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赋为诗: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赏析

2021-04-19雷恩海

名作欣赏 2021年4期
关键词:韩愈

雷恩海

关键词:韩愈 张署 以赋为诗 穷而后工

韩愈性格刚强,勇于任事,敢作敢为,为民请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贞元十九年(803),韩愈任监察御史。这一年,关中旱情严重,饿殍遍野,京兆尹李实恃宠强横,刚愎自用,为政猛暴,聚敛进奉以固恩宠,百姓所诉,视若无睹。朝廷虽有减免租税的明文,然而官吏仍聚敛征求。德宗问民间疾苦,李实奏曰:“今年虽旱,谷田甚好。”a 因此,租税皆不免,百姓穷困无所告诉,乃至拆屋卖瓦木、卖麦苗以供赋敛。优人成辅端戏作歌谣,描摹百姓穷苦之状曰:“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一顷麦苗五石米,三间堂屋二千钱。”b 李实闻之大怒,以诽谤国政之罪上奏,德宗下令处死。当时论者曰:“瞽诵箴谏,取其诙谐以托讽谏,优伶旧事也。设谤木,采刍荛,本欲达下情,存讽议,辅端不可加罪。”c 京师之人,对李实无不切齿以怒。而李实恃宠骄横,陵轹公卿,随其喜怒以诬奏,被贬谪者相继,朝士畏而恶之。

身为监察御史的韩愈亲闻亲见百姓之惨状:“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亲逢道死者,伫立久咿嚘。归舍不能食,有如鱼挂钩。”(《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d 他与张署直言上书,指出朝廷减税明文,无法惠及百姓,徒具形式,《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曰:“上恩虽弘,下困犹甚,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拆屋代树,以纳税钱。寒馁道涂,毙踣沟壑。有者皆已输纳,无者徒被追征。”e 请求朝廷停征赋税。熟料,却得罪当局而被贬为连州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张署被贬为郴州临武(今湖南临武)县令。

贞元二十年(804)春天,韩愈到达阳山。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德宗死去,顺宗即位,韩愈、张署遇大赦离开贬谪之地至郴州(今湖南郴州)待命。湖南观察使杨凭阻挠,二人遂未得回京。八月,宪宗即位,又大赦,二人量移(官吏因罪远谪,遇赦酌情调迁近处任职)江陵府(今湖北江陵),韩愈为法曹参军,张署为功曹参军。此诗作于郴州,已接到任命,尚未赴江陵时。

此诗乃韩愈以赋为诗的代表作,叙事铺陈,申述自身经历与感受,寄寓了对世事的体认,又绾合永贞革新、宪宗即位的种种事迹,内容丰富,情感深挚激昂,是其七古诗的代表作。诗题“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主人公乃韩愈、张署二人,同为监察御史,同被贬谪为南荒县令,遇大赦得北归,却遭受阻挠,再遇大赦,得以量移江陵。韓愈、张署经历、身份相似,命运相同,交谊颇深,“同是天涯沦落人”,于中秋夜赏月,其不平之心绪、愤激之情感,借此以抒发。

诗开篇“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紧扣诗题“八月十五夜”,飘浮的纤云,已然收卷,天空晴朗,银河退隐,明月当空,朗照苍穹大地,清风吹拂。沙滩平静,水声消歇,万物都在月色中屏息绝迹,诗人举酒相劝,请好友张署对中秋明月而歌唱一曲,欢度中秋佳节。诗的逻辑性很强,依时间而自然展开:清风吹拂,因而纤云四卷,明月朗照,于是银河退隐,一切都沉静于中秋明月的审美之中,似乎享受着清朗宁静之美,因而诗人举酒劝慰,希望好友高歌一曲。“月舒波”,将四射之月光比拟为流水,突出月之明朗与光之流动感。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乃诗人对好友之歌的概括性评价,也是诗人听闻之后的强烈感受:你的歌声酸楚,文辞苦涩,令人无法听下去,且泪如雨下。而这“声酸辞且苦”的歌声,与上文之朗月照临、空明宁静之景象全然不符,强烈的对照,令人疑惑,且激发其好奇心,颇想探究因何而“声酸辞且苦”,转折极为自然。于是,下文遂进一步深入而翔实地叙写造成“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的种种缘由。以上为第一段。

以下乃第二段,主要叙写“君歌”,历述种种艰难困苦。“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叙写贞元十九年(803)冬、二十年(804)春,贬谪途中所经历艰难险阻及抵达贬所之后的艰辛生活情状。洞庭湖广阔无边,远连天际,惊涛骇浪奔涌,蛟龙出没,兴风作浪;九疑山高耸云霄,云遮雾绕,猩猩哀鸣,鼯鼠悲号。经历十生九死的艰难险阻,终于抵达南荒贬所,独处幽居,噤口不言,如同逃犯潜藏一样。那个恶劣艰难的生存环境,令人无法忍受:下床害怕毒蛇横行,吃饭担忧蛊毒中伤,南方炎炎,南海湿热,蛰虫四处爬行,腥臊之气熏蒸,实在令人难熬。此处摹写得极为幽森恐怖,还有强烈的象征色彩。九疑山,即苍梧山,在郴州西南(今湖南宁远县南)。《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f 相传,舜南巡至此而没,娥皇、女英二妃追寻至此,沉水而死,以身相殉。鼯鼠,乃一种大飞鼠。《文选·左思〈吴都赋〉》:“狖鼯猓然,腾趠飞超。”刘逵注:“鼯,大如猿,肉翼若蝙蝠。其飞善从高集下。食火烟,声如人号。一名飞生。”g“食畏药”,药即蛊毒。《鲍照〈苦热行〉》注引顾野王《舆地志》:“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其家绝灭者,则飞游妄走,中之则毙。”h因而,吃饭则担忧中蛊毒。韩愈诗曰:“有蛇类两首,有蛊群飞游。”“猜嫌动置毒,对案辄怀愁。”(《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韩愈贬阳山,张署贬临武,皆荒蛮之地。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追述其时南贬途中的艰难险阻,而押送的差役,严加看守,至洞庭湖,“洞庭漫汗,黏天无壁,风涛相豗,中作霹雳。追程盲进,颿船箭激。南上湘水,屈氏所沈。二妃行迷,泪踪染林。山哀浦思,鸟兽叫音”j。张署到达临武,韩愈还要南行,临别的晚上,猛虎入马厩,把韩愈所乘骑的驴子吃了,令人惊悚。韩愈有诗记述贬窜阳山的艰辛:“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病妹卧床褥,分知隔明幽。悲啼乞就别,百请不颔头。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惭羞。僶俛不回顾,行行诣连州。”!1 路途艰险,严冬越过冰雪封路的商山,春天洞庭湖水涨,波涛汹涌,“出没惊孤舟”;到达阳山,环境恶劣,语言不通,“酸寒何足道,随事生疮疣。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2,飓风大起,雷霆霹雳,震动山岳,极为恐怖,疠疫流行,十家九死。

贬谪的痛苦和愤懑,使诗人心境很压抑,而南贬之行的艰难困苦,加重了这种深切的感受;到达贬所之后,形如囚犯,没有自由,而恶劣可怖的生存环境,使得诗人身心俱疲。因此,及早结束贬谪生活,北归故土,遂成为生活中最大的渴望。

第二层次,主要叙述宪宗即位,朝廷政治出现令人欢欣鼓舞的新气象:“昨者州前槌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昨日,州府之前捶响大鼓,鼓声阵阵,欢欣鼓舞,宣布新皇帝即位、朝廷拔擢进用贤明大臣的特大喜讯。大赦诏书,日行万里,犯斩首之罪的,免除死刑;贬谪、流放的官吏,都可以召回任用;那些有瑕疵、有污点的官吏被扫荡、清理,朝堂之上班列清肃。“嗣皇”,指宪宗。宪宗于永贞元年(805)八月五日即位,六日即贬斥主持革新的王伾、王叔文以及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即“二王八司马”事件,诏书有曰:“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自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已前,天下死罪降从流,流以下递减一等。”!3 夔与皋陶是舜时的贤臣,夔是乐官,皋陶是司法官,后世以“夔皋”为贤臣的代称。因而,“登夔皋”乃指宪宗任用杜黄裳、袁滋为宰相;“涤瑕荡垢”则指王伾、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永贞革新的主要人物。大赦诏书颁布在八月五日,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赦书已经到达郴州。据《旧唐书·地理志》,郴州在长安东南三千三百里。《唐大诏令集》卷四苏颋《改元开元元年大赦天下制》:“赦书日行五百里,布告遐迩,咸使知闻。”!4 同书卷七五《大历七年大赦》:“赦书日行五百里,宣示中外,咸使闻知。”!5 因此,韩愈于中秋节前,已然闻知赦书,对朝局的变化兴奋不已,“赦书一日行万里”极度夸张,表达其欣喜之情、急切之意,渴望能够迅速改变自身处境,而回归朝堂。此六句,洋溢着极大的热情,与上文六句的酸苦悲凉,形成强烈对照。

第三层次,在强烈的渴望之时,却又遭受挫折,致使情绪低沉、愤激:“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郴州府已然上报了韩、张二人回京的名单,然而湖南观察使却将名单扣下来了,遭遇如此挫折,遂不得不接受湖南观察使的安排,前往江陵任职。身为功曹参军,官职卑微,其中辛酸无法言说。同时贬谪的官员,大都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回京的路途,然而对韩、张二人来说,天路遥遥,幽微艰险,难以攀登而上啊。这一层次的叙写,悲愤苍凉,与上一层次之欢欣鼓舞形成对比。

“使家”,指湖南观察使杨凭。杨凭乃柳宗元妻父。韩愈一直怀疑自己被贬官与柳宗元、刘禹锡泄露他们的私下谈话有关。作于同时期的《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有曰:“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仇。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6 韩愈虽然说不太相信好友刘禹锡、柳宗元会泄露私下的谈论,但始终没有排除这个嫌疑。因而,他认为柳宗元妻父杨凭是有意打击报复。另外,韩愈不赞成革新,对刘禹锡、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不以为然,以为乃小人乱天道,因而在诗中将永贞革新失败,斥之为“涤瑕荡垢清朝班”。“荆蛮”,楚地开发较迟,多蛮荒之地,此处指江陵。“判司”,唐代节度使、州郡长官的僚属,分别掌管批判各部门的文牍等事务。张署为功曹参军,韩愈为法曹参军,地位较低,有过错常常受笞罚。《遯斋闲览》谓:“杜甫《赠高适》诗云:‘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韩愈《赠张功曹》诗云:‘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杜牧《寄小姪阿宜》诗云:‘参军与簿尉,尘土惊劻勷。一语不中治,鞭捶身满疮。以此明唐之参军、簿尉,有过即受笞杖之刑,犹今之胥吏也。”

就实际而论,韩愈自阳山赦还,乃是贞元二十一年(805)乙巳顺宗即位,二月甲子大赦,至郴州待命,为湖南观察使杨凭抑阻,出任江陵法曹参军。韩愈有诗曰:“前日遇恩赦,私心喜还忧。果然又羁絷,不得归锄耰。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栖栖法曹掾,何处事卑陬。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8 韩愈说自己所学乃周孔儒学,而今要去审理案件,管理监狱,实在不能忍受,然而处于身不由己之境地,不得不勉力为之。宪宗即位,大赦诏书传来,他极为欣喜:“昨者京使至,嗣皇传冕旒。赫然下明诏,首罪诛共兜。复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班行再肃穆,璜佩鸣琅璆。”(《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9 视永贞革新之二王为历史上的大恶人共公、兜,视宪宗所任用的杜黄裳、郑余庆、袁滋等人为辅佐周文王之贤良,因而说朝廷“班行再肃穆”,一派祥和。由此可知,“昨者州前捶大鼓”六句和“州家申名使家抑”六句,将顺宗大赦得以量移,待命郴州,为江陵法曹参军,与宪宗即位大赦,混合而言,有意识地淡化顺宗大赦,主要突出宪宗即位后肃清朝政,重振朝纲,揭斥湖南观察使之抑阻,量移为判司卑官,“未免捶楚尘埃间”,不得回归京师,而发其愤懑不平之气。

张署的歌辞悲苦,歌声酸楚,具体而深入地抒写,贬谪南荒,大赦是得以量移,然而又遭抑阻,悲愤苍凉,抑郁难平,既照应了第一段“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也开启了下文。因而,第三段写道:“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张署与韩愈一同被贬,一起量移,同为判司卑官,因而张署之歌的酸楚悲苦,韩愈感同身受。韩愈虽未叙写自身的经历与感受,却借张署之歌——他人之杯酒,浇自家之块垒,真是一笔两到,极为简洁明了,显得更为客观真实,情感更为真挚。“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既是过渡性的语句,也表明诗人的态度,“我歌”全然不同于张署之歌,仅仅三句“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中秋佳节,乃一年最好的赏月时光,人生在世,一切由命,无法自己主宰,无奈中也只有对明月而痛饮美酒,不要辜负了难得的朗月清光。旷达的心怀,满含悲凉与无奈,是经历痛苦挫折之后的超然,骨子里透露出不妥协的倔强性格,以及对未来的热切希望。

作于此时期的《荆潭唱和诗序》提出诗“穷而后工”的理论,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诗文要发抒不平之鸣,有真切的感受,才能有感染力。《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逻辑清晰,内容充实,感情饱满,以接近散文的笔法,古朴的语言,直陈其事,不用譬喻,不用寄托,借用辞赋之主客问答方式,一唱一和,虚实结合,共诉衷情,而洒脱疏放,别具一格。诗歌主要以张署之口来淋漓尽致地抒发诗人的内心不平。全诗全用古调,音节起伏变化,很好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诗歌既雄肆又婉转流畅。从结构上说,诗以明月开篇,“清风吹空月舒波”,结尾又以明月终,“一年明月今宵多”,既相互照应,使结构完整,又光风霁月,一派朗畅,境界高远,使得诗歌的意境始终有一种浓浓的悲凉意韵,然而基调并不低沉。

猜你喜欢

韩愈
论韩愈奇文《毛颖传》
两个韩愈
“两个”韩愈
“两个”韩愈
“两个”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