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三学、两展、一整理”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2021-04-28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秦慧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学小猴小鸭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 秦慧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在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在提高学生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于是,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有的只追求形式上的创新与热闹,忽略了本质与实效。我校根据新课程理念,思考和研究出适合本校学情的“三学、两展、一整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从理念渗透到课堂实践的重大突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效益,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三学、两展、一整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解释

我校“三学、两展、一整理”的教学模式,有着深刻的内涵。

“三学”即“独学”,明确已会的知识并找出不会的问题,“对学”或“群学”分享收获并尝试解决问题;

“两展”即一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主展示学习成果的小展示,二是在教师“点拨”下,全班性解决生成问题的大展示;

“一整理”即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收获进行整理和总结。

二、“三学、两展、一整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生命的精彩。

(一)“独学”促进学生个性思考

在探究问题时,教师根据教材情境内容及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数学问题,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自主探索,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情境。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快乐地玩耍。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谁来说说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各有多少只?

在这个问题情境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根据情境图捕捉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在这个环节,教师能了解到学生捕捉到的数学信息有哪些,学生在提出问题环节,有的提出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问题。

其中一名学生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小猴的数量用3个○来表示,小鸭的数量用6 个△来表示,鸭的数量比小猴的数量多3 只。

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两种小动物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了解到学生对于“一一对应”的思想及利用“比多、比少”解决问题应用得很好。

另一名学生表示的是一共有多少的画图方法,并解释自己的图意:2 个3 加起来是6,就是6 里可以分出两个3 了。

对于“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学生能够提出,但是不能真正理解其“倍”的意义。

通过“独学”,教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存在哪些盲点,便于我们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教学。

(二)“对学(群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独立思考体现的是个性化思维,是独立的个体想法。这时,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同伴或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产生思维碰撞,优化思维方法,提升思维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一课,根据学生对于“倍”的意义没有真理解的学情,教师设计“圈一圈,认一认”的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方法。

学生出现了:小猴有3 只,我把这3 只圈成一圈,鸭子的数量也3 只一圈,就能圈成2 圈。学生的思维里有“倍”的概念,但是在表述上不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去说清,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脚手架”,给学生一个支点。

教师边说边示范:把小鸭3 只一组、3 只一组地圈在一起,这样6 只小鸭被平均分成2 组,每组小鸭的只数与小猴一样多。小鸭的只数是2 个3,小猴的只数是1个3,小鸭数有小猴数2 个那么多,我们就可以说成:小鸭数是小猴数的2 倍。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出现了下面的方法:2 只小鸭一组,每组小鸭里都有1 只小猴。

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抽象发展,让学生用算式表示小猴和小鸭的数量关系。

学生出现以下思考:

(1)6-3=3(只)小鸭比小猴多 3 只。

(2)6÷3=2 就是把 6 只小鸭平均分,3 只小鸭一份,可以分出两份。

(3)就是 6 里面有 2 个 3。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6÷3=2 我们就说小鸭的数量是小猴数量的2 倍。再对学生出现的这两个算式6-3=3(只)6÷3=2 结合情境加以分析。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6 比3 多3,其实也是把6 里分出去一个跟小猴一样数量的3,就是1 个3,还剩3 只,是又一个3,也可以说是6 里面有2 个3。除法算式也是6 里面有2 个3。6 里面有 2 个 3 可以说成 6 是 3 的 2倍。以 3 为准,看 6 里面有几个 3,6 就是3 的几倍。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对学(群学)”,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时候是处在表层水平,需要教师及时地给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促进学生追求数学的本质问题,使学生达到思维水平提高的跳跃。

(三)“两展”展示团队的集体智慧

新课程一直倡导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展示学生集体的智慧,使得学校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在探索2 顶帽子和3 条裤子,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的学习方式,探索出很多搭配的方法。学生最初自己的思考是零散的、单一的,在小组交流和全班汇报后学生最终形成了以下方法:

这个环节,教师从小组巡视中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摆实物、画图、写字母、写数字和字母结合、有画图像、计算等多种方法。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这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重新排序,按照画图像、画图形、写文字、写字母与数字组合、写数字的顺序、计算等方法进行汇报,虽然学生的个体的方法可能是无序的,但在汇报过程中,可以使全班学生的思维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促进学生对搭配交叉对应这一本质思想的认识。在汇报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字母与数字组合及写数字这两个方法的实际含义。

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经历思考、操作、表达等一些列学习活动,能将零散的内容进行梳理,使之具有条理性、有序性、可操作性,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一整理”盘点研究成果

“一整理”,指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收获进行整理和总结。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盘点总结,可以通过研究的问题串进行盘点总结,可以通过谈重点收获进行盘点总结。在总结收获时,一定要注意除了盘点知识内容外,还要注重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整理与总结。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汇报,按照思维过程或学习过程,整理到板书上。

“搭配中的学问”一课为例,教师让学生总结时,可以提取关键字进行板书,突出重点收获。

板书的设计,与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教的过程与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一致。突出了教学重点,再次强调了思维有序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猜你喜欢

三学小猴小鸭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谢耀荣
学七十二变的小猴
没耐性的小猴
智救小鸭
小鸭
“三帮”促“三学”助他当上状元郎——记沈阳铁路金州站行李员矫正伟立足岗位成才的故事
小猴的难题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
定滑轮上的小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