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2021-04-16罗伟林郑锦吟林岳阳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3期
关键词:恶心剖宫产产妇

罗伟林, 郑锦吟, 林岳阳

(潮州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广东 潮州521000)

剖宫产为临床常见分娩方式之一, 麻醉是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 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手术产妇常用的麻醉方式,有良好的镇痛及肌松效果[1]。 恶心呕吐为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 强烈恶心呕吐会引起产妇生理、 代谢功能障碍, 影响手术切口及子宫的恢复和手术安全性。 研究[2]表明, 恶心呕吐影响因素较多, 如麻醉药物、 手术应激反应、 镇痛药物等均可导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 托烷司琼是临床中止吐的重要药物, 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术后应用能减轻炎性反应, 对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探讨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5 月至2020 年8 月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80 例, 随机分为常规组 (90 例, 术毕给予地塞米松10 mg)和干预组 (90 例, 术毕给予地塞米松10 mg +托烷司琼5 mg)。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 ± s, 例)

表1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 ± s, 例)

组别 n 年龄 (岁) 孕周 (周) 产次 (次) ASA 分级Ⅰ Ⅱ干预组 90 28.1±3.1 39.3±1.3 1.3±0.5 72 18常规组 90 28.6±3.6 39.6±1.1 1.4±0.4 69 21 t/χ2 0.998 1.671 1.482 0.295 P 0.319 0.096 0.140 0.587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①在我院产前门诊建立健康档案, 规律进行产前检查; ②有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手术指征, 并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治疗; ③麻醉ASA 分级Ⅰ~Ⅱ级; ④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治疗措施和研究方法, 获得同意。 排除标准: ①心脑血管严重疾病、 肝肾功能严重障碍; ②凝血功能障碍、 免疫功能障碍、 内分泌功能障碍; ③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精神药物、 饮酒; ④合并有消化系统严重疾病。

1.3 麻醉方法

两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实施剖宫产手术, 入室后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 建立静脉通道。 在产妇腰椎第2 ~3 椎间隙或第3 ~4 椎间隙穿刺, 穿刺到蛛网膜下腔后, 注入2 mL 0.5%罗哌卡因, 后置入硬膜外导管, 回抽无血后实施固定, 待产妇麻醉平面达到胸6 平面后实施剖宫产手术。 术毕, 将2 mg吗啡注射液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5 mL, 注入硬膜外导管内进行术后镇痛, 同时常规组产妇静脉注入10 mg 地塞米松, 干预组产妇静脉注入地塞米松10 mg +托烷司琼5 mg。

1.4 观察指标

①恶心呕吐发生率: 于术毕1 h、 4 h、 8 h 统计两组产妇的恶心呕吐发生率。 ②恶心呕吐严重程度: 产妇恶心呕吐严重程度的判定标准[3]: 轻度: 仅有恶心感觉, 但未呕吐胃内容物; 中度: 有明显恶心感觉, 24 h 内呕吐胃内容物1 ~2 次;重度: 恶心感觉严重, 24 h 内呕吐胃内容物3 次及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恶心呕吐发生率

干预组术毕1 h、 术毕4 h 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恶心呕吐总发生率分别为5.56%、 1.11%、 6.67%,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44%、 7.78%、 23.33%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n (%)]

2.2 恶心呕吐严重程度

干预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 (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比较 [n (%)]

3 讨论

恶心呕吐为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 与手术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 缩宫素药物、 镇痛药物等的应用均有相关性, 临床发生率较高。 研究[4]表明, 恶心呕吐不仅能影响产妇舒适性,还能影响产妇正常进食, 破坏产妇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 增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风险, 如眼压升高、 切口裂开、 术后出血、吸入性肺炎及水电解质紊乱等[5], 对产妇生活质量及健康均造成严重的影响。 研究[6]表明, 恶心呕吐的发生与5-羟色胺刺激神经有相关性。

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对内啡肽释放有促进作用, 能够有效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 有研究[7]在常规治疗中采用地塞米松治疗, 结果显示产妇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 刘妃妃等[8]对剖宫产手术产妇采用地塞米松辅助治疗, 结果同样显示能够有效降低产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托烷司琼为临床上高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药物, 对机体5-羟色胺3、 5-羟色胺4 受体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是临床常用的镇吐强效药物。 本研究中, 干预组剖宫产手术产妇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 常规组剖宫产手术产妇单纯采用地塞米松, 结果显示, 干预组产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 倪小平等[9]采用托烷司琼预防剖宫产产妇恶心呕吐, 结果显示能够显著降低产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张培才等[10]在剖宫产术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时予以托烷司琼, 结果显示能够显著降低产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托烷司琼通过抑制5-羟色胺发挥止吐的作用, 且并不对产妇产后乳汁分泌造成影响,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 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够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恶心剖宫产产妇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