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在美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2021-05-04叶惠勤

公关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程思政

叶惠勤

摘要:现阶段,在“大思政”格局下,我国各高校正大力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化的实现。这也是各高校专业课实现立德树人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高校美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属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推进课程思政的融入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在对课程思政及美育课程教学特点相关理论予以概述的基础上,对美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展开了分析,同时还重点探索了“大思政”格局下美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从而得出,美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实现,应与美育课程的特点进行结合,进一步挖掘美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巧设美育课程教学单元,以实现与课程思政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大思政格局 课程思政 美育课程

前言

近年来,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目前各高校立德育人教学的新模式和新理念。专业课课程思政肩负着传达知识与信仰的双重使命,而“一言堂”的理念在新时代中,却难以与“双重使命”的教学目标顺利衔接。尽管教材承担了“提纲挈领”的角色、教师展开了“传道授业”的讲解,但是庞大复杂的理论体系仍面临着被“浓缩化”“简单化”“片段化”的危险。与此同时,“一言堂”也难以形成思维方式和价值信仰的共鸣。在“大思政”格局下,面临美育课程缺少课程思政内容的现状,对如何在美育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思政及美育课程教学特点概述

课程思政主要是指以思政概念为主,以专业课为主载体,构建全员、全程以及全课程育人的格局,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并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在不改变专业课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将各门专业课的德育功能予以充分发挥,并提炼其中的思政教育因子,以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大思政”格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即思政课程)要向课程思政转变。这也就要求我国各高等院校的各门课都要与思政课程保持同向而行,从而形成协同效应。专科课课程思政是“大思政”格局下我国各高校思政工作的新理念。

对于美育课程而言,其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了文化、经济、社会及科技等诸多领域。高等院校美育课程具有人文性、创新性及实践性等特点。美育课程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审美优势和培养学生的个体人文精神,因而具有人文性。同时,美育课程还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因而还具有创新性。

二、“大思政”格局下美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是立德树人养正修能之根本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其明确指出青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因此,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应担负培养青年一代的重要责任。面临当下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多元文化和各类思想观念的冲击下,仅依靠高等院校思政课程显然是难以实现立德树人、养正修能这一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然而,在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美育因素,以及美育课程中缺乏课程思政元素的今天,基于“大思政”格局,推进美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实现,其是思政课程和美育课程实现立德树人养正修能的根本要求。而美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实现则是重中之重。美育课课程思政的实现,其有助于实现德技双修,并可促使美育课程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以及职业观,进而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是十九大对当前乃至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目标指向,其核心要素在于促进高等教育向质量和效益方向发展。其中,人才培養是否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符以及是否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符就是最为重要且关键的一个考量指标。美育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以及相互联系的关系。通过美育课程,不仅可实现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而且可以将思政课程的说服力和实效性予以提升。

三、“大思政”格局下美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以提升育人能力

目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尚存在一定的误解,为实现美育课程课程思政,首要的就是通过诸多举措促使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为此,高等院校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课程思政的宣传,如可通过学校官网、校园广播以及校园报等诸多渠道,对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或其他高等院校实施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成功案例予以介绍和总结,从而在“大思政”格局下能够促使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形成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除采用宣传措施外,美育课程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可组建美育课程课程思政实践小组,并邀请相关专家,为美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和方式予以设计。另外,还可通过教学例会、教学探讨会以及政治学习等方式,规定教育工作者应学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并对学习效果予以考评,从而促使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以不断提升美育课程中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二)结合美育课程的特点挖掘思政元素

为进一步推进美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实现,不仅要挖掘美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还应挖掘思政课程中的美育内容。在美育课程中,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德育资源。教育工作者应对其中的哲学思想和德育资源等予以挖掘,并帮助学生感悟并把握艺术审美的鉴赏能力,同时引导其对哲学及其分支学科中关于美学的理解。为此,可借助美育课程,与其教学中的知识点予以结合,将哲学理性思辨能力等引入到美育课程中,从而实现美育课程与哲学思想的高度自然融合。除哲学思想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美育课程中值得挖掘的另一思政元素。在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有文化自信等。在实现美育课程专业基本功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美术史以及国学等相关内容融入其中,并通过经典艺术作品等开阔学生审美视野等,不仅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自信以及爱国精神,而且可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应挖掘思政课程中的美育内容,如通过举办“中外名著鉴赏会”“成长阶段珍藏照片展览”等,以在课外进行思政教育等。

(三)巧设教学单元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较好的思政教育功能,其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方向。因此,应对美育课程的教学单元进行巧妙的设计,从而为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提供支持。为实现美育课程课程思政,在设计教学单元的过程中,应首先对美育课程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将哲学思想等在教学目标体现出来。其次,在教学环节中,如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等环节体现课程思政。例如,在课前准备这一环节,可结合美育课程的知识点,安排学生进行预习,资料查阅及优秀典型案例的观看等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在开展教学前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美育课程教师可将哲学思想等思政内容,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上的思政思想、国家方针政策以及典型优秀案例等,并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给学生提供预习平台和资料,进而实现美育知识传授和价值的引领。在课前,还可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四、结论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贯彻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全程和全方位育人以来,我国各大高等院校相继开始探索课程思政。然而,尽管我国各高等院校在探索课程思政时,已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從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依然有部分高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未能给予充分认识。因此,从高校各专业课出发,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逐渐受到了关注和重视。目前,各高等院校专科课课程思政尚处于探索阶段,为进一步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对美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并认为美育课程课程思政的实现,应通过诸多举措的落实促使专业课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以将育人能力显著提升。除此之外,还应巧设美育课程教学单元,以实现与课程思政的有效结合。总之,在“大思政”格局下,应努力探索一条美育课程与课程思政高度融合的道路。这也是我们当前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需继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20(010):133-135.

[2]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10(007):138-140.

[3]惠朝阳.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课程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0(005):57-60.

[4]刘倩.关于”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几点思考[J].福建茶叶,2020,42(03):418-419.

[5]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8(01):69-71.

[6]周慧.大思政格局下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论坛,2019,002(009):P.36-38.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究
“大思政”视野下高职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