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名著阅读,推动课内外有效衔接

2021-04-19唐雪梅

文理导航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唐雪梅

【摘 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启发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生涯奠定基础。本文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对语文名著阅读下的课内外衔接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以期能够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实现课内外名著阅读衔接,实现对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课内外衔接教学

《新课程标准》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一味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教师要进一步引进名著阅读,深入发掘部编版教材内的名著阅读资源,延伸阅读场景与范围,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名著教学方法,把握课内外阅读材料之间的结合点,构建优质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模式。

一、引进课外名著,连接课内课文

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名著阅读资源,比如:《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海国记》、《傅雷家书两则》、《故乡》、《刘姥姥进大观园》、《孔乙己》等,这些课文均与国内外名著典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此时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阅读方向,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健康价值观念、高尚情感思想的文章,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内容资源,引进与教材课文主题思想相近或者为同一作者的名著文章,进行课内外阅读材料的连接,鼓励学生阅读名著,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基础。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春》这一节课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为:“体会文章语言风格”、“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之后,教师需要明确本文作者为“朱自清”,确定本文中心思想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未来的憧憬之情”,教师可以提出“除了本篇文章,你还阅读过朱自清的哪些文章呢?”,此时班级学生会分别回答出不同的答案,一些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已经阅读过《朱自清散文集》中的一些文章,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朱自清;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那么,朱自清的每篇文章都是憧憬自然的内容吗?让我们选择《朱自清散文集》的两篇散文,在本周末进行阅读,然后说一说其中情感思想的不同吧”,通过这种方式,将《朱自清散文集》引进本节课课堂中,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的衔接,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与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朱自清散文集》,有效实现名著阅读引导目标。

二、延伸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力

要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课内外的有效结合,教师要适当延伸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课堂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大胆想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交流,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为课内课文与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衔接,顺利引进课外阅读材料,以此拓展课堂教学范围与教学内容体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阅读名著材料,实现对学生阅读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班级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提出:“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这段文章;同时引进短篇小说《故乡》中的“少年闰土”这一文章。在引进课外文章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内外文章进行恰当的衔接,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润土的父亲在我的‘回忆中,那润土是谁?润土对于我而言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利用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此时班级学生纷纷回答“是长工的孩子”、“是我的伙伴”、“是我的从小在一起的朋友”等,此时教师可以提出“我认为你们说的都对,又都不对,为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到《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中寻找答案了!现在,我们利用5分钟时间阅读这篇文章,我们的目的是——找到润土对于‘我的意义!”,至此,班级学生纷纷投入到课外名著阅读中,而教师则完成了课内外阅读资料之间的衔接,将课外名著阅读材料有机融入课堂中,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结构,以此拓展学生眼界,丰富学生基础素养,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构建课内外名著阅读体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要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课内外的有效结合,教师可以构建课内外相衔接的名著阅读体系,为班级学生的名著阅读提供丰富资源支持,增加学生的名著阅读量,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实际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班级学生日常学习负担较大,课外书籍接触机会不多且学生成长需要正确价值观引导的情况,结合课内课文的来源、作者,构建与其相对应的课外名著阅读体系,让学生每次学习新课文之后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阅读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阅读更多的具有正确价值观念、优秀精神思想的文章,陶冶学生情操,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7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课外古诗词诵读》等内容,分别根据这些课文来源及其中心思想,引入“童年生活、读书时光”的相关名著典籍,或者引入《朝花夕拾》中主题情感类似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再一次感受鲁迅对于读书时光与童年时光的追忆与珍惜,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珍惜自己现在的读书时间,形成积极、健康的成长观念,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引导,促使学生在课内外衔接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凸显课内外衔接名著阅读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教育改革进程日益深化背景下,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时间,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要想有效衔接课内外阅读场景,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把握其与不同名著书籍之间的连接性,延伸课文内容,适当引进名著片段,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阅读名著,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思维,促使初中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充分,让学生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名著文学魅力,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彦景.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78.

[2]朱琳.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9.

[3]黄文琴.碎片化学习语境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8):9-11.

[4]许红.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知识经济,2020(21):117-118.

[5]申小菲.信息化時代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29.

[6]苑学冬.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5):42-44.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如何让学生爱上大部头名著阅读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影视、学生与名著的桥梁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