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医戴思恭《证治要诀》中的腰痛诊治经验探析

2021-04-17方浡灏张洋

中医正骨 2021年10期
关键词:要诀证治骨伤科

方浡灏,张洋

(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1100)

腰痛在临床中极为常见,60%~80%的人一生中都会遭受腰痛的困扰[1-3]。腰痛可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脊柱结核等诸多骨伤科疾病。中医药治疗腰痛历史悠久,历代医家在各自的著作中对其多有论述。有“国朝之圣医”“明代医学之冠”美誉的明代医家戴思恭,对于腰痛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丰富的诊疗经验,并在其所著《证治要诀》中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我们研读《证治要诀》中对腰痛的论述,深有所感,以此文与诸同道探讨。

1 秉承经典,病责风寒湿瘀虚

戴思恭将腰痛的病因病机总归为“腰者,肾之所附,有寒有湿有风有虚,皆能作痛”,又言“血滞腰间,腰痛如锯刀所刺”。

“腰者,肾之所附”秉承《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的认识,指出腰部正常生理功能依赖肾精滋养,腰痛的发生与肾虚关系密切。同时,戴思恭也秉承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腰痛有五,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和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腰痛候》“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的观点,认为肾虚为腰痛之本,肾精亏虚无法化生充足肾气,导致腰部气机不畅,不通则痛;肾精亏虚影响阴阳之平衡,发为肾阴虚使腰部失去濡养,不荣则痛,发为肾阳虚导致肾脏机能减退,局部血液凝滞,不通则痛。

风为六淫之首,极易外感。《诸病源候论》云:“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寒为阴邪伤阳气,腠理开泄之后,寒邪侵入,导致气血津液凝结于腰部,筋脉阻滞,发为腰痛,局部热敷后痛减。这与《证治要诀》“若寒腰痛,见热则减,见寒则增”的论述相符。

肾属水,久坐水湿处,或为雨露所着,易使湿邪停滞阻遏气机,湿与寒合,寒湿痹阻,滞碍气血,则经脉不利,引发腰痛,即《证治要诀》所谓“腰痛特甚,甚至不可转侧,如缠五六贯重,此皆由湿气入肾经而致”。跌打损伤、肝脾统藏血液失司均可导致瘀血,气血并存,有瘀则气滞血瘀,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瘀血内停,恶血停滞,新血难生,久瘀则不荣,不荣则痛,疼痛多以夜间为重。风寒湿瘀虚是戴思恭对于腰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这与当代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

2 证治精要,重视名方活用

《证治要诀》曰:“诊治疾病要在因病制宜,临机应变,随时增减,并辩其寒热温凉,度其缓急轻重,后定以君臣佐使,制方施治。”戴思恭对腰痛病机认识深刻,治疗腰痛组方用药多为名方活用,在继承古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用药,传承而不泥古[4-5]。针对风邪腰痛取五积散解表、温中、泄湿之功,随证加入防风祛风除湿、全蝎搜风通络,药力集中,效力专宏;针对寒邪致痛,戴思恭亦采用五积散,每服加吴茱萸半钱,可倍增其温中散寒止痛之效;戴思恭认为湿腰痛可能与久坐水湿处、雨露所着相关,故采用渗湿汤,如若不效,则采用肾着汤,二者作为温化寒湿的代表方,均具有散寒通痹的功效;对于跌仆闪挫所致瘀血腰痛,戴思恭选用黑神散、复元通气散活血散瘀;对于血虚腰痛,则灵活选用十全大补汤、四物汤、养荣汤,并随证加减。

值得注意的是,戴思恭尤擅用五积散治疗腰痛,如“闪挫劳役而痛者,宜生料五积散”“寒腰痛,见热则减,见寒则增,宜五积散”“因风伤肾而腰疼者,或左或右,痛无常处,宜五积散”。五积散源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详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门》,方药如下:白芷、川芎、炙甘草、去皮茯苓、去芦当归、肉桂(去粗皮)、芍药、半夏(汤洗七次)各三两,陈皮、枳壳(去瓤,炒)、麻黄(去根、节)各六两,苍术(米泔浸,去皮)二十四两,干姜(爁)四两,桔梗(去芦头)十二两,厚朴(去粗皮)四两;除肉桂、枳壳另为粗末外,其余十三味共为粗末,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肉桂、枳壳末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6-8]。因炮制、服用方法不同,五积散有生料、熟料之分。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总结前人经验,认为上述方法所制五积散为“熟料五积散”;王硕在《易简方》中认为,生料五积散为诸药生用,水共煎服[9-10]。五积散重用苍术,加之厚朴、陈皮、甘草可苦温燥湿,消除湿积;干姜、肉桂可温里散寒;麻黄、白芷辛温发汗以除寒湿;桔梗、枳壳行气理气,消除气积;当归、川芎、芍药活血化瘀,消除血积[11]。后世医家将五积散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骨伤科等诸多疾病中。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该方用于腹痛积聚;《妇人大全良方》《古今医鉴》用其治妇人生产疾病;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描述,五积散治疗附骨疽初起效力非凡[12-14];李玲等[15]采用五积散治疗风寒腰痛和强直性脊柱炎所致腰痛均获得较好疗效,认为该方具有补肾强督、散寒止痛、祛痰除湿的功效。

3 小 结

腰痛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可见于多种骨伤科疾病。戴思恭在其所著《证治要诀》中将腰痛的病因病机责之于风寒湿瘀虚,在治疗上则根据辨证结果灵活选择五积散、渗湿汤、肾着汤、黑神散、复元通气散、十全大补汤、四物汤、养荣汤等名方加减用药,尤擅用五积散治疗腰痛。我国古代医家在腰痛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读相关的经典著作,对于我们拓展腰痛的中医诊疗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要诀证治骨伤科
拨针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陕建的“要诀”:无限扩充动能——国企党建如何“推波助澜”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中医古籍 “乳痈”证治探析
邢台市中医院骨伤科
消肿止痛酊结合冷敷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
从伤寒六经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