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木运动员技能稳定性训练方法现状分析

2021-04-30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体操运动中心

体育风尚 2021年5期
关键词:平衡木教练运动员

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体操运动中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动作技能的控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运动学习阶段理论指出,动作学习的三个阶段为:①认知阶段:以简单口语与规则来建立概念,对动作产生基本了解,尝试不同动作结构,此阶段动作表现的变异性大且漏洞百出。②联结阶段:动作形态的修正细致且稳定,此过程练习时间的长短,根据动作复杂程度和学习者能力有所变化。③自动化阶段:需要透过大量练习,最低心智和少数错误来执行。动力系统(dynamical systems theory)强调将自然现象视为一个具有许多互动子成分的系统之必要性(Clarke&crossland,1985)。事物的结构和组织应被视为一个整体,而非分段,在如同人类的心智或人体这样彼此精密互相影响的高度复杂系统,仅对单一部分的研究常会阻碍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金泰尔二维动作技能分类特征

依据金泰尔技能分类特征,包括动作功能特征、环境背景中的调节条件以及尝试间变化特点显示,竞技体操属于:身体移动性技能中身体主动移动技能的动作功能类型。①动作功能特征:身体稳定性/身体移动。②环境在背景中有固定的特征存在,环境的空间特征决定动作的运动特征,而第一个动作的开始时间由操作者掌握,后续则由前一个动作完成的时间特征掌握。③存在尝试间变化,下一个动作情境或练习中过程中出现或不出现的不确定性。

1.金泰尔技能背景特征

环境(environment):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关于背景特征金泰尔技能背景特征分类(物理环境的3 个概念)对其物理环境做出了相关解释(见表1)。

调节条件:

调节条件(regulatory conditions):技能操作中必然存在,指决定动作操作特征的情景北京,金泰尔(2000)基于这种分类法提出,任何动作技能的完成都必须参考操作的情景背景和动作功能,而情景出现的条件也存在3 个分类:

(1)固定调节条件:指动作在操作过程中必然存在并影响练习者整体表现的情景特征,指环境的空间特征决定动作的运动特征,而动作的开始时间由操作者掌握。

(2)运动调节条件:大多指球类项目,一般动作开始的时间、结束时间与环境特征往往不受练习者所控制。

(3)非调节条件:包含路径周围的物理环境,如建筑、树木和空地等,尽管这些特征不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形式,但在特殊背景下(例如改变动作的方向)这些因素也能影响人完成动作的成功程度。

(三)2017-2020 周期平衡木项目国际评分规则解读

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推迟至2021年举行,规则延用2017-202年国际规则,规则要求共计入8 个有效难度动作,包括其中最多3 个技巧动作,3 个舞蹈动作,2 个任意动作;根据规则与运动员自身的特点进行有效编排,使8 个最高难度形成合理的有效衔接。在2017-2021年东京奥运会周期,成套动作D 分(难度分)主要通过技巧类和舞蹈类动作进行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产生连接加分的分值,从CR(编排特定要求)、DV(难度动作价值)、CV(动作连接价值)和SB(动作连接串加分)四个维度获得。而目前,我国运动员刘婷婷、章瑾、祁琦、李诗佳、欧钰姗等人木中混合串的连接选用比上周期明显增多,这也说明该项目发展趋于鼓励多个动作连续连接完成,强调成套动作的流畅性、观赏性、连续性的整体效果,另外,动作与动作的衔接直接影响到运动员难度分D 分的获得,难度与难度之间的连接必须有效,并且被承认,如在连接过程中出现明显停顿、身体的晃动或者掉下器械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影响难度动作连接加分的获得,也有可能要承担难度动作直接被降组的风险,导致成套最终不能达到完整的难度D分,平衡木项的连接分为双腿落地的直接连接、单腿主力腿落地的间接连接,且指需要通过任意顺序的B+B+C 或更高难度所组成的舞蹈串/混合串/技巧串(反弹和不反弹,含上、下法),获得CV 以外的+0.1 分/串。

表1 金太尔技能背景分类

表2 专家组基本情况

(四)女子竞技体操平衡木项目成套编排特征发展现状

由于女子竞技体操规则的特殊性,对于竞技体操项目中的女子运动员而言,职业生涯的周期较短,在一个周期女子运动员的变化较大,故参考文献的选取仅针对2017-2020 周期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通过知网检索库对关键词“女子竞技体操发展”“平衡木”进行检索后发现2017 至今发表的学术期刊共77 篇相关文章,而发表于2017 至2020 间的期刊论文仅9 篇,与其相关度较高的文章仅5 篇。谭强、杜熙茹等人在研究结果中提到2017-2020 版女子竞技体操国际规则相较上一周期在动作技能上的要求更加细致、规范化,在动作的完成上强调精准化,平衡木项目在成套编排上延续多样化发展,并且为鼓励运动员,新规则增加了舞蹈串、混合串在成套动作中的连接加分。张军舰在文中提出东京奥运周期里面应提升我国女子体操在平衡木项目上的竞争力,提升动作的难度价值和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才是重中之重。王海云等人认为,针对2017-2020 周期平衡木规则的运用上重点要提高二连接动作B+E、B+F、B+D(两个动作都向前)和三连接 B+B+C、D+B+C 连接动作的空中控制能力以及落木的稳定性和节奏。从以上相关研究可以证明目前女子平衡木项上针对动作与动作之间连接加分逐渐增多,且呈现出多种连接的编排特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练习者对于平衡木动作的练习需要更加精细,强调成套动作的动力性、连续性与稳定性的整体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女子平衡木运动员动作技能训练方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体操网、国际体操联合会官方网站的相关资料,在中国知网(CNKI)以“女子竞技体操”“女子平衡木”“动作技能”“非线性系统理论”为关键词检索硕博论文、期刊论文,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百度搜索有关新规则的新闻、相关公众号并加以分析,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

访问国内知名优秀教练员、国际裁判员和相关专家,通过他们的视角更加深入的了解针对平衡木项目目前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整理、归纳,然后通过微信线上app 等多种多媒体方式就我国优秀平衡木选手的训练方法以及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访谈,为更好的了解不同层次的平衡木运动员训练方法之间的差异,需要对不同层次的教练员进行访谈了解,其中包括处在基层的平衡木教练,相关问题的专家访谈提纲(见附件1),为撰写提供依据。

3.问卷调查法

分别从体操教练员和体操裁判中选取了6 位国家级教练、国际级裁判以及上海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副教授组成专家组(见表2),将所拟定的在青少年阶段平衡木运动员动作技能训练方法制作成调查问卷表,通过访谈设计调查问卷,针对目前青少年在技能稳定性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设计提纲,最终通过专家确认后运用问卷星app 处理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序列性动作技能稳定性影响因素:

1.女子平衡木运动员技术稳定性训练现状

本次问卷通过问卷星设计发放共回收问卷20 份,有效问卷20 份,共34 道题目,问卷设计内容均针对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平衡木训练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教授习惯宇教学理念。

回收结果基本信息显示,20 位教练中分别来自天津、北京、广东、广西、安徽、湖南、四川共7 个省市,大多数教练的平均教龄在16-20年之间,有两位教练具有30年左右的教龄,从教龄来看,个省市的女子教练员均具有较长的工作年限,10 位教练员中有6 位具备初级教练资格,有10 位为中级教练,还有4 位具备高级教练职称,除此之外,在成绩上,在所带运动员最好成绩显示,1 位曾带出世界杯系列赛前三名的优异成绩,8 位教练带出青少年比赛前三名,8 位市运会比赛前三名,3 位教练无相关带队成绩,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被调研的20 位教练员绝大部分均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与实力,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风格。

因此本文针对平衡木项目,教练员在指导过程中对运动员个体、环境、任务、练习时长、练习负荷与强度变换上的现状进行相关研究,具体结果显示:有8 名教练认为在一堂平衡木主课训练过程中一个难度动作的训练时长控制在15~20 分钟,时长较短,已证实本体感觉的能力与个体平衡能力以及运动技能表现的稳定性方面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且温子星等人在研究中得出踝关节是身体稳定性训练的主要关节,而大量运用踝关节训练会导致踝关节周围的肌肉过度疲劳,因此导致人体平衡感以及身体控制的稳定性下降的相关结论。

本体感受器是指位于肌肉、肌梭、关节囊和韧带等运动器官处的感觉神经末梢装置。本体感受器主要的作用是感受肌肉的张力与压力,以及关节伸展程度,并将这些刺激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通过中枢神经的控制,以调节骨骼肌的运动,使人感受到身体在三维空间、应激状态下各种技能的变化。本体感觉是指人体对方向、空间位置、速度变化激活肌肉、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信息,且在大脑、肌肉、关节等做出判断后产生相应的控制行为,在进行各种活动的同时人体能判断出身体及四肢所在位置的信息,根据不同的角度,本体感觉分为平衡觉和运动觉系统,包含关节位置静态的感知、关节运动的感知与反射回应张力的三种能力。而本体感觉的反馈影响着动作控制,如动作表现的准确性、精细程度、动作开始的时间以及各身体部位协同一致的运动在各个方向。

而在平衡木训练中是否会选择长期使用一根平衡木进行练习有88.89%的教练员选择看练习情况而定,实际练习过程中,还是有大部分运动员习惯于长期练习一根平衡木进行,然而本次结果可能受数据样本影响导致;被调查的所有教练均会使用提示、提醒、击掌等手段指导运动员完成动作,并认为在做动作前听到技术提示会完成的更好一些;且每次测验、比赛前都都会帮助运动员生理、心理以及体能都尽可能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参与测验;有5 位运动员在平衡木练习过程中有一些特定的练习习惯,以此来帮助运动员稳定动作技能;66.67%的教练会经常要求改变训练环境让运动员完成平衡木动作;有66.67%的教练经常刻意改变练习动作(任务)的初始条件让运动员完成技术;被调查的所有筠连均会在没有提前告知的情况下要求运动员临时更换一根平衡木完成动作;对于体操运动员而言,体操属于封闭式动作技能,但封闭式技能也存在一些开放的不确定因素,这些结构的突变都会使体操动作技能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技能控制的影响因素显示,动作表现受个体、环境、任务影响,动作是技能的某个环节,动作经历了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重要的形成阶段,从动力系统来看,Newell(1986)的互动限制模式研究显示,动力性的动作的产生受个体、环境以及任务约束和限制,并且通过三者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中个体(有机体限制:organismic constraints)约束包括:身高、体重、肌肉类型、认知、动机、情绪、包括后天从事练习的时长以及自身对动作经验的储存;其次是环境(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包括两大类: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包括父母、同伴、教练的影响等,而物理环境则与环境条件、温度、角度等相联系;最后是任务(tesk constraints)约束,包括:规定练习的时间、任务难易程度、练习次数、练习量等。这也是为什么体操运动员一个动作练习千百次在比赛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失败,或者掉下器械的情况。因此,在竞技体操运动员参加各大赛事时所面临的各种突发情况都会引起动作的突然变形,而并非是技术错误导致。

受技能稳定性影响的另一个结构因素为自由度,自由度(Degrees freedom),应用动态系统理论的一个关键起点是自由度问题。吸引子(attractor)是统计物理学中的术语,它指的是系统的实际状态参量在其平均值附近存在的偏差,或是系统中存在关于某种稳定态(或稳定)的微小偏离。人体系统是具有波动特性的稳态,完成某个动作技能时,身体各关节协同运作过程中,需要稳定和灵活运用的关节单位,这个概念来自动态系统理论。当一个运动涉及几个关节,每个关节都有自己的自由度时,有很多可能的运动范围组合,它们都能产生相同的结果。多个关节中关节角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自由度可能进一步增加,因为运动可以通常由多个肌肉执行。例如肘部可由肱二头肌、肱二头肌或肱二头肌弯曲,乘以7 肘屈曲自由度。动作技能不可能永远执行最有效的动作轨迹,如果一个运动仅仅由稳定因素组成,则该运动将严格执行,而环境、任务、个体之间的改变会打破稳定的轨迹。因此,如果动作仅有一个准确的技术要领或标准,动作技能是不可能稳定的。举个例子,平衡木是女子竞技体操项目中最难比的一个项目,因器械长5 米、距地面高1.20m,而宽度仅10 公分,运动员要在10公分宽的平衡木上完成空翻、转体、跳步等高难度动作本身对动作技术的掌握就必须非常精确,丝毫不得含糊,因此教练员时常要求动作的位置、角度等技术要领要严格执行,例如身体姿态、空中姿态、分腿角度、转体角度、半蹲角度、踢腿角度等以达到技能的标准化和精细化。调查结果也显示,有16.6%的教练认为在平衡木技术指导中对不同运动员,同一种技术动作的总体要求一致;有44.44%的教练认为平衡木练习中同一种技术类型容易犯的错误具有普遍性。

2.平衡木技能稳定性训练存在的问题

图1 attractor and fluctuation

本文认为,动作技能不仅仅是学习各部分技术要领的问题,也是适应自由度的过程。因此,语境(contextual)运动的学习过程比一般认为的要长,因为仅仅学习运动的正确技术环节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哪些环节必须以稳定(attractor)的方式使用,哪些必须以可变化(fluctation)的方式使用,(图1)显示,技能会随着时间和经验发生一定的变化,以至于吸引子(attractor)与可变化因素(fluctuation)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

而在被调查的结果显示,有55.56%将近半数教练从未刻意地在运动员准备开始动作前改变动作的难易程度;有88.89%的教练不能接受运动员在一堂课中大部分动作不稳定的情况;而在运动员练习平衡木难度时总是不能趋向稳定的原因中,有88.89%的教练认为是运动员训练不用心、有情绪导致;有77.78%的教练认为是运动员心里害怕,有66.67%的教练认为是运动员动作技术“跑范”导致,从以上结果显示,教练们在一般训练中几乎不会在运动员准备开始动前临时改变动作任务,绝对大部分教练认为运动员平衡木动作技能不能趋向稳定的原因归结于运动员个体心理因素、动作技术细节把握不到位影响了动作技能的稳定性,而不是动作本身自由度的增加影响了动作技能的稳定。(自由度)相关研究指出,即使是射击、高尔夫这种高稳定性技能,百分百准确的技术也不存在(Ball,Best,&Wrigley,2003;Brisson&Alain,1996;Fairweather,Button,&Rae,2002)因为每次动作开始时,总是需要适应一些不同的起始情况,(例如身体的改变、生理的状态或心理因素)与环境中(不同温度、不同材质、重要观众等),因为许多限制会影响动作的表现,即使是一位专业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也会出现技能变异的可能,(Button,Macleod,Sandera,&Coleman,2003;Davids,Glazier,Araujo,&Bartlett,2003)。调查报告也显示,有77.78%的教练认为运动员存在某一个动作要领经常反复的现象,且66.66%的教练认为总是不能趋于稳定属于正常现象;符合动作技能控制的相关理论。在技能稳定性方面,有77.78%的教练认为动作成功完成的次数多了,技术自然会稳定;所有教练均认为加强对动作各环节细节的把握会提升运动员技术的稳定性。而在运动员在比赛失常的原因题项中,大部分教练均认为是运动员渡紧张导致,其次有77.78%的教练认为经验不足、心理素质差导致比赛失常,她们更倾向把比赛失常归结于运动员心理因素问题,而此结果验证了动作技能表现受环境、个体于任务的直接影响,不存在完全完美且百分百准确的动作技术,也说明了目前在训练方法中确实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练习序列性技能的目的并不能单纯的以稳定或者以完成精准的动作为练习课目的,其最终目的应是适应该动作模式中可能存在的多种动作轨迹(自由度),包括对环境的适应,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适应各种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因为动作并不能够完全一样的重复(2006),这样有助于他们习得技能且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四、结论

(1)77.78%的教练认为运动员存在某一个动作要领经常反复的现象;66.66%的教练认为总是不能趋于稳定属于正常现象;符合动作技能控制中动态系统相关理论,而此结果验证了动作技能表现受环境、个体于任务的直接影响。

(2)77.78%的教练认为动作成功完成的次数技术自然会稳定,且均认为加强对动作各环节细节的把握会提升运动员技术稳定性。

(3)大部分教练均认为运动员比赛失常是运动员渡紧张、经验不足、心理素质差导致比赛失常,有77.78%的教练倾向把比赛失常归结于运动员心理因素问题。

(4)教练们在一般训练中几乎不会在运动员准备开始动前临时改变动作任务,绝对大部分教练认为运动员平衡木动作技能不能趋向稳定的原因归结于运动员个体心理因素、动作技术细节把握不到位影响了动作技能的稳定性,而不是动作本身自由度的增加影响了动作技能的稳定。

猜你喜欢

平衡木教练运动员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摇晃的平衡木
汉字诗:旦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加油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