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2021-04-21田佳鑫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6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措施教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留下了很多留守儿童,而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的教育缺失必然会导致教育问题。本文通过接触调查,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并总结了现阶段留守儿童的主要教育问题,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措施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

一般父母离开孩子外出打工,家中无其他直系亲属对其进行教育,导致家庭教育环境差,主要表现在:

第一,父母教育孩子的环境差。父母外出打工,无法长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没有人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这些孩子年龄尚小,没有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被社会上其他人所影响,所以留守儿童极容易身心发展偏离正常轨道。

第二,祖辈教育孩子的环境差。一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一种隔辈亲的情怀,对孩子物质方面过分的纵容,对于精神层面又无力管束,无法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好的品质。没有父母在家,很多家庭工作都需要孩子帮助完成,更加减少了学习时间。

1.2学校教育体制尚不健全

第一,农村的教育水平落后,农村由于各种教育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全面落后于城里,虽然国家全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农村的教师水平,硬件设施水平打不到素质教育的标准,大多数都以课本上的课业内容为主。

第二,一般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落后,留守儿童在家只有临时监护人,这些临时监护人很少会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进行引导,遇到事情也很难帮助他们给出正确的建议,学校的老师也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在管理学生们的物质生活和学业基础上去针对性的引导每一位同学,只有他们的矛盾爆发出来后老师才去解决。导致这些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很难选择正确的方式。

1.3政府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由于村镇的人口规模小,很多村镇共用同一所小學,有些学生上学路上要耽误很长时间,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不变。而且农村的教育投入占比较低,进一步的拉大了城乡的教育差距,也导致了农村教师更新换代慢,很多老教师一直在村里任教,很多有能力有思想的新教师不愿意来到农村,导致农村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2.1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缺乏父母直接管教

一般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子女由爷爷奶奶或者叔叔舅舅等代为看管,一般舅舅叔叔等亲属看管时,留守儿童的生活总是找不到归属感,这种不安全感一直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在成长的关键事情,这种不安全感很容易导致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不健全。而跟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的孩子,由于年龄相隔太大,思维教育方式还停留在老一辈的教育方式,无法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老一辈还需要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任,更加无暇顾及孩子的身心发展,留守儿童最渴望的还是父母的关怀,长辈只能承担这种家庭教育的补充。

2.2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影响儿童“三观”形成

随着现在智能通讯工具的普及,为了让孩子更加省心,监护人总是把智能手机交给孩子让其娱乐,让孩子无暇做一些让监护人烦心的事情。而网络又是一个开放的时间,每个人的社会价值观都不同,各种错误的价值观也在疯狂传播,一般留守儿童年龄尚小,对世界没有一个规范化的认识,对于行为的好坏也没有判断的依据,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非常容易被外界不良思维所影响。比如一些辍学在家的主播,时常传播“读书无用论”等,并且以自身为例做主播也可以脱贫致富,很多孩子开始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网上了,幻想通过网络捷径走向成功,与同学的交流也越来越少,更加加重了网络的沉迷。最终导致成绩下降,性格偏激等身体和心里的健康问题。

2.3政策制度设置不公导致农村教育落后

教育制度的不公平首先体现在城乡的教育支出,城市的学校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政府的投入都非常大的,对于优秀教师更是舍得投入,这些优质的资源让城镇教育质量越来越高,而一般政府认为农村的学生少,教育支出需求不大,也不需要更多的老师,及时招聘老师待遇也非常少,所以导致农村家里有能力的家长都安排孩子前往城市学习,剩下的大多数留守儿童,学校的管理难度大,由于待遇的低下导致领导和教师放在教育的精力少,农村学校管理秩序混乱,进一步的加大了城乡的教育水平差距。

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

3.1夯实农村教育基础,构建适宜儿童成长环境

家庭教育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一直站在教育的最前线,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外出打工赚钱也是为了孩子可以享受到更加优渥的物质条件,但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家长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在家长外出打工时,也不可以与孩子断了联系,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每天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和行为表现进行关心,给孩子以温暖和安全感。也要与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和学习状态,如果老师反应孩子的问题,也要第一时间解决。让孩子坚定学习信念,知识改变命运,健康快乐的成长。

3.2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健全留守儿童监管机制

由于农村的学校留守儿童占比大,所以校领导更应该关心这一部分学生,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鼓励退休教师,志愿大学生来管理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在这个大家庭中,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提供一些学科知识的答疑,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在学校也需要设立心里咨询课,聘请专业的老师,这些老师专注于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当遇到出现心里问题的孩子,可以第一时间通过专业的知识来进行辅导,帮助孩子走出心里困境。

3.3改善农村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要想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政府的力量不可缺少,政府应该大力政治农村的社会环境,宣扬大家要多关心留守儿童,在农村多建立一些娱乐设施,改善提高整个村子的生活情趣,并对村子周围的黑网吧、游戏厅等对孩子成长有害的地方加大整治力度,对于校外无业人员加强管控,让这些无业人员远离校园。

4.结语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突出,各方面需要更加注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然后合理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保证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最终他们才能成为农村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叶松庆,程秀霞."服务三角"模型建构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供给机制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2021(2018-4):70-78.

[2]宋才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法治探讨[J].2021(2016-11):90-94.

[3]贾勇宏.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治理的政策路径选择[J].2021(2016-3):104-108.

[4]轩照振,于卫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2021(2014-4):12-16.

[5]王兴安.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2020.

[6]杨邦林,黄瑾.情感忽视与农村留守儿童游戏成瘾:逆境信念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0(9):7.

[7]马多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的长效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3):4.

[8]朱旭东,薄艳玲.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及其综合支持系统的建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18(3):19.

作者简介:

田佳鑫,1996.01.29,吉林省吉林省舒兰市水曲柳镇中心校,教师。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措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题解教育『三问』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