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学习者调查研究

2021-04-21陆佳敏庞心源韦丽雯蒙金芳刘金凤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6期
关键词:文科英语专业专业课程

陆佳敏 庞心源 韦丽雯 蒙金芳 刘金凤

摘要:本文围绕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学习者课程改革的了解情况与新需求,探索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方向,以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英语专业课程改革

一、引言

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新文科建设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对当前文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英语专业建设既要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要考虑专业拓展和学科协调发展。以本校桂林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学习者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课程学习的调查研究为例,分析理工类院校英语课程改革学习者的需求与存在的问题,探索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学习的改革方向,以培养出拥有更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

二、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现状

理工科院校学科门类丰富,文理兼有,知识架构宽广,在英语专业教学方面有助于培养出“复合型”“特色发展”的英语专业人才。然而,经过调查研究,目前的理工科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横向来看,大多数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由于受到师资和硬件等条件的制约,课程结构单一,大部分学校只开设传统的语言、文学、文化类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适用于传统师范类方向),与学习者的目的和需要紧密联系的特定专业英语以及与职业相关的技能型及应用型的实用英语没有得到许多学校的重视。纵向来看,由于对课程的合理性、科学性研究不足,使得英语专业立体化课程体系尚未构建,四年的课程设置缺乏延续性、系统性,对人才培养极为不利。(应春艳,2009)从我校桂林理工大学的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也部分存在上述情况。

三、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问卷主题是关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学习者课程改革的了解情况与新需求。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问题的问答进行调查。其目的是结合新文科建设的要求,探索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方向,从而尝试尝试提出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提高英语专业人才质量。本次问卷所取对象主要是桂林理工大学全体英语专业学生。

问卷结果显示,约有45%学生对于新文科建设完全不了解,29%略微了解,24%略微了解,由此可见新文科建设理念尚未全面推广,学生对其了解甚少。现存的教学模式中凸显两大问题:一是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缺乏理论指导和创新实践,分别占78.19%和61.4%。此外,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也日渐凸出。就英语专业课程课程体系而言,认为缺乏与其他学科专业的有效融合,其次,有61.4%的学生表示英语专业授课方式陈旧,智慧化教学欠缺,有40%左右的英专生认为当前的英语教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有约91%英专生愿意接受创新的教学模式,并且有超66%的学生选择混合式英语教学。对于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意义约有78%的学生认为可以引领未来英语行业的发展与教育,更好的应对中国高速发展对英专生发出的挑战。对于线下实践实习约占70%的同学会选择实习教师和英语培训机构来锻炼专业应用能力。超87%的学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的课程要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发展自主思维能力,同时约87%的学生赞同确立新文科建设的教师评价体系。超过90%的英专生认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课程设计要与社会、国际时事相结合,力求能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服务于地方发展。

四、讨论分析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数据,分析如下。由于“新文科”这一概念的提出时间较短,对大部分的英语专业学生而言都是新鲜且陌生的。学生缺乏对新文科建设的了解,进而也欠缺对课程改革的创新。但是,学生愿意了解新文科建设且对其发展充满期望,说明当前的英专生期待着英语专业能跟随时代的脚步有所转变,有所创新。对此学校在日常的授课中应加强“新文科”相关信息的宣传与指导。

问卷中近六成的学生赞同当前英语专业没有体现与其他学科专业的融合,可见学校尚未系统落实“新文科”下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没有打破其它学科与英语专业之间的壁垒,把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和面向社会结合起来。郭金秀提出,地方高校外语跨学科教育应当建立在外语与其他相近学科之间关联性基础之上,建立不同学科研究范式、教育理论和方法之间的借鉴或融合,培养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郭金秀,2021)就本校桂林理工大学为例,英语翻译课程可以和本校众多工科学院合作,创新一套课程体系。把英语和工科相结合,创造“英语+”模式。让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英语的“语言工具”,提高学生翻译实操能力的同时拓展其它学科知识,为培养英语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开辟路径。

随着新时代数据信息化的发展,智慧教学平台层出不穷,教学、学习资源丰富。但是根据调查发现,61.4%的学生认为目前在英语专业课堂中智慧化教学手段少。同时,66%的学生希望教师采用混合式创新型教学模式。夏思聪提出,需要依靠“互联网+”时代下多媒体资源基础和交互式课堂教学理论的方法来创新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应用智慧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综合素养(夏思聪,2020)。因此,英语教师要善用网络更新教学资源,关注国家发展动向并结合国际实事向学生授课;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外语能力与其它能力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应对国家当前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可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科学有效利用时下的智慧教学平台,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软件的应用培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问卷中,近半成的学生认为当前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结合不紧密。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学模式应当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本校的地质博物馆为例,借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的讲解活动为实践机会,培养英语讲解员,为来桂旅行的外国游客讲解地质知识,能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的口语和社交能力。这对英语专业学习者而言是必备的技能。

五、结论

综合调查研究来看,在未来制定的教学方案中,教师及学校教研组需牢固树立学科驱动专业发展的理念,坚定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依托理工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实现学科和专业的交叉融合,(赵宏,2021)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打造“英语+”教学模式。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的改革是一条中国特色文科教育发展之路,这项事业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识变应变,主动创新将推动英语教学建设的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20).《新文科建設宣言》.

[2]应春艳.(2009).转型时期的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12),75-77.

[3]郭金秀.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1,41(1):64-70.

[4]夏思聪.互联网+时代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专业课堂中的创新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10):154-155.

[5]赵宏.(2021).新文科背景下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的理念与路径.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02),32-37.

基金:桂林理工大学2021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10596862)。

通讯作者:唐渠教授

2020年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世纪美国青少年文学与国民教育实现途径研究(编号:2020KY06009)。

猜你喜欢

文科英语专业专业课程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