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驱动力研究

2021-04-22陈国庆赵睿何秋洁周爽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提升路径教师

陈国庆 赵睿 何秋洁 周爽

【摘 要】应用型民办高校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是科研创新的主阵地之一,科研力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高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对于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不足,且科研力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现状及提升困境,并寻求一定的提升驱动力,以较好地提升其科研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6-0001-02

中国大学如今主要有应用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应用研究型大学以及技术型大学四种,应用型民办高校则主要是指以应用为主要办学定位的高校,而并不是以科研作为办学定位。但是,科研是每所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以应用为发展方向并不意味着忽视科研,不发展科研。

而现阶段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大多重教学、重应用,对于科研投入的时间偏少,重视度也不足,科研意识较弱,科研团队意识也相对较弱。不论是宋化民等学者提及的科研力内涵的界定[1],亦或是张淑红等学者对于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科研力的论述[2],都向我们说明了提升高校教师科研力的重要性;学者易传安也分析了人文因素对于科研力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为促进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的提升提供了参考性意见[3]。综上,高校也应该加强对教师科研力的重视度,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教学科研之路。

因此,本文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现状、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困境以及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驱动力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促进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的提升。

一、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现状

科研力对于各高校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力仍然不足,科研成果也十分有限。

从概念上而言,应用型民办高校注重应用层面的发展,但是较强的科研力能够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也是应用型民办高校进行转型与提高办学层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从文献资料中可知,现阶段应用型民办高校往往不重视科研力的发展,对于科研成果的“质”与“效”重视度不足。同时,由于大部分应用型民办高校建设与发展周期较短,缺少足够的历史底蕴,也未形成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从师资力量的构成而言,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師多为退休返聘的教师,或者是刚毕业的本科生以及硕士生。大部分退休返聘的教师已缺少进行科研的动力与激情,而多数年轻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而缺乏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实力。不论是从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构成出发进行科研力的分析,还是从应用型高校对于科研力的重视程度进行分析,都反映了应用型民办教师科研力不足这一现状。

基于此,应用型民办高校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的科研力。但在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进行科研力提升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阻碍,因此,本文从几个角度列举了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困境,并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二、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困境

(一)从科研时间进行分析

科研时间不足,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活动。由于教学与科研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时间矛盾,教师教学任务重,备课、考评占据了教师大量时间,而科研之路又是需要沉下心进行分析研究、思考探索的。多数退休返聘教师或其他资深教师、具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师由于年龄的增长,对于科研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法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科研;而多数的青年教师虽有一颗想要进行科研探索的心,但是他们的课时量相对较大,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备课、授课与答疑,因此亦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活动。科研时间不足极大地阻碍了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从科研能力及合作协调能力分析

科研能力及协调合作能力不足。独行快,众行远,国内外无数的重点课题项目、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都是建立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的,但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由于对科研的投入度不足,缺乏了解,也就相应地缺乏团队合作的经验,不知如何才能更加高效高质地进行科研分工,从而取得较好的科研效果。同时,应用型民办高校的教师大多为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博士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他们对于许多课题的申报都缺乏了解,也缺乏进行科研活动的经验。

(三)从应用型民办高校重视度分析

高校重视度不足,资金及考评机制难以形成促进科研力提升的动力。有的应用型民办高校在进行科研课题的认证时只接受主要负责人,在进行科研论文的认定时只认第一作者,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高校教师进行科研的热情与信心。同时,高校教师在进行科研课题时需要一定的项目经费,但是学校对于科研经费的拨款及发放不够人性化,存在部分科研课题及科研论文不予以经费支持的情况,对于有着较高科研热情但缺乏科研经费的教师而言,这也阻碍了他们科研力的发展。

(四)从教师科研心理角度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躺平”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年轻人的热血与激情逐渐消失[4]。同时,由于缺乏经验以及动力,青年教师亦不知道进行学术科研的意义究竟为何,觉得进行学术科研的过程过于漫长、孤独、枯燥乏味,且认为对于自己的意义、作用不大。另外,现阶段的查重机制对于紧跟时代潮流、关注时事热词的教师们也是一大难题,进行查重所需要的时间及精神成本过高,也导致教师在心理层面不愿进行各项科研活动。这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学术科研对于个人、对于国家学术发展的重要意义,也缺乏对于学术科研的了解,进而不敢、不想、不愿进行学术科研,没有尝试,没有努力,也就无法获得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驱动力分析

(一)简化资金支取流程,给予资金保障

现阶段应用型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申请以及领用的过程较为复杂,高校教师若想进行科研经费的申请,需要填表、签字,经过多次流程才能获得最终的报销经费,繁琐的报销过程以及较高的科研经费支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热情。同时,大部分的科研经费需要教师先行垫付,这也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预付账款支出,当经费支出较大时还会影响教师的生活支出。

因此,应用型民办高校可通过交流讨论与改革,开辟科研经费支出专用通道,快速且简洁地进行科研经费的报销,简化科研经费的申请及报销流程,提升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可开辟科研经费预支通道,给予认真严谨进行科研的教师充分的资金支持,在科研项目进行立项并顺利结项时按正常科研经费报账流程进行结转,充分、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进行科研时存在的资金问题。

(二)优化科研成果认定及转换机制

部分应用型民办高校只认定课题主要负责人以及论文第一作者的方针政策既不利于教师科研热情的激发,也不利于促使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提升科研能力。同时,作为通讯作者的教师指导本校学生撰写的论文不予认定,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热情与激情。此外,高校教师间进行的校内合作项目成果转换也存在一定的转换壁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教师进行科研,提高科研力的

激情。

因此,应用型民办高校应对科研成果的认定及转换机制进行优化,解决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并对整个流程进行整合重组,提高科研的公平性、公开性以及公正性,提高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热情及科研能力。

(三)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培训

许多应用型民办高校建校历史较短,学校缺乏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青年教师缺少科研指导,在进行科研时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应用型民办高校可采用跨单位、跨区域交流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驱动教师科研力的提升。

通过跨区域、跨单位的合作,增加教师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以此增强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体会科研过程带来的幸福感,借此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在给予部分教师交流学习机会的情况下,定期或不定期让参与了学习交流的教师在本校内开展学习交流,给更多教师进行科研知识的普及[5],从而创造更加丰富的学术科研成果。

高校可在寒暑假及周末时间鼓励教师参与校内外举办的学术交流会议及论坛,通过培训、交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达到研中学、学中研的效果。同时,在跨区域、跨单位交流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了本单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有一定学术科研基础的教师互相学习,形成专业的科研团队,更加高效、高质地进行科研活动,在交流与合作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交流学习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通过团队合作创造更加优质的科研成果。

(四)优化学校科研考评机制

通过调查了解可知,部分教师具有极强的奉献意识,他们在独立进行科研的同时,还积极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帮助其他教师及同学进行科研活动。因此,若仅仅将论文第一作者及课题主要负责人作为考评标准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了教师在团队科研上的付出,也忽视了教师在指导他人进行科研时的一系列付出与努力,不利于教师科研力的提升,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所以,应用型民办高校应该优化科研考评机制,这样既有助于降低考评成本,给高校教师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科研管理的费用及其他不必要的管理性支出,从而使专项科研的资金更加的充足。

(五)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与学术氛围

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及学术氛围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从客观层面上而言的学术环境就是指给教师提供进行科研的配套设施,使教师能够在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中进行科研活动,免去外界冗杂因素的干扰。此处指的学术氛围更多的是从人文社会而言。在传统的科研中,不乏各种类似于“传、帮、带”的体系,这样的学术氛围不够纯正,也难以给予认真科研的教师提供公平性的保证,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教师的科研热情与科研积极性。因此,需要通过学术氛围的改善来提升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以此来助力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当前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科研时间、科研能力及合作协调度、高校的重视度都是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的阻碍因素。虽然通过简化资金支取流程、优化科研成果认定及转换机制、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培训、优化学术环境与氛围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科研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助力应用型民办高校科研成果的增加,但上述影响因素多为外因,要想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力,还需要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教师充分地认识到进行学术科研的意义,并不断深入与执行,从而不断提升其综合科研力。

【参考文献】

[1]宋化民,许丽焱.科研能力的构成及其计算方法[J].科

研管理,1983(2).

[2]张淑红,李新贵.科研力的标准与建设路径思考[J].创

新科技,2014(11).

[3]易传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现状和人为因素对科研力的影响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6(21).

[4]卜驥.提升教师科研力的校本研究[J].江苏教育,2012

(14).

[5]陈美兰.优秀教师群体科研力的提升研究[J].教学与管

理,2019(36).

【作者简介】

陈国庆(1993~),男,安徽和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XJYX2020B05);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师教育发展专项(项目编号:2020JCJF(ZX)0002-3);西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JG2020007)。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提升路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美育教师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