位置与希氏束区域相邻近。以体表V1导联电极片投影位置,结合心尖方向连线,可定位大多数患者LBBP的大致区域(图1~2)。

表1 连续50 例患者的起搏结果

表 2 不同起搏方式组的参数和心电图比较(±s)

表 2 不同起搏方式组的参数和心电图比较(±s)

注:a,IVSP组与HBP组比较;b,LBBP组与IVSP组比较;c,HBP组与LBBP组比较;IVSP,室间隔内起搏;HBP,希氏束起搏;LBBP,左束支区域起搏;LVAT,左心室激动时间

项目 IVSP组(15例)HBP组(10例)LBBP组(25例) P值a P值b P值c起搏阈值(V) 0.6± 0.3 1.4± 0.5 0.7± 0.2 <0.001 0.476 0.019阻抗(Ω) 685.8±281.3 590.9±143.3 651.9±115.0 0.113 0.452 0.133感知R波(m V) 10.2± 5.3 5.7± 2.1 9.6± 2.2 0.009 0.595 <0.001 LVAT(ms) 96.0± 19.2 79.4± 8.2 81.5± 13.5 0.012 0.013 0.928基础QRS时限(ms) 123.9± 25.3 103.0± 43.6 104.0± 50.4 0.277 0.062 0.941起搏QRS时限(ms) 138.8± 18.9 106.4± 19.9 118.9± 12.3 <0.001 <0.001 0.030

3 讨论

随着对生理性起搏的关注,以及起搏电极和操作工具的不断完善,希浦系统起搏技术逐渐得到推广,越来越普遍地被应用于常规起搏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4-5]。简单概括,希浦系统起搏包括HBP和LBBP两大类。HBP是希浦系统起搏最早采用的术式,可最大程度地实现正向的心室激动和传导,是真正意义的生理性起搏[6]。但由于希氏束特殊的组织结构,带来术后阈值增高、电极脱位等风险,使HBP面临安全性的顾虑[7]。在此基础上发展的LBBP,不仅很好地克服了上述HBP的局限,同时保留了和HBP相似的生理性起搏的效果,因此逐渐替代HBP,成为希浦系统起搏的主要术式[8]。本研究中也得到同样的结果,和右心室间隔内起搏相比,LBBP可以获得和HBP相似的生理性起搏效果,即较短的LVAT和较窄的QRS波时限。而起搏参数则和右心室间隔起搏相似,明显优于HBP。因此,后期更多地选择了LBBP,占希浦系统起搏患者的71.4%。分析连续50例患者的手术结果,可以发现,20例之后,希浦系统起搏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最后10例患者中,90%的患者完成希浦系统起搏。同时,手术时间也明显缩短。本单中心研究的实践提示,前20例的手术是熟悉该项技术的基本要求,连续50例手术基本可以达到较熟练掌握。

在早期HBP的时代,定位希氏束是获得理想起搏位置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发展的LBBP,同样建议以希氏束作为定位参考[2]。因此,标测希氏束电位,一直被推荐作为希浦系统起搏的首先和必要步骤。但从早年的病理研究和HBP的临床实践,部分患者希氏束位于内膜深处,使得希氏束电位标测困难,甚至可能无法标测到希氏束电位[9]。反复寻找希氏束电位不仅增加了手术时间和医患双方的X线曝光量,长时间反复的操作更是增加了希氏束及近端传导系统损伤的可能,导致部分患者术中出现RBBB甚至发生完全性传导阻滞。本研究共有3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RBBB,均发生在三尖瓣环附近标测希氏束电位时。心脏传导系统的分布及走向相对固定,尤其是左束支广泛分布于室间隔左侧心肌,因此较希氏束更易被夺获。判断左束支区域并不需要完全依赖希氏束电位参考定位。希氏束跨越三尖瓣环进入心室间隔,并以此为始向下分出左右束支,故三尖瓣环心室侧即为希氏束远端和左束支起始段交界。Gu等[10]通过右心室造影清晰显示三尖瓣环,在三尖瓣环隔瓣的房侧及室侧,可标记到希氏束电位,并于心室侧成功夺获希氏束远端。因此,三尖瓣环间隔连接处可作为希氏束区域的位置参考,其与心尖连线方向以远1~2 cm,通常即为LBBP。但该定位法增加了右心室造影的额外操作和难度。我们介绍的体表心电图电极辅助定位法,只需准确放置胸前导联体表位置和术中右前斜30°投照体位,即可大致定位多数患者的希氏束区域和LBBP的起搏范围,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反复标测希氏束电位的手术风险。在此基础上,如果因解剖异常或心脏明显转位,则可以结合希氏束电位标测或行三尖瓣造影帮助定位。

表3 不同起搏方式组的参数随访比较(±s)

表3 不同起搏方式组的参数随访比较(±s)

注:IVSP,室间隔内起搏;HBP,希氏束起搏;LBBP,左束支区域起搏

项目 IVSP组(15例) P值 HBP组(10例) P值 LBBP组(25例) P值术中 随访 术中 随访 术中 随访起搏阈值(V) 0.6±0.3 0.7±0.3 0.053 1.4±0.5 1.6±1.1 0.573 0.7±0.2 0.7±0.2 0.940感知R波(ms) 10.2±5.3 11.8±5.9 0.256 5.7±2.1 5.9±2.7 0.342 9.6±2.2 11.7±4.1 0.281

图 1 希氏束起搏 A. 右心室造影显示三尖瓣环,3830电极位于三尖瓣环心室侧隔瓣下方(箭头所指);B. 最终电极位置位于希氏束远端,右前斜30°投照下,希氏束区域位于胸前导联V1位置;C. 希氏束起搏前(左)和起搏后(右)心电图

综上,希浦系统起搏技术现已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本研究单中心的经验是连续50例手术操作可基本熟练掌握。综合操作性、起搏效果和长期安全性考虑,LBBP较HBP为优,可作为初期开展希浦系统起搏的首选。采用影像法辅助解剖定位间隔部左束支区域,可简化手术流程,避免对希氏束和传导束的损伤。

猜你喜欢

三尖瓣室间隔电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后叶缺如1例
心室短轴切面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诊断的应用价值
左束支起搏术中经传送鞘贴近室间隔造影发现并发症二例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疗效评价
肥厚型心肌病不同肥厚部位的心电图表现及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
分期手术治疗婴幼儿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效果分析
基于STM32的非接触式静电电位测量系统设计
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超声特点和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