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高校“1+X”证书制度试点的现状与对策

2021-04-28孔艳艳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河南省

孔艳艳

(郑州商学院,河南 巩义451200)

1 “1+X”证书制度执行的整体情况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启动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同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正式在院校范围内启动该制度试点工作。随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了《关于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的公告》,确定了首批试点院校名单。

“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毕业证,“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设立不同类别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1+X”证书制度后,只要通过了“1+X”职业技能考试,学生在毕业时,便可以同时拿到毕业证和技能等级两大证书。

2 “1+X”证书制度在河南省开展的情况

2.1 “1+X”证书制度开展的总体情况

教育部公布的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的单位中,河南省有27所高校,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3所、高等职业学校15所、中等职业学校9所,同时河南省教育厅择优遴选了15所综合实力较强的试点学校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牵头院校。通过首批院校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已完成第三批试点院校的审批。截至目前,河南省前三批入选的高校共有238所,其中,入选第二批的试点高校有76所,入选第三批的试点高校有135所;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有36所、高等职业学校有77所、中等职业学校有125所。各层次高校所占比例情况见图1。

图1 不同层次高校占比情况图

2.2 各层级高校“1+X”证书制度开展的情况

目前,河南省“1+X”证书试点院校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及中等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申报“1+X”证书试点院校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经验丰富、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型教师较多、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能够在规定的时期内完成试点任务,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培训评价组织的理论和技能考核,获得专业技能合格证书。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认真领会“1+X”证书的发展意义,立足办学定位,科学合理地规划试点专业和人数规模,通过试点院校申报系统进行注册申报。

2.3 部分试点院校“1+X”证书制度开展的情况

通过调研可知,在河南省同层次的民办院校中,黄河科技学院由教务处牵头、郑州工商学院由继续教育学院牵头、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由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牵头、郑州财经学院由职业技能鉴定所牵头,由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实施“1+X”证书制度工作,但就目前为止,以上各院校在推进上均无明显动向,基本停留在只参加免费教师培训的层面;职业学院中,河南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和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均是由教务处牵头,二级学院具体实施,截至目前,在教师培训上也是只参加免费培训,河南财税金融职业学院还未有学生拿到证书,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已经有一批学生拿到了证书,培训和考试费用由学校垫付,等待后期财政补贴。

2.4 培训评价组织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河南省教育厅严格把关,选出共80个培训评价组织与各高校进行联系,保证学生取得专业证书的质量。

3 “1+X”证书制度在高校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1+X”证书制度在各个省份高校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3.1 培训评价组织资质参差不齐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非国有性质的培训评价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掌握着国内甚至国际上某项领域的核心技术,对我国就业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培训组织兴起时,有些培训评价组织存在不正规、技术不过硬、培训效果差、乱收费等现象,但也有很多优质高效的培训评价组织,它们从长远战略出发,立足国内实际,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为我国培育技能型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

通过培训评价组织获得的证书含金量还有待加强,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都存有疑惑,这个证书有什么用,就业单位是否认可,这就揭示了证书使用率低的现象,同时也为培训评价组织敲响警钟,应提高相关考试的正规性,而不是让学生提前背会考题或者提前上机练习考试题目,即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证书也不能在此领域中有所成就。考题应有创新性和实用性,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让他们觉得对就业有用,而不是为了考证而死记硬背,流于形式。

3.2 相关政策尚不健全

经过调查,政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证书没有加盖河南省教育厅的印章,很难激励学生考证的积极性。二是经费来源尚不明确,若由学校承担,难度较大。三是河南省有关“1+X”证书的政策、指导意见尚不健全。

第一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是由国家组织的,有明确的文件要求和财政支持,各省教育厅只是配合此项任务的落实。但是在河南省组织各高校参与第二批和第三批院校试点时,河南省教育厅实施方面出现了偏差,在文件和资金上态度不明确,试点高校大部分为大中专院校和民办高校,这些高校没有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因此导致此项工作落实不到位。

3.3 高校缺乏先进理念

教师队伍能力不强。“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高校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高校就业率,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但是由于大中专院校和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缺失。高校教师虽然长期讲授一门实训课,但却不知学生应该考取哪些证书对他们就业有利,因此想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需要一支能够准确把握先进理念、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做好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满足新技术和新技能培养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1]。

学生对“1+X”证书制度认识不够深入。由于部分高校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在考取证书时产生两个极端,一是就业的学生热衷于考取本门课程的职业技能证书;二是考研的学生不参与证书的考试,觉得对他们意义不大。是否需要全体学生参与,需要高校出具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果部分证书的考取是与学生的期末成绩挂钩的,就能鼓励全体学生参加[2]。

4 “1+X”证书制度在河南省实施的建议

经向河南省“1+X”证书制度推进办公室了解,目前培训和考试费用的补贴政策尚不明确,各试点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承受能力,适当调整申报的数量。

通过调查,建议“1+X”证书制度的实施由教务处或者实验中心负责牵头,与评价机构对接,学生的培训和考试等由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相关费用从各专业建设经费中支出。

1)培训评价组织方面。“1+X”证书制度是个闭环的链条,培训评价组织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X”证书制度实施的目的是提高社会就业率,培训对象不仅包括学生,同时也包括社会人员,让他们掌握一项技能,就业有保障,使其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培训评价组织(例如负责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是这个链条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一旦它出现问题,则“1+X”证书制度将会失败。

培训评价组织研发和引进的软件在国内各大中型企业已运行,再将获得某项技能证书的学生推荐到对口企业,一方面缓解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培训评价组织的知名度,也有利于其软件在高校和企业的使用推广,最终实现共享双赢[3]。

2)相关政策方面。“1+X”证书制度已经明确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认可,同时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其越来越正规。政府主要起监督辅助作用,给予各个高校指导性意见。对于“1+X”证书制度的推广实施主要在于培训评价组织,学生及社会人员通过培训获得证书,能否顺利就业,怎样就业,在这个领域里工作多长时间,这项技术是否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滞后,是政府不能预料的事情,需要培训评价组织不断跟进。

随着“1+X”证书制度的规范,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在证书上加盖河南省教育厅的印章,增强证书的含金量;二是政府在“1+X”证书考试方面给予明确的财政支持;三是明确“1+X”证书方面的政策法规、指导意见,便于院校进行解读和贯彻落实[4]。

3)高校方面。按照要求提交申请考试站点的相关资料(学校的基本情况、拟设立考核管理机构组成及职能、考点的场地、设备设施的情况、考点的照片等),上传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后,该校申请“1+X”证书的考点在该平台就完成了备案,之后高校与培训评价组织进行联系,安排后续的考务流程。

“1+X”证书制度的建设应与学校的分类教学相结合,将其推广到学校,主要帮助学生就业,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将就业的学生和考研的学生进行区别,确定好考证的对象。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意愿较大,应鼓励全体学生考取专业技能证书;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分类进行实施该制度[5]。

5 结束语

在高校实施“1+X”证书制度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评价模式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制度创新。各高校应按照国家政策指导,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对“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进行探索。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河南省
WJCI 收录证书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CSCD收录证书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收录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