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1-04-28张赛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张赛

摘  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借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从课程教学设计出发,将思政育人融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在施工工艺流程中串联价值引领、劳动观念与生死教育,创新思政育人方式,注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显隐统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行动导向;教学设计;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1)04-068-07

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底色的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载体,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

一、“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在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教育氛围,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将施教主体所认可、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有机融入教学过程[1]。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工程类专业课程由于具有技术性、直观性、代表性等特点,其“主战场、主渠道”作用不可替代,但由于工程类课程内容本身存在意识形态薄弱、價值观教育内容较少等不足,导致实际教学中只强调技能获取、价值观引领模糊、工程伦理教育缺失等问题。另一方面,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一直是国内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采取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模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科学系统性,注重培养学习者发现、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2],具有将教学全过程贯穿、全要素融入、全环节渗透等特征。而课程思政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课程教学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由此看出,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目标存在深度契合。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是高职土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具备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分析处理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并养成严谨、创新、善于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员、技术员等一线管理工作,为了保证建筑产品安全稳定、节能环保、功能先进,从业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建造技艺,还要有执着专注、严守规范、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的工匠精神。因此,对“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强调教学设计的“深度”、拓展课堂教学的“宽度”、增加课程思政的“厚度”、提升立德树人的“效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传统课程教学多按照建筑物分部分项,如砌体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防水工程等模块,重点讲授施工要点、工艺流程、质量验收、问题处理等内容,通过课堂讲授、工地观摩、技能实训来完成。由于课程内容多为国家规范条文、操作规程,知识技能比较琐碎和分散,教学效率不高,更难以在课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构建“大思政”格局下,以学习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更具有思政教育的落脚点和映射点,其实施流程按照问题提出——准备——进入——加工——评估等五个步骤来进行[4]。如何发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工程建设行业企业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有序、有效地融入上述五个步骤,使思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1+X证书标准与课程思政目标,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指导,按照准备——交底——施工——验收——整改的施工流程,重点做好“点、线、面”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深度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与精神内涵。一是从知识点、技能点中挖掘思政元素。立足本课程各个教学模块,发现、关联、映射思政元素,做课程思政内涵的“加法”。二是按问题链串联、优化课程思政资源,对接建筑行业新材料、新规范、新设备、新技术等“四新”内容,本着“突出认同、注重实效、显隐统一”原则,筛选课程思政内容做“减法”。按照解决问题的逻辑递进关系,做好各教学环节与课程模块间的起承转接。三是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评价反思三个阶段,设计“设、引、析、做、拓”教学环节,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法和工作过程分析法等,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目标。从上述思路出发,结合“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模块知识内容,编制课程模块和思政教育映射对应关系表,以本课程模块一“砌体结构工程”为例,见表1所示。

三、“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1.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5]。专业课程要达到精准传递思政内涵,就需要了解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关注点、敏感度和理解力。“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开设在大二上学期,学生经过大一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建筑专业有了初步认知,直观感受到工程作业环境,但也会对施工岗位认知停留在“脏活、累活、危险”层面,正确的劳动意识与职业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学生排斥繁冗的施工规范标准,对典型的中国建筑、建筑大师、建筑历史兴趣浓厚,更注重来自企业专家对其个人的过程性评价。因此,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融入建筑案例、工匠事迹、技术自信、传统文化、法律意识等内容到教学环节,持续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和兴奋点,适合“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实践。

2.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在不同专业领域明确“培养什么人”、指导“怎样培养人”和落实“为谁培养人”,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贯穿整个课程教学,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再设计和系统化实践,在传统的知识、技能、素质三维目标基础上,将思政育人目标作为主要目标,依靠其他三维目标的逐步实现而达成。课程培养的技能主要应用在施工生产一线的管理、决算、质检等方面,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规范标准,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并能适应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发展趋势,使工程项目节能环保、赋能增效。据此,本课程思政目标就设计为:培养学生作为中国建设者的自豪感、责任感,感悟中国建造的伟大成就,形成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念,培育大国工匠精神,厚植技能报国情怀。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质量安全意识、规范标准意识、环保节能意识、生死教育、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创新精神、工匠精神。

3.教学内容处理

课程利用问卷星平台向建筑行业企业发放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份。结果显示,90.5%的企业注重毕业生对“四新”内容的掌握度、关注度,93.25%的企业认为应提升学生规范标准、质量安全、节能环保意識,增强学生对岗位的忠诚度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课程思政不是“课程+思政”,也不是课程“思政化”或者“去知识化”[6],因此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重构、删减,突出钢筋混凝土工程、装配式施工、建筑节能技术等内容,并对思政元素进行筛选、编排,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与工程伦理教育内容。

4.教学资源设计

行动导向理念下的课程教学要求师生能够利用教学资源对工作任务进行研讨交流,设计建设具有思政底色、行业特色的资源载体是实施教学的基础。本课程教学资源设计体现规范性、协同性、可开发性原则,突出“虚实结合、动静交互、显隐统一”特点,满足不同学情的学生在行动任务中“教、学、训、考、拓”。课程教学资源分“虚”“实”两部分,“虚”主要是指线上虚拟的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视频、思政案例、电子课件、操作手册、图纸规范、习题题库、动画模型以及网络平台生成性数据资源等。“实”是指线下真实的教学资源,包括企业教育基地、实体模型、生产型实训基地、工具设备等。线上教学资源应注重与线下教学的连贯和递进,通过微课视频将思政元素、典型图纸、行业规范等资源整合,精选较为独立、简单、形象的知识点,通过思政元素引入课程,分析工程实际问题,布置线下行动任务,录制5~10分钟短视频。线下教学资源作为课程思政内容的重要载体,应更加注重资源本身对学生的感染与熏陶,注重学生对物化教学资源“深度、温度”的体验。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渠道,构建“动态操作”与“静态展示”相结合的教学实训资源,让学生在行动、分析、操作、总结的过程中,感悟工匠精神,使“显性展示”与“隐性蕴含”有机统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技能实践中增长智慧、锤炼意志。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以完成典型工程图纸施工为线上教学任务,拆解重组知识技能项目,构建了7个教学模块的19个子模块,并结合各模块思政教育内涵,创设子模块行动任务。拍摄制作微课视频152个、思政元素视频120个、动画141个、电子课件46个,编写《轻钢施工操作手册》2本、施工员(土建方向)考证试题集1本、建筑工种实训指导书1本,搜集全套施工电子规范72本,设计绘制典型工程施工图纸12套,并上传课程教学网络平台。同时,依据国家施工规范和101平法识图图集,校企共建“高职土建类专业建筑智能演训平台”。平台以标准的房屋建筑钢筋骨架为载体,融入结构受力演示、建筑实体模型、节能动态控制、建筑文化展板等“显性”内容,充分利用二维码、手持终端设备等链接教学资源库,监控学生学习数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隐性”思政内涵,该平台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申请国家专利7项。本课程注重与建筑企业协同育人,先后在企业成立职业规划指导站2个、校外实训基地2个,并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让学生置身在真实的建筑施工环境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教学实施

1.课前导学

课前导学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程学习,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查,及时调整优化教学策略。在课前导学阶段增加思政元素内容,可以发挥思政典型案例的带入作用,提高学生关注度,增强课堂互动效果。以本课程“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施工”模块为例(见表2所示),该项目教学与实训安排4学时完成,教师课前创设了导学任务清单,包括课程回顾、视频学习、教材阅读、测试调查、在线答疑、实训安全交底、查阅规范等内容。要求学生回顾前修脚手架搭设规范条文,登录学习强国APP,学习《中国建设者》专题节目,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观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系列视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监控学生阅读教材、自学测试、查找规范等环节的完成情况,利用平台上创建的“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圈”在线进行引导、鼓励、答疑、分享。针对扣件脚手架实训教学模块,在导学任务中还安排了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教师、组长、组员模拟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分级开展安全交底会议,各实训小组对工具领取、防护用品佩戴、分工表填写等准备工作互检、纠错和整改,增强安全意识、规范意识以及生死教育。教师根据上述导学情况、测验结果动态调整教学策略。

2.课中教学

课程思政建设最终落脚点和检验点是课中教学的实施。在具体教学中,思政育人与专业课程都不能厚此失彼一味灌输知识技能,这样课堂会陷入一言堂的状态;而如果只专注讲述思政元素案例,同样会造成课堂指向不明。这就要求课中教学环节既容易“映射、渗透”思政元素内涵,又便于学生“系统、递进”学习技能。本课程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将各教学模块划分行动任务引入、行动任务分析、行动过程、成果展示、评价反馈五个教学环节,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综合运用项目驱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脚手架工程安全控制”模块为例,教学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1) 行动任务引入。教师课前梳理与授课内容有关联的案例、素材,判别思政元素与育人目标的契合度、关联性、教学展现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编排引入内容,再通过问题链、影音展示、案例剖析、课堂互动等方式,讲建筑人、说建筑事,使思政育人的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学生的关注,使其更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明晰课程学习内容,为开展教学实践做准备。

(2)行动任务分析。运用试验、讨论、问答、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布置的行动任务进行分析,将大任务逐级分解为小任务,自主绘制分项工程的施工流程图,判断可能的技术难点,理清问题实质、聚焦问题的关键点和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塑造迎难而上、团结协作的职业品质。

(3)行动过程。采取图纸贯穿式教学法,以典型工程项目图纸为载体,让学生学习将图纸变成建筑实体设计,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如测量放线、钢筋工、架子工、模板工、砌筑抹灰等建筑工种实训,每一个工种实训都有企业专家现场演示指导,各小组对完成的成果互检。学生可将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逐一罗列在施工日志中,组员协作解决,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在学习小组中開展积分评比,积分包括成果展示、企业专家打分、教师综合考评、学生打分等,以积分多少评选“最优项目部”。让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掌握工程建设的流程,体会一线建设者的辛苦,树立劳动出成果的劳动价值观,将爱岗、敬业、法治、诚信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形成专注、执着、守规、创新的职业素养。

(4)成果展示。总结归纳行动任务成果,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展板、课程圈、智能教学一体机等媒介,随机抽取学生或者实训小组的汇报成果、讲解操作,学生在自我汇报展示中,增强了自信和对专业的认同,也能取长补短,更有利于形成团队责任感与使命感。

(5)评价反馈。教师对课程模块学习情况整体总结,并对班级学习情况综合评价,点评学生学习实训中的优缺点,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成果,梳理共性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布置课后测试、延伸拓展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促进学以致用。

(6)课后拓展。教师可布置课后习题、工地实践、知识竞赛、社区宣传等活动,设置更多与课程内容匹配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并在实践中拓展升华,内化成自觉行动,构建课程学习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局面,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得感、成就感、认同感,坚定其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的信心。

(三)评价与反思

1.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量化多方评价权重

教学评价是课程思政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可及时反馈课程思政改革的实际效果,而且可以指引课程思政建设更加趋于完善,切实提高其可行性和实效性。[7]本课程教学评价注重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全过程数据的量化,强调校企共同参与评价,构建“六位一体”的多元评价体系,见图2、图3所示。

学生可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从企业专家打分、教师评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习成果评分系统、学习积分六个方面自评,结合自己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学习能力、实践等多个方面,在课程平台上设置评价权重,统一处理教学监控数据,大大减轻了教师在数据回收、分析上的工作量。结果显示,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行为规范合理,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

教师安排来自企业、马克思主义学院、督导等教师、专家,对课程思政、劳动教育、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并邀请企业专家以跟踪教学、视频回放、实训指导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编排、实训设计、实训效果进行综合打分。

2.聚焦专业群关联性,反思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目前,本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还是“单兵作战”,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是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思政育人不是一门课、一个专业的问题,需要教学团队结合专业群其他专业,利用土建大类专业关联性、紧密性特点,以相近专业、相似课程为切入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各专业课程的思政改革方案,创新课程教学策略,共享思政教学资源,协调设计各课程、各专业不同的思政育人目标,构建专业群课程协同共育人的格局。

四、结语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中之重。“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借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深挖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以“突出认同、注重实效、显隐统一”为原则,根据课程注重工艺流程、严守工序先后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实践环节,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地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上述系统化的课程改革、研究、实践,学生的思想觉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得到行业企业的一致认可,对口就业率不断提升。同时,团队教师的课程思政改革能力得到提升,在2019年、2020年安徽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分别获一等奖,2020年又成功申报了教育部国家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体系化课题研究项目“土建类专业群‘课程思政载体与方法创新研究”。在后期的课程改革中,课程团队将进一步发挥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功效,增强专业群之间、校企之间协同育人能力,培育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8,42(4):99-103.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4-55.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汪静.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3):88-91.

[5]燕学敏.我国学情分析的意义、问题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5):109-113.

[6]韩宪洲.课程思政方法论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8(2):1-6.

[7]贺武华,王凌敦.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4):26-30.

Course Design and Practic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Based on the Action-oriented Concept-Taking "Main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ZHANG Sai

(An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qing Anhui 246003,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moral education. With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starting from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course, the author integrates ide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in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Ma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urse. Through systematic teaching design, the author has incorporated value guidance, labor concepts and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nov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focus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Desig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行动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